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介绍了含水量对压实效果的影响、影响机理及压实含水量对土基长期稳定性的影响,阐述了合理选择填土含水量以改善压实度的方法,并指出了土基的压实含水量应控制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改性膨胀土路基填筑施工压实控制标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加石灰的改性膨胀土强度、压缩性及胀缩特征,通过现场取样试验了高含水量民政部下改性膨胀土机械压实后的强度、压缩性、胀缩性变化,通过与一般粘性土路堤的相关指标对比,指出了用重型击试验最佳含水量作为掺石灰土压实度控制是不合理的,提出了能满足路堤技术要求,切实可行的经济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3.
任新玲 《公路》2004,(12):102-105
对有代表性路堤填土(低液限粘土)进行了大量的室内试验,并以室内试验结果为基础,研究分析了压实度和含水量对堤土强度特性和变形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卢达  邓家喜 《公路》2005,(11):90-93
通过分析填石路堤压实施工时的表面沉降量、压实能量与压实密度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填石路堤沉降压缩率、压实度和相对密度标准之间的关系。现场采用沉降压缩率进行压实控制时,确定的控制标准比压实度控制标准有所提高,从而解决填石路堤现场压实度难以检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路堤压实的影响因素和压实度要求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王钊  胡海英  邹维列 《公路》2004,(8):91-96
探讨了影响土体压实的因素 ,包括压实能量、含水量、土的颗粒组成以及现场施工条件与方法。这些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土体的压实质量 ,并影响到土体压实后的性能。结合前人击实试验的成果和高速公路填方路堤强夯质检的数据 ,分析在提高压实度要求时所导致的压实能量大幅度增加问题 ,比较各国标准对压实度的要求 ,从而得出结论 :在压实作业中应根据压实土体的应用要求 ,确定合适的压实含水量 ,提出合理的压实度设计指标 ,以达到合理和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典型黄土固结试验,计算分析了黄土高路堤不同深度处路基土压实度、空气率、饱和度等密实状态指标的变化特征。得出:压实度增量随上覆填土高度呈幂函数增长关系,上覆填土每增加10 m,路堤内部下伏黄土压实度有0.8%~1.6%左右的上升幅度,路堤边部压实度上升0.5%~0.8%左右;高路堤中黄土填料空气率随上覆填土高度呈幂函数下降,饱和度随上覆填土高度呈幂函数增长;路基上覆填土越厚,自重应力越大,路堤内部黄土填料压实度越高,在路面以下20 m处,常规高路堤在施工结束后内部压实度从93.0%上升至95.1%~96.1%。  相似文献   

7.
坚硬石料填石路堤修筑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福建省某高速公路进行了不同层厚的花岗岩填石路堤的修筑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总结。提出填石路堤的压实层厚和施工工艺,以及填石路堤的质量控制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填石路堤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标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方法都不尽相同。文章针对填石路堤特点,对宜长高速公路填石路堤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了山区高速公路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控制技术,将沉降量、沉降率、松铺厚度、碾压遍数、动态模量等多种质量控制标准进行比较,从而比较合理地提出了填石路堤快速无损检测及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粉煤灰在“开洛”高速公路路堤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粉煤灰路堤的施工特点,对粉煤灰材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论述与分析,提出松铺系数、含水量控制、压实厚度和压实机械及方法等参数。特别就粉煤灰粒径、形态和击实特性对压实控制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对高等级公路粉煤灰路堤现场检测方法和压实控制标准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膨胀土石灰改良膨胀土初始含水量与干密度以及膨胀率对其加州承载比(CBR)值的影响规律,通过室内承载比试验,按照相关的试验规范的步骤进行CBR试验,分析了膨胀土和石灰改良膨胀土的CBR随着压实度变变化的基本规律。发现膨胀土的CBR值随其膨胀潜势等级、含水量、压实度变化的规律,CBR值对应的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其差值随压实度的减小而减小.这些特征与膨胀土的固有膨胀特性以及膨胀潜势等级有关.膨胀土用于路堤填筑时,含水量宜按较最佳含水量稍大,并略低于塑限,干密度较最大干密度略低的标准控制,这才有利于路堤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适应高速铁路沉降变形要求的路堤压实标准,采用专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路堤的分层填筑,分析了自重作用下的路堤压缩变形特性,选择在建无砟轨道高速铁路典型高路堤工点,测试了路堤不同部位的局部压缩沉降及压实状态,并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路堤自重作用下的垂向应力及垂向应变基本呈线性分布;自重荷载作用下的屈服区域将最先出现在路堤中下部;试验工点压实标准按规范提高一级后,路堤工后压缩沉降仍有时间效应;填高6~12m无砟轨道路基基床以下路堤的压实标准,建议压实系数K取0.95,地基系数K  相似文献   

