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答器传输模块高速通过地面应答器时的接收性能测试是我国目前客运专线列控系统运用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应答器传输模块测试的上行链路信号模拟器。首先分析应答器传输模块高速过点时的工作机理,深入研究车速对应答器传输模块高速过点时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的影响,推导出应答器传输模块高速过点时实际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表达式,然后提出基于自动测试系统和虚拟仪器设计方法的上行链路信号模拟器的软硬件实现方案。实际应用和测试表明,上行链路信号模拟器产生的信号和理论分析相符,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应答器传输模块接收性能的测试。  相似文献   

2.
针对强噪声背景下传统应答器上行链路信号解调方法精确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利用混沌理论的解调方法。结合应答器上行链路信号的特点,分析了基于混沌理论检测应答器上行链路信号的可行性,提出了检测步骤,利用Matlab仿真验证。最后,将此方法与传统解调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更低信噪比情况下,混沌检测法的检测结果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3.
分析应答器传输系统的信号特点,搭建FSK信号解调的Simulink等仿真环境,结合应答器误码故障发生时列控车载BTM设备记录模块采集的数据,对应答器上行链路误码问题进行特征分析,得到信号的频谱、波形等特征,为现场的故障排查提供分析方法,对设备的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应答器传输系统是CTCS-2/3级列控车载系统中ATP设备的重要组成单元,BTM工作是否正常对动车组列控车载设备的运用有直接影响.研究BTM智能化检测系统的设计思路,如何采用较便利的测试方法,实现在列车动态运行条件下对BTM下行链路发射信号中心频率、下行链路信号发射能量、上行链路信号频偏的检测及上行链路信号I u1等性...  相似文献   

5.
应答器安装时的角度偏差影响射频能量信号的接收和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因此有必要研究应答器角度偏差对其传输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应答器A接口传输过程,分别建立了应答器倾斜、俯仰和侧转时的上行链路发送模型和射频能量接收模型。确定了上行链路场和射频能量场一致性评估方法,利用模型对应答器角度偏差进行了一致性评估。建立了应答器A接口传输过程,计算出应答器的有效作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标准尺寸,应答器倾斜角在(-2°28′,+2°28′)范围内,俯仰角在(-4°40′,+4°40′)范围内,侧转角(-7°25′,+7°25′)范围内时,满足应答器A接口一致性要求;应答器安装倾斜角、俯仰角越大,应答器的有效作用距离越小。应答器安装侧转角越大,应答器的有效作用距离越大。  相似文献   

6.
应答器报文传输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行车安全,针对应答器传输系统作用过程,分析其工作原理,研究安装高度与角度偏差对应答器作用距离的影响。以应答器上行链路信息传输为研究对象,建立矩形天线空间磁场分布、BTM接收上行链路信号幅度及应答器角度偏差理论模型,仿真不同安装高度、角度偏差下车载天线接收上行链路信号幅度曲线,计算分析上述条件下应答器作用距离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车载天线与应答器间垂直距离为360 mm时,作用距离达到最大,为737.6 mm;(2)应答器发生倾斜对其作用距离影响较小,俯仰角越大,应答器两侧作用距离、磁场强度呈相反变化越明显,作用距离随偏转角增大呈线性递减,相比纵向安装,应答器横向安装平均作用距离减小114.4 mm;(3)车载天线与应答器间垂直距离越大,容许偏转角偏差越大。  相似文献   

7.
依据SUBSET-085标准,提出一种基于二次拟合的应答器谐振频率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测试系统对应答器进行下行信号发送和上行信号接收的测试,并对上下行信号进行拟合计算,最终得出应答器的谐振频率。经验证,通过该测试方法进行谐振频率调整的应答器在标准测试环境下能量利用率更大,在SUBSET-085的I/O测试时性能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8.
点式应答器传输模块(balise transmission module, BTM)是中国列车控制系统(CTCS)车载子系统必不可少的设备,可实现车地间信息的传输。文章针对实际车地传输中偶尔会有"丢点"现象,即无法收到地面应答器的报文信号的问题,提出设计开发一套应答器车载设备测试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原理和软、硬件架构。试验表明,该测试系统较好地实现了对应答器传输过程中上下链路关键参数的考核。  相似文献   

