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确地测定排气门的工作温度对提高发动机寿命是非常重要的。使用固定定位装置将热电偶线引出,能满足测量要求。该固定装置是一个把排气门测点热电偶引线同排气门连成一体的机构。测温采用中心打孔法,试验中发现,CA488发动机各缸排气门温度差别较大,其原因是各缸均匀性不好。  相似文献   

2.
气门温度场的建立可以指导气门选材以及反映发动机的使用状况。针对天然气发动机,采用整体硬度法研究了各缸排气门的受热温度,并且采用热电偶法验证了硬度法的测温精度。结果表明,该发动机各缸排气门的最高温度为630-650℃;整体硬度法测温精度较高,测试偏差在3%以内。利用此法测温可以为新开发机型的气门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上接2014年第3期)3.1试验发动机及试验设备试验用发动机为力帆V250发动机,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发动机试验用台架采用力帆摩托车研究院7号实验室台架;火花塞垫片温度用火花塞垫片温度传感器采集;排气温度用安装在排气管上的热电偶采集并通过电脑显示;空燃比用安装在排气管上的宽带氧采集并通过电脑显示;试验用油为93~#汽油。  相似文献   

4.
彗眼 《摩托车》2012,(2):66-68
1.气门气门是发动机进、排气道中的控制元件如图1所示。在进气行程中,发动机依靠进气门的开启,可使新鲜可燃混合气进入汽缸。在排气行程中,则依靠排气门的开启,把燃烧室膨胀做功后的废气排出汽缸。气门由头部、杆部和锥面组成。气门的工作条件极其恶劣,气门头部的工作温度异常高。进气门温度在300℃~400℃之  相似文献   

5.
手持式汽车发动机转速表的计量检定工作是汽车行业计量工作的一个难题。阐述了手持式汽车发动机转速表的检测原理,同时介绍了一种以单片机系统为核心的检定装置,该装置能够产生使发动机转速表传感器发生感应的标准脉冲信号,从而达到对这种转速表进行检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1 结构特点 1.1 气门 气门(见图1)是发动机进排气道中的控制元件.在进气行程中,发动机依靠进气门的开启,可使新鲜可燃混合气进入气缸.在排气行程中,则依靠排气门的开启,把燃烧室膨胀做功后的废气排出气缸.摩托车发动机用气门由头部、杆部和锥面组成(见图2).气门的工作条件极其恶劣,气门头部的工作温度异常高.进气门温度在300~400℃之间,排气门的温度则高达770~930℃,极易被烧蚀,同时还要承受高温气体的压力、气门弹簧的弹力以及传动组零件的惯性力的作用;气门工作时,其杆部和气门导管还会产生剧烈的摩擦,润滑和冷却条件又较差.  相似文献   

7.
在解放牌汽车发动机的改进设计中,尽量减小进排气系统的阻力,提高充气效率,是提高发动机整机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厂在生产CA10C型发动机的同时,研制了D型进排气歧管,并且获得了满意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是测定采用电子束焊接的AЛ30铝合金在拖拉机发动机活塞组使用条件下的持久强度、蠕变及其接合性能。 持久强度是在160、260、300和360℃温度下测定的,试验时间为100、1000和3500小时,而蠕变速度是在相同的温度下并且应力变化在3~8公斤力/平方毫米范围内测定的。采用熔融状态下加入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氯化盐和氟化盐混合剂,在金属铸型内制得AЛ30铝合金试样。 为了实现接合性能试验,在У—3M2装置上,利用УЛ—119电子枪,用电子束焊接了一块尺寸为300×150×30毫米的平板。焊接规范如下:U_(yck)=28千伏,I_n=300毫安,V_(CB)  相似文献   

9.
丰田公司1990-1994年生产的佳美2.5L、6缸、2VE—FE发动机是V型缸体,左右两边各有进排气凸轮轴。凸轮轴的传动是由正时皮带传递的,但每个汽缸盖的进排气凸轮轴则由齿轮传动,如果没有修过这种发动机,在拆下凸轮轴之前不按原厂要求做,则装上后因凸轮轴上的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齿  相似文献   

10.
我厂生产的694Q发动机凸轮轴是用45号钢制造的。毛坯粗加工后调质HB=207~241;精加工后表面淬火,硬度HRC=52~63,淬火层深度为2~5毫米,尖部允许达到7毫米。我厂采用60KW高频机进行处理。由于感应器设计不当,处理后硬度均匀性、硬化层分布都不理想,无法达到技术要求。而凸轮尖部常因温度过高而引起开裂。为了提高零件质量,我们组织了攻关小组,经过分析研究认为,由于凸轮形状复杂,采用通常的感应器要得到良好的结果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改变感应器的设计和制作,使凸轮在加热  相似文献   

11.
一辆丰田轿车,装备1UZ-FE型发动机,A341E型自动变速器。该车因发动机起动困难来我厂维修。试车中发现,该车不但起动困难,且发动机在中、低速运转时抖动比较严重,排气中有大量白烟,行驶时发动机偶尔自行熄火,仪表板上的故障指示灯有时闪烁(但不常亮),排气有较浓的汽油味,油耗较高。  相似文献   

