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丰富车辆AVNT系统功能并提高其性能,提出了一种两机四屏的车辆AVNT系统解决方案。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方案的功能结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交互设计,以及实现中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朱宁 《汽车文摘》2020,(3):24-3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提升,以及用户对于汽车多媒体系统的需求增加,车载大屏已经成为车内越来越普遍的舒适性配置,在线服务功能也融入系统之中。在此背景下,汽车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交通工具,也承载了移动信息、办公、娱乐、生活的作用,因此车载互联系统逐渐成为车辆的一项重要配置,甚至已经影响到越来越多人的购车决策。为提升车载互联系统主观评价的效率与便利性,阐述了人机交互的设计流程与设计原则,提出了一套详细且实用的主观评价方法。将车载互联系统分为人车交互、功能实现、服务生态、沟通好感度4个维度进行评价,更加适用于功能丰富且快速更新迭代的车载互联系统。  相似文献   

3.
汽车作为目前人类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其智能驾驶技术大部分处在L2~L3“人机共驾”技术的发展阶段,在L5级自动驾驶技术出现之前,“人机共驾”仍然是目前主流的驾驶方式,其各种车载系统和交互方式正在不断完善。多模态交互作为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必然将与汽车融合产生新的“火花”。对车载系统中多模态交互设计研究包括疲劳状态预警、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智能接管提醒、智能泊车等方向进行梳理总结,对车载AI多模态交互设计包括多屏交互、触控交互、手势交互、语音交互、表情交互、眼动交互等自然交互方式进行分析。采用文献研究及案例分析的方式探究如何在基于安全和情感化的背景下使驾驶员的体验更加舒适,展望了汽车多模态交互设计在车载系统中的应用及未来趋势。恰当而良好的交互方式融合将会提高各种车载系统及应用的安全性和驾驶的舒适度。多模态交互的引入必将是汽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11月10日晚,"2017天猫双11狂欢夜"晚会在上海盛大开幕。斯巴鲁汽车首度赞助这一晚会也是出手不凡,这次所提供的作为跨屏抢星礼终极大奖的两辆新一代SUBARU XV是今年9月上市发布的新车型,拥有动感时尚的外观并配有先进预防安全技术EyeSight驾驶辅助系统,独具个性魅力。在晚会过程中,参加晚会"摇一摇"手机互动赢新一代SUBARUXV三年体验权的环节,成为了吸引观众的最大惊喜。在"天猫双11狂欢夜"晚会上能够通过手机互动摇到跨屏抢星礼终极大奖——新一  相似文献   

5.
以车内驾乘人员多屏信息共享为目标,介绍人机智能交互设计中手势交互的关键技术及具体应用,提出基于具体场景的手势识别设计方法,并在试验模拟台架上对操控便利性及操控识别率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大大减少界面误操作,并提高手势识别成功率,在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人机交互界面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阮锦程 《汽车杂志》2006,(7):154-155
越来越多的豪华车开始装备DVD影音.GPS导航等系统,而这些系统都乐意采用了触接屏这种更时髦、更方便的交互界面。从计算机技术演变而来的触摸屏,让一切复杂的操作变得简单。[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进步,交互设计类电子产品的普及应用。以用户体验为设计理念的交互设计方式为自助终端设备的发展推波助澜,影响深远。能否在交互设计的每个环节中切实的考虑用户的使用感受,成为交互设计产品成败的关键。近年来在生活中频繁出现的智能手机、触屏式自助终端服务设备的普及应用,进一步拉近了用户与交互产品之间的距离,使得这些交互类电子产品的交互设计方式更加趋向简单、自然,并且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可用性和易用性。在这样的交互设计趋势的背景下,一种更加简明、自然的交互方式的研究也随之出现。  相似文献   

