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省池州市望东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钢-混组合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78+228+638+228+78)m,主梁采用PK型分离双箱形式,南岸桥塔墩采用高桩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基础采用高低刃脚异型双壁钢围堰施工,钢围堰长50.4m、宽28.4m,重约1 532t。根据该桥桥塔基础建设条件,钢围堰采用先无底围堰、后钻孔方案施工,采用气囊法下水。钢围堰在船厂分块加工制造,在船坞内采用卧式拼装成型,利用橡胶气囊法滑移下水,利用地锚和卷扬机滑轮组反拉牵引控制钢围堰滑移速度,借助拖轮将钢围堰浮运至桥位处,完成钢围堰下水施工。  相似文献   

2.
公安长江公铁两用特大桥主桥为(98+182+518+182+98)m的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4号桥塔墩采用变直径钻孔摩擦桩基础。4号墩基础施工采用双壁钢套箱围堰方案,钢围堰为圆端形结构,长68.2m、宽40.0m、高23.7m(分为2节,底节高16.0m),双壁厚2.0m。钢围堰底节在岸上制造,采用气囊断缆法下水,下水坡度从1∶10调整为1∶7,设置地锚、钢凳、底托板与底托架,并设置了48个规格为1.2m×8.5m的气囊;钢围堰下水自浮,待钢围堰稳定后,利用3艘拖轮联结编队进行长距离整体浮运,将钢围堰浮运至墩位处;在墩位处采用无导向船重锚锚碇系统进行快速精确定位。该桥钢围堰顺利下沉到位,经检测钢围堰最大平面偏差小于5cm,最大垂直度偏差小于1%。  相似文献   

3.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142+462+1 092+462+142)m双塔连续钢桁梁斜拉桥,该桥桥塔墩钢沉井顶面平面尺寸为86.9m×58.7m,其中29号墩钢沉井高56m,重量达1.6万吨,采用船坞内整体拼装成型后出坞浮运至桥位。为满足船坞内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对钢沉井的刃脚进行抄垫,刃脚抄垫后灌注2.5m高刃脚混凝土;1.6万吨钢沉井入水后的理论吃水深度为12.4m,而浮运所经航道最大水深仅10.5m,在钢沉井中间12个井孔底口以上15.9m处对称增设钢结构封闭盖板,在封闭井孔内加注压缩空气,以调整钢沉井的吃水深度使钢沉井在出坞及浮运状态下的实际吃水深度为7.5m;对钢沉井的出坞水位进行系统分析;做好出坞前各项检查、出坞时机的选择、拖轮的配备、安全措施等准备工作。钢沉井在船坞内拼装成型后,船坞内放水起浮,系缆、抄垫后开启坞门,船坞内拖轮编队出坞,浮运钢沉井至桥位。  相似文献   

4.
逆作法复合基础承台施工需要解决钢套筒的精确定位难题,设计的钢围堰桁架式内支撑兼作钢套筒导向架的结构,解决了这一难题.从围堰设计的理论、结构形式比选、设计荷载及工况等方面简单介绍了围堰设计的步骤,并结合逆作法复合基础的具体工程示例,对设计的围堰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了设计结构的合理性,并介绍了钢围堰的施工工艺,即:首节下水、浮运、定位、其余各节的接高及下沉等,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把双壁钢围堰技术经过改进、创新,应用于西部桥梁的深水基础施工。以异形高低刃脚的方法,解决了钢围堰在陡峭河床上的就位问题。  相似文献   