12.
<正>车型:2017年路虎揽胜运动,配置2L AJ20 D4H发动机。行驶里程:116054km。故障现象:仪表提示柴油机排气处理液计量故障。故障诊断:确认故障,启动车辆,仪表提示“615km内无法重新启动发动机,柴油机排气处理液计量故障”,如图1所示,确认故障存在。驾驶员发现此故障,此故障与温度无关,永久性存在。检查车辆无加装和改装电子物品,查看车辆配置无明显更改痕迹。查询维修历史无相关维修记录。  相似文献   

13.
波涛 《摩托车》2012,(10):44-45
气门由头部、杆部和锥面组成(如图1所示),是发动机进、排气道中的控制元件。气门的密封锥面的锥角一般做成45°,它与气门座圈45°形成密封副,共同担任气门的密封作用。在进气行程中,发动机依靠进气门的开启,可使新鲜可燃混合气进入汽缸。在排气行程中,则依靠排气门的开启,把燃烧室膨胀做功后的废气排出汽缸。气门的工作条件极其恶劣,气门头部的工作温度异常高。进气门温度在300℃~400℃之间,排气门的温度则更高达770℃~930℃,极易被烧蚀,从而产生泄漏。  相似文献   

14.
<正> 为有效地利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排气能力,研制了本装置,它可使涡轮出门的排气温度保持恒定。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增压器的涡轮,把发动机气缸内产生的排气送入排气节能器。在这里,为了有效地利用排气能的热能,必须在增压器涡轮的出口,把排气温温度保持恒定。因此,用排温传感器检测的排气温度与规定的温度相等时,控制器把主旁通管的流量调整阀和增压空气旁通管的流量调整阀一起关闭,如果排气温度比规  相似文献   

15.
<正>在检测汽油车尾气排放时,需将尾气分析仪的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对于单排气管的汽油车,插入一根取样探头即可,然而对于多排气管,应插入几根取样探头呢?下面笔者浅析双排气管汽油车尾气检测的取样方法,希望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8285—2005)附录B.  相似文献   

16.
去年七月江西永平铜矿发来加急电报,反映我厂生产的苏联贝拉斯—540A汽车活塞,有八辆车发生活塞拉缸,要求派人去处理。否则,按退货处理。我厂领导十分重视,立即派出技术服务小组前往处理。我们到达该矿后,将拉缸的八台发动机活塞全部拆下进行观察,发现都在肖孔两侧45°范围内有严重拉伤。我们认真分析了拉缸原因,果断地将原机装配间隙由0.17~0.19毫米选配为0.21~0.23毫米,并进行了装机  相似文献   

17.
在发动机台架上,通过转动SCR催化箱内呈一字形布置热电偶的测量段,在稳态工况下对沿轴向多个截面内的温度场进行了测量,研究氨氮比对SCR催化箱内温度场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当氨氮比小于1时,随着氨氮比的增加,催化箱内各截面温度分布的均匀性降低,而当氨氮比大于1,排气温度较低时,氨氮比的增加对催化箱内温度的分布几乎没有影响,而排气温度较高时,催化箱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随氨氮比的增加而变差;随着氨氮比的增加,催化剂入口截面平均温度逐渐降低,而催化剂内各截面平均温度因反应放热大于散热损失而逐渐升高,且催化剂后端温度高于前端温度。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活塞和缸筒的间隙影响汽车主要性能的因素是发动机的功率与扭矩,而缸筒与活塞的间隙是影响发动机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修理过程中,这种间隙都是按生产厂岀厂标准规定的间隙装配,如 CA10B 型缸筒与活塞的间隙规定为0.06~0.10毫米;NJ—70型为0.03~0.06毫米,其间隙公差都在0.03~0.04毫米之间。如果研究和掌握了配合件的磨损规律,就可以减缓配合件的磨损而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3款东风悦达起亚K5车,搭载2.0 L发动机,累计行驶里程约为10万km。车主反映,组合仪表上的发动机故障灯异常点亮,且发动机加速无力。另外,在起动发动机时,发动机起动时间明显比正常车辆长约2 s。该车因上述故障在其他修理厂更换了进、排气凸轮轴正时机油控制阀及进气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但故障未能解决,于是将车辆开到我厂进行检修。  相似文献   

20.
<正>故障现象有1辆大众宝来轿车,行驶里程3.4万km,出现如下故障现象:1)冷车起动怠速无异常,猛踩油门排气冒很浓的黑烟;2)随着发动机温度慢慢升高,怠速时发动机开始抖动,发动机声音发闷,排气黑烟依然很浓;3)发动机温度达到85℃左右怠速抖动严重,接着发动机熄火。故障诊断与排除经过询问得知,该车在别家修理厂维修过,发动机电脑、氧传感器、进排气歧管垫都换过了,喷油器也清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