12.
黄浦江上游金泽水库是上海第二大水源地,设计要求黏土压实度达到98%,堤坝填筑高度虽然不大,但此前该地区无类似高压实度分层碾压筑堤质量控制经验。结合水库工程建设实例,系统分析了碾压土坝施工的关键技术要求和实践运用,提升上海地区该类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同时为同类型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埋设测斜管和压力计对沪蓉西高速公路干沟高填石路堤的水平位移和水压力变化情况进行监测,研究了填石路堤高度和孔隙水压力、路堤水平位移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采用碾压遍数、沉降检测指标以及必要的防排水措施作为填石路堤稳定质量控制标;隹是成功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由于填料粒径大、颗粒不均匀而给填石路基的质量检测带来较大困难的情况.结合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段工程施工,对填石路基的特点、施工方法、检测控制进行阐述,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表明。用沉降差检测配合外观检查的双控方法,可实现对填石路堤压实质量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以当前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及高填方路堤填料的重要控制性指标承载比(CBR)为对象,开展了昔格达地层填料室内CBR与仿现场CBR、现场CBR的对应性试验,以填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为纽带,获得了三种CBR的对应性关系,建立了评价填料压实效果的现场CBR标准。将该成果用于现场压实标准的判别,为推广现场CBR指标检验、配合压实度指标保证高速公路填方路堤的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盐渍土的特殊性和常规施工方法的局限性,介绍了路堤填料选择、基底处治、路基含水量控制和压实控制的技术措施。重新制定含水量测定方法,对常规烘干法测定的含水量进行修正;改进压实度检测方法,确定适宜的碾压工艺。最后提出了防止构造物腐蚀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现场试验,比较了常规压实设备BMl8T和大吨位压实设备YZTY22T的压实效果,得到了提高碾压工作效率的工艺参数和方法,确认了采用大吨位压实设备进行越层压实和补强工艺处理先前层碾压盲、弱区的可行性.并分析了碾压产生的附加应力和堤身自重应力,在理论上论证了大吨位压实设备对减小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变形的作用,明确了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变形的原因,提出了加大高填方路堤施工压实度指标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8.
膨胀土的强烈亲水性使得其用于路堤填料时要兼顾强度与水稳性的要求,在根据现行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用一个压实度指标的基础上,同时考虑饱和度作为压实时的另一控制指标,用这两项指标共同实现路堤压实稳定。这种压实控制方法用于成都市三环路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依托云南楚姚高速公路红层软岩高填方路堤工程,建立典型边坡断面模型,对路堤工后长期沉降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路面最大沉降和最大不均匀沉降随压实度的增大呈现出减小的趋势,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因此,适当增大填料的压实度,使用非饱和(最优含水率)状态的填料,可以较好地控制高填方路堤的长期沉降,达到规范要求的质量控制标准。同时,进行高填方区域堆载预压,完成路基早期工后沉降,可减少通车后的长期沉降。堆载高度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根据填方高度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堆载高度。  相似文献   

20.
冲击压实在高填方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高填方压实的质量,减少工后病害的发生,分析了冲击压实的原理,采用对比方法分析了高填方的施工现状,认为高填方高差大、填料复杂、施工条件不易控制,普通压实方法不易满足压实质量要求。冲击压实应用于高填方施工的结果表明:冲击压实具有压实影响深度大、生产率高、施工成本低等特点,用于高填方施工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