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轿车情报》2011,(5):49-49
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污浊的空气已成为一大困扰。无论是家中,还是车厢内,人们都希望获得更加洁净和清新的空气。能够有效净化空气的欧西亚纳米净化仪带来了让我们满意的效果,让生活更加纯净。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外汽油车排放污染物处理方式主要分为发动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机内净化用改善可燃混合气的质量和燃烧状态来控制有害气体的产生,使气体的有害成分减至最少;机外净化用设置在发动机外部的附加装置使排出的废气净化后再排入大气。国外机内净化措施主要有废气再循环、发动机电控技术、使用低污染燃料、稀薄燃烧、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炭罐净化技术;机外净化措施主要有二次空气喷射、催化转化器。我国与国外相比汽车排放控制  相似文献   

3.
特殊测试     
《汽车与运动》2016,(4):159
你知道吗?《汽车与运动ev0》测试小组不仅测试汽车,还测试所有和汽车相关的用品,丰富您的用车生活!奥德奥ADA768车载空气净化器参考价:1280元雾霾变得日益严重,空气净化器越来越得到驾车一族的青睐,毕竟良好的空气环境是正常生活与工作的前提。我们本次推荐的奥得奥ADA768车载空气净化器采用了传统长方形机身,配备液晶显示屏幕,可以直观地反映车内空气状况。并结合多重净化技术于一身,可对车内环境进行净化、并祛除车内异味,同时还具有香薰功能。在净化技术方面,奥得奥ADA768车载空气净化器采用了欧洲宇航局(ESA)"太空舱"  相似文献   

4.
车内空气质量已成为汽车品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指标,汽车企业只有创造安全、健康的车内环境,才可使其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文章简单介绍了车内空气动态净化技术,以某款车用动态空气净化装置为例,验证了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为核心的动态净化技术对车内空气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英国研究人员最近完成一项重大技术突破——用静电除去车辆尾气中的碳微粒,标志着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新时代正在来临,如果该技术能大量推厂使用,全球数亿都市人将能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  相似文献   

6.
《汽车实用技术》2004,(12):68-68
在日本.日产公司已经启动了一项净化车内空气的新技术,在车内使用离子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发生器分解空气中生产水和氧分子中的正负离子.当这些离子在车厢内的空气里遇到微生物、细菌、病毒和漂浮在空中的花粉时,就将它们团团围住,并与他们化学起反应.使得它们不再活泼。而当周围的空间干净后.发生器仍然发出负高子以保持空气质量新鲜,  相似文献   

7.
2006年,维丰公司推出的尾气净化器通过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欧Ⅲ排放及6 000km耐久测试,并于同年4月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为进一步提高其耐用度及净化能力,公司整合技术力量,开展非电喷机内 机外净化的全新技术方案,经过近1年的试验和调试,现已初步定型全新高净化空气过滤器 超硬耐磨最新工艺镀锆活塞环 改良型尾气净化消声器的三配套合一机内机外净化技术方案,现将相关技术路线及试验参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采用GC-MS与HPLC对开启车载净化器前后的车内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此车载空气净化器对车内VOC具有净化效果,且甲醛净化效果最为显著。进一步对净化效果的时效性进行验证得知,车载空气净化器第10min时净化率趋近稳定,通过此次车载净化器净化车内VOC的效果验证,为主机厂开展车载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验证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上海洁润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欧洲分公司联合引进的德国瑞威钛金属表面修复技术——倡导为上海世博实现节能减排,净化空气的美好城市。目前,这一高新技术已经与大的汽车制造厂商达成应用合作。  相似文献   

10.
杨力斌 《摩托车》2002,(12):27-28
20世纪70年代前后,摩托车的生产技术呈现出多元化创新格局。尤其是1991年以来,欧洲国家为净化和保护环境,对发动机与成车多次实施更新的废气排放、噪声控制、灯光照明等内容的强制标准,从而诞生了摩托车发动机微电控喷油、尾气净化、电脑点火系统、电子导航系统、ABS防抱死系统、铝钛合金等新技术,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流线型整体护罩技术也得到了突破与发展。摩托车在快速敏捷、舒适方便、性能优越、造型美观等方面,向更符合人们新时代的优质生活方向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进气道对外界空气的净化作用不明显,防水功能较差。在空滤器失效或进水的情况下,不洁净的空气对发动机的损害极大。  相似文献   