8.
为应对智能座舱产品丰富的人机界面,车载双联屏越来越成为SUV车辆的标配产品,在享受新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如何提高车载双联屏产品的EMC性能也成为很多汽车行业内EMC工程师需要面对的新问题。本文结合车载双联屏产品的设计特点提出了一些EMC设计风险的分析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了缩短整车开发周期,进一步实现座舱系统的智能化和网联化,适应软件定义汽车、敏捷开发、快速迭代的时代召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IL的智能座舱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主要集成了自动化测试机柜、机器人测试箱和工控机。其中机器人测试箱主要有机械臂、定制化触手、人工嘴、拾音器、高帧摄像头、高清摄像头、通用夹具等,用于代替人工操作和识别判定,可完成信息娱乐的功能和性能自动化测试,例如UI的功能逻辑验证、画面流转、多屏同步、语音交互、总线监控仿真、响应时间、流畅度等。该智能座舱测试系统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缩短了整车开发周期,为智能座舱软件系统的快速开发、快速迭代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的纯雷达自动泊车系统是一种只有超声波雷达传感器作为环境感知传感器的自动泊车方案,是一种低成本的自动泊车系统方案,而网络通信设计是基于车载CAN总线对此自动泊车系统进行网络通信的交互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为便于商用车充电现场检测工作,设计一种基于CANoe软件的商用车充电监控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充电交互数据监控及电池能量估算功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水平提高,汽车座舱逐渐向以人机交互为核心、多屏联动的智能座舱发展。在芯片研发制造、虚拟化技术大力发展下,在一颗性能强大芯片上运行多个车载操作系统,同时驱动多个显示屏的"一芯多屏"智能座舱方案成为智能座舱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高温、自燃风险,基于交互设计理念提出并设计一种分别由主控、测温、通信、电源、降温、交互显示等模块组成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监测与防自燃报警系统。该系统基于单片机进行数据信息交互,通过智能风冷系统灭火降温,由内置无线终端进行数字化信号传感和技术传输,实时进行电源电池温度监测和防自燃轰鸣报警。测试表明,系统冗余性好,功能交互性强,可为新能源用车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凌九忠  李方 《公路》1993,(10):20-25
立体交叉交互式图形CAD系统是一种建立在对AutoCAD深层一半应用基础上,具有很强交互功能,适合于互通式立体交叉初步设计的图形处理和完成立交路线部分施工图处理的一种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使立交设计不仅在绘图质量上有所提高,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15.
常福德 《时代汽车》2009,(7):121-121
21世纪什么词最火?互动。商家要与消费者充分互动,影视节目要跟观众尽情互动,甚至于每个人也部在强调自我个性与现实生活的灵性互动。汽车也并不例外,新一代的全球小型车新福特嘉年华不但充分满足了中国小型车消费者对于大胆动感的设计、卓越的安全性和低油耗的需求,更带来了一场汽车内饰设计的革命,众多概念的混搭和运用所形成的魅力内饰完全地将互动概念提升到极致,让它成为一款真真正正的在设计时一切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精品小车。  相似文献   

16.
杨焱 《商用汽车》2014,(9):47-47
2014年4月20日,福田戴姆勒汽车现身北京国际车展,现场展出了欧曼GTL智能渣土车、欧曼GTL牵引车及欧曼LNG牵引车。更值得一提的是,福田戴姆勒汽车展区浓郁的欧洲风格设计、卡车文化酒吧、卡车精品展示区、切割驾驶室、数字交互体验屏等,为现场观众悉心打造了一场不一样的"感官体验"。  相似文献   

17.
<正>在每一款量产车型的背后,总有一段其概念车的故事,在汽车工业强盛发展的今天,概念车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因为它汇聚的是每一位设计师最纯挚的构思蓝图。现在就让我们细数一下本届车展最有看点的概念车吧。别克Avenir概念车别克Avenir概念车体现出了未来别克家族设计的新风尚,质感更加浓厚。新车采用了溜背样式,线条也很丰富,颇显立体与质感,预示了今后别克新车型的设计思路。内饰方面,Avenir概念车设计简洁明快,液晶仪表盘和8英寸液晶中控屏都带有镀铬边框,配合起来很显科技感。配置上,新车提供了后排多媒体影像、全新IntelliLink智能车载交互系统、自选式悬架阻尼模式、离子发生空气净化装置、移动设备无线充电技术、安吉星车载4G LTE服务、Wi-Fi热点支持、20英寸轮圈等。  相似文献   

18.
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环保的出行工具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汽车已经从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转变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移动终端,与之相关的交互设计也逐渐成为国内外各大车企及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在此背景下,选取了 5 个具有代表性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交互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尝试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交互设计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交互设计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大屏便携导航占据时下的导航市场,相对于3.5英寸的导航仪,4英寸系列的导航仪具有轻巧机身加大屏显示的优势理所当然地成为消费者的新宠。本刊已连续多期介绍了4.3英寸系列的导航,而马上要为读者奉上的仍是一款大屏导航,其尺寸更是发挥到极致,4.8英寸大屏幕让你大饱眼福!  相似文献   

20.
对于传统汽车,驾驶员在环控制操控模式下,驾驶员搜集信息并完全掌控车辆行为。随着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不断演进, L3层级自动驾驶系统的不断普及,汽车驾驶操纵模式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可以预见随着L4-L5层级自动驾驶系统的量产销售,驾驶员将从车辆中彻底消失,人车交互的虚拟驾驶员与车辆之间如何完成交互互动呢?本文将综述目前ADAS系统支持下车辆驾驶操控情况,并对未来L4-L5层级自动驾驶模式下的人车交互系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