6.
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是主跨为638m的双塔组合梁斜拉桥,南塔主墩处河床为裸露大倾斜中风化灰岩,若按常规方法施工,则无覆盖层条件下钻孔平台搭设困难,故基础采用高低异形刃脚钢围堰施工。该围堰四周韧角可以依据河床岩面形状进行调整,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下无覆盖层的河床岩面。钢围堰施工所采用的整体翻转施工工艺,不仅可以满足渡洪要求,而且还可有效缩短工期,可供类似环境条件下钢围堰的设计、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复杂构造双壁钢围堰异形刃脚的吊装及变形计算,采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及ADINA,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别介绍了异形刃脚双壁钢围堰的吊装、考虑围堰与河床可相对位移状态下的围堰整体位移及围堰内部构件内力计算的原理、简化思路及计算方法.并以重庆江津观音岩长江大桥双壁钢围堰为例,介绍了上述内容的具体应用方法.通过计算选取并优化了钢围堰异形刃脚吊装的方案.当围堰无法提供足够的嵌固深度时,有必要利用有限元软件提供的接触分析功能进行整体位移计算,以确定围堰的整体稳定性及位移量.  相似文献   

8.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主桥为(200+850+850+200)m三塔钢-混结合梁悬索桥,该桥中塔墩基础采用39根直径2.8m钻孔灌注桩,承台为圆端矩形,长70m、宽34m、高6.5m,埋置于河床覆盖层中。中塔墩基础采用双壁钢套箱围堰和"先围堰、后平台"的总体施工方案。在围堰浮运定位前,先在河床面铺设软体排进行主动防护,以减少基础施工对河床的冲刷;底节围堰在岸上制造,采用气囊法下河,先转向后直线下水,利用"前后定位船+重锚"系统定位,通过向井壁注水快速着床,围堰吸泥下沉到位后,搭建施工平台进行钻孔桩施工;最后进行围堰清基、封底,分2层按大体积混凝土工艺进行承台施工。  相似文献   

9.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360+1 080+1 080+360)m三塔悬索桥,该桥中塔基础为69根3.0m钻孔灌注桩,桩长80m,采用浮式吊箱钢围堰兼平台施工方案。钢围堰在工厂加工制作,采用气囊法下水,整体浮运到位,通过定位船锚碇系统与定位钢护筒,遵循先调整围堰顶面标高,后调整平面位置和扭转偏差的原则,实现了钢围堰的精确定位,平面定位精度达到了50mm。由于钢护筒插打正值长江汛期,为了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保证钢围堰能够安全渡洪,通过方案比选与计算,采用插打45根钢护筒、加长21根钢护筒的渡洪技术,实现了安全渡洪。  相似文献   

10.
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沙湾水道特大桥6号主墩双壁钢围堰设计嵌入水下岩层中7 m.6号墩双壁钢围堰采用圆形双薄壁钢壳和混凝土组合结构,结合6号墩双壁钢围堰的施工,介绍32.6 m大直径轻型双壁钢围堰结构设计、抗浮设计和水下岩层基坑开挖、双壁钢围堰制作、浮运、定位、下沉、封底、拆除等关键施工技术.该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先挖后沉"的施工工艺安全、可靠,大方量抓斗船开挖水下软质岩层快速、精确.  相似文献   

11.
欧阳钢 《公路》2005,(6):18-21
介绍了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北塔墩钢围堰在漂浮状态时的稳定施工,以及由于墩位地质地貌复杂,基础钢围堰刃脚在不足1/3刃脚长度着岩的情况下,钢围堰在封底前和钢围堰在渡洪状态时的稳定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1月5日,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北桥塔首节钢围堰成功浮运到位(见图1),该钢围堰平面尺寸目前居世界首位。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北桥塔钢围堰为哑铃型双壁套箱结构,平面尺寸为103.8m×43.4 m,全高37m。此次浮运的是钢围堰高为18.2m的底节部分,底节浮运总重近6 000t,其吃水度深达5.6m,浮运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结合宜昌长江铁路大桥11#墩的实际施工情况,介绍了无封底混凝土高低刃脚双壁钢围堰的下沉及横向止水施工技术。此围堰的施工设计原理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钢围堰在岸上拼接完成后需浮运至墩位,为了保证浮运安全,配备足够的拖轮船队,需要准确计算出围堰浮运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文中采用规范公式和计算流体软件分别对某钢围堰浮运时受到的水阻力进行了计算,对比了不同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之间的差异.从对比结果来看,流体计算软件得到的阻力值均大于规范公式计算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是规范公式中只定义了围堰外壁为挡水面积,而实际浮运和流体计算软件的计算过程中,围堰内壁及内部的结构也受到了较大的水流力.  相似文献   