12.
对二次空气改善车用汽油机排气净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车用汽油机排气中CO和HC生成与热反应净化机理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试验探讨了二次空气对提高车用汽油机排气热反应净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发动机高速大负荷工况下 ,足量的二次空气能使CO和HC的排放浓度大幅度降低 ,而在发动机中等转速中小负荷工况下 ,由于排气温度低 ,二次空气对热反应净化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车用汽油机排放净化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有二次空气供给的热反应净化器(A)、有二次空气供给与EGR功能的热反应净化器(B)、有二次空气供给、EGR、热反应净化和催化转化等功能的排气净化装置(C)等3种方案对排气中CO,HC和NOx的净化效果;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方案C对于汽油机排气中的CO,HC和NOx具有最佳的综合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现有的理论分析方法难以分析风速、污染物分布不均对隧道空气净化的影响,难以发现净化通风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准确地预测带有净化站的整条公路隧道内污染物的分布情况,建立考虑射流风机、车辆运动及净化站等因素的相互耦合作用的数值模型,对不同通风、净化和交通情况下隧道内的空气流动和污染物分布进行预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利用该模型对一采用旁通型净化站的实际公路隧道内的空气流动和污染物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1)隧道内空气流动不是一维的,在旁通净化站处的主隧道中存在空气回流现象; 2)净化站的存在导致了局部通风量的下降,使净化段的主隧道污染物质量浓度突然升高,达到整条隧道的最大值; 3)在设计此类净化通风系统时,应该校核“与旁通风道平行的局部主隧道段末尾处”的污染物水平不高于相应的限值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上接2005年第5期)8二次进气装置在催化净化技术中的作用是什么?答:这里所说的二次进气是指空气直接进入排气系统。二次进气装置在催化净化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的作用是提高排气中的氧气浓度,调节排气性质,使催化剂对CO、HC的净化效果有显著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对比,机前补气+单催化器净化和闭环电喷+单催化器净化技术方案,尾气排放均较佳,其中,闭环电喷+单催化器净化技术方案,稳定性、可靠性较好,但价格较高,改动较大;机前补气+单催化器净化技术方案,具有相对价格优势,且尾气排放及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车载空气净化器和汽车空调滤芯对PM 2.5降解进行研究.通过模拟试验,以5款常见的汽车空调滤芯作为样本,结果显示,汽车空调滤芯对PM 2.5的降解作用明显;将汽车空调滤芯安装在车内并与3款车载空气净化器测试比较,结果显示,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最佳,同时安装汽车空调滤芯的净化效果也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夏日炎炎,上车后紧闭车窗,打开空调是很多驾车人士必然选择。然而,在这个2~3立方米的封闭空间内,空气的浑浊程度往往超乎我们想象,空气中不仅有各种有毒化学物,也是细菌和病毒滋生的温室,正是这些混杂了多种有害气体和病菌的“毒气”,为我们驾车人士的身体健康敲晌了警种。尤其是在如今H1N1甲型流感威胁我们健康的时候,车内空气的“净化”是车主朋友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降低摩托车尾气排放的方法主要有机内净化和机外净化两种。机内净化是通过稀薄燃烧、电喷等方法控制发动机的燃气空燃比,来降低发动机的原机排放,这种方法成本较高。机外净化是不对发动机原机燃烧作较大的改善,仅在排气系统采取二次补气技术或催化剂技术,以降低尾气排放,这种方法成本低,对发动机性能影响较小。虽然摩托车发动机的最高工作温度较低,燃烧产生的NOx较少,但HC和CO的排放量却相当高。由于车用发动机的特殊性,仅靠发动机前处理、机内净化及改进燃烧等措施,已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催化转化技术和二次空气供给技术作为降低机动车排气污染的后处理有效措施之一,已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一、催化转化技术催化转化技术是采用在排气管内加装催化转化器,  相似文献   

20.
4.净化过的窜气引导 怠速和较低部分负荷工况: 在怠速和较低部分负荷工况,空气供给系统内呈真空状态,如图9所示.净化过的窜气被引入到增压空气冷却模块内.怠速和部分负荷工况的窜气阀就被这个吸入效应给打开了. 全负荷工况: 如果在发动机的增压工况时增压空气道内产生了过压,那么增压空气模块内集成的窜气阀(该阀在部分负荷状态)就会关闭了.净化了的窜气这时就通过集成在曲轴箱通风模块内的窜气阀被引至涡轮增压器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