9.
为监测和分析应答器传输系统下行链路传输性能,提出一种适用于铁路现场的基于等效阻抗模型的性能评估新方法。对应答器传输系统下行链路传输过程进行建模分析,给出下行链路传输过程等效阻抗模型,提出评估下行链路传输性能的阻抗测量与误差校正方法,引入六项统计参数对阻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静态测试时车载天线输入阻抗的模与下行链路信号磁感应强度为增函数关系,而动态测试由于误差校正方式的改变,使得两者变为减函数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六项统计参数能够用于分析不同列车运行条件和环境下应答器传输系统下行链路传输性能的变化,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我国高速铁路广泛采用的应答器进行在线测试,采用射频、数字信号处理、频谱分析、虚拟测量仪器设计技术和方法,研究开发应答器车载测试设备的关键技术。应答器车载测试设备采用高效的功率放大电路以及低噪声系数的低噪声放大器,并对接收和发送信号的滤波器进行了优化设计,以保证进入模数转换器的模拟信号高保真和高可靠性;使用5MHz的高精度模数转换器和数字低通滤波器,消除对A1接口的干扰信号;利用高速DDR2芯片构建先入先出存储管理模块,实现对滤波后信号的缓存,并通过高速光纤和以太网将采样信号的数据发送给工控计算机;在工控计算机上利用软件开发出了虚拟示波器、虚拟频谱仪、虚拟场强仪、虚拟误码率分析仪等。该应答器车载测试设备已经在国内铁路进行了动态测试,为在线正确检测和定性、定量综合评判应答器的性能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针对列车运行过程中偶发应答器信息收不到,且缺少有效测试手段的问题,研制了应答器在线检测分析系统。通过在应答器下方安装采集射频信号的检测天线,实现对应答器传输系统上/下行链路信号的实时采集;由安装在轨道旁的检测装置对采集信号解码,解析中心频率、振幅抖动、频率偏移、平均数据速率及最大时间间隔误差等指标;结合数据挖掘技术,采用同类分析法和多点对比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准确找出应答器信息丢失的原因及应答器传输系统的故障部位,达到提升应答器传输系统维护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强噪声环境中传输的应答器上行链路2FSK信号的检测问题,本文基于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敏感及对噪声免疫的特性,利用Duffing振子检测应答器2FSK信号.结合混沌系统产生相变的条件和2FSK信号的调制方式,给出利用Duffing振子检测微弱2FSK信号的方法和步骤,并利用功率谱熵对系统在策动力作用下所处的不同状态进行判别.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利用Duffng振子检测2FSK信号,及以功率谱熵为判据的方法是可行的,并且其性能优于传统的相干检测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很好的抗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主要针对欧标应答器上传链路的FSK信号,提出了使用FPGA芯片,采用VHDL语言,来实现对FSK信号解调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集成测试要求,开发了室内欧标应答器子系统仿真测试软件平台.该平台接收计算机联锁设备的列车进路信息,根据列车位置信息与所在进路信息,发送固定及可变应答器数据报文,模拟多种应答器设备故障情况,如应答器丢失、应答器报文错误、应答器反应延迟等.该仿真测试平台满足了CBTC集成测试应答器相关的测试要求,加速了CBTC系统的软件开发和测试进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应答器易受周围复杂空间电磁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铁路现场各类损耗介质、无金属区内金属介质对应答器系统的射频场"A4"接口和上行链路场"A1"接口的影响。基于应答器系统简化电路对精简参考环和BTM天线建立FEKO模型,根据实测数据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验证,仿真各类损耗介质下电磁波的穿透特性和金属介质下电磁波的分布特征。基于该特性特征和真实应答器的输入输出特性(IO),得到了各类损耗介质和金属介质影响下应答器和BTM天线的有效作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各类损耗介质不能超过其特定厚度,无金属区内的良导体最大横截面不能超过300mm×300mm。无砟道床钢筋网的绝缘节破损会大幅降低"A"接口的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16.
结合故障案例,对GSM-R传输电路的时钟性能最大瞬时频偏、最大时间间隔误差(MTIE)、时间偏差(TDEV)3个指标进行分析和测试,以确定是否因时钟恶化,导致GSM-R基站故障。测试结论是时钟信号经SDH传输后仍能满足GSM-R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有源应答器下行链路信息传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应答器系统中有源应答器不能进行双向传输的问题,对有源应答器系统进行修改,实现信息的顺利传输。首先通过建立各个接口的下行通道实现各自的信息传输,进而实现整个系统下行链路传输,并通过对"A"接口建模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具有下行链路信息传输功能的有源应答器系统保留了原有应答器的功能,避免了技术上的大幅度修改,而且能够实现信息的双向传输,也可以代替部分轨道电路的功能。当列车控制系统降级,C1和C2系统仍然能够通过有源应答器进行双向信息传输,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同时为实现双向应答器的产品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有源应答器监测装置是信号监测设备,对既有CTCS-2列控系统中增加有源应答器临时限速命令校核及设备状态监测环节,形成闭环检查,弥补既有微机监测系统的不足,可以将有源应答器报文读出并反馈到监测中心及调度中心(TDCS/CTC),实现有源应答器的实时监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针对运基信号[2008]63号《有源应答器监测装置技术条件(暂行)》对接口电路的要求,提出监测装置与车站联锁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应答器传输单元(BTM)是车载设备的关键设备之一,用于解调地面应答器发送的应答器报文。对天线在恶劣工作环境下接收的FSK信号进行解调,FSK信号解调处理的精度和可靠性是保证BTM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在大量调研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给出了正交解调的解析原理,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此解析原理的抗干扰的正交解调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FPGA设计了一种可向应答器传输DBPL信号的编码系统,该系统由UART串行收发器模块、DDS和PLL模块、脉冲编码模块以及放大合成电路等组成。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较好地模拟铁路LEU,实现对应答器报文的DBPL信号编码功能,方便铁路院校开展应答器报文编制等相关的试验实训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