15.
根据某长江大桥索塔基础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综合考虑4种水中基础围堰方案的优缺点,确定该索塔基础采用锚固柱桩方案;分析现有的钢围堰计算理论,基于钢围堰的施工工艺,研究该长江大桥索塔基础的钢围堰在封底混凝土对围堰侧压力、混凝土及钢围堰重力、钢围堰刃脚摩擦力、抗滑桩及封底混凝土抗剪承载力、流水压力作用下的力学特点,基于各工况的受力特点分别建立力学模型计算公式,构建综合考虑抗滑安全系数及风险后果影响的钢围堰整体抗滑风险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要求,钢围堰在第1,2,3工况时的抗滑安全系数分别为1.607,1.716,4.684,大于规范中1.3要求;该长江大桥在钢围堰施工阶段的总体风险水平为5.6381,风险等级为3级。  相似文献   

16.
武穴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80+290+808+3×75)m双塔双索面单侧混合梁斜拉桥,15号桥墩基础采用哑铃型双壁钢套箱围堰施工,围堰长62.4m、宽32.4m、高31.15m。围堰高度方向分为底节24m和顶节7.15m,底节钢围堰在船厂整体加工后利用53只气囊辅助下水,采用3艘拖轮浮运至桥位并顶推至施工平台及支栈桥钢管桩上的橡胶护舷;利用平台及栈桥上6台卷扬机拉紧钢围堰进行初定位,然后向侧方和后方抛设4条锚缆进行精定位,插打12根钢护筒完成最终定位;在钢护筒上设置提吊系统整体起吊钢围堰至水面以上,割除助浮舱后灌水下放,待围堰着床后接高顶节7.15m围堰并吸泥下沉至设计标高。  相似文献   

17.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墩深水基础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6~8号主墩基础采用超大型钢吊(套)箱围堰施工.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潮汐河段,钢吊(套)箱采用气囊法下水、浮运就位,无导向船重锚精确定位,围堰挂桩,内支撑桁架兼作钻孔平台,接高围堰,在重力大于浮力的可控状态下,实现围堰整体下放着床及河床内下沉第2次定位挂桩等施工方案.着重介绍超大型钢围堰气囊法断缆整体下水技术,钢吊箱无导向船重锚精确定位技术,超大型钢吊(套)箱下放、着床、下沉控制技术等基础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142+462+1 092+462+142)m钢桁梁斜拉桥,桥塔墩基础采用沉井基础,其中28号墩钢沉井顶平面尺寸为86.9m×58.7m,高44m。28号墩钢沉井在船坞内制造完后整体浮运至桥址处,浮运总重达14 500t。为合理地配置浮运拖轮,确保浮运顺利,采用理论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和物模试验方法对钢沉井浮运阻力进行计算。经过对比分析,经首尾形状修正的《海上拖航指南》方法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和物模试验结果相近似,适用28号墩钢沉井浮运阻力计算。通过计算,在钢沉井吃水8m、风速6级、对水速度2.5m/s时,钢沉井纵向拖航的总阻力为2 167kN;采用"7+1"8艘(1艘备用)拖轮的配置模式进行拖航作业,有效输出拖力(3 060kN)拖航最大总阻力(2 326.74kN),满足钢沉井浮运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介绍大型双壁钢吊箱围堰的设计方法和关键施工技术。通过利用围堰空腔来改变围堰自身浮力,使其自浮下水;利用浮力及锚碇辅助,实现无导向船定位。结果钢围堰定位准确,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0.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墩深水基础施工技术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6~8号主墩基础采用超大型双壁钢吊(套)箱围堰施工.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潮汐河流,钢吊(套)箱采用气囊法下水,浮运就位,无导向船重锚精确定位,围堰挂桩,内支撑桁架兼作钻孔平台,接高围堰,在重力大于浮力的可控状态下,实现围堰整体下放着床及河床内下沉第二次定位挂桩等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