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长沙市轨道交通分期建设的1、3号线共用站厅换乘车站侯家塘站为例,从接口划分原则、设计和施工范围、工程预留接口等方面,对车站土建、机电系统和装修专业的设计接口及施工接口进行分析,梳理出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减少分期建设的两条线路在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的相互干扰和影响,最后给出换乘车站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换乘车站相关各线路建设时序的不同,对换乘车站的类型进行划分,并从系统运行可靠性、系统投资经济性、运营管理便利性等方面,对换乘车站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按线路分设和合设两种不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不同类型的换乘车站中各系统的建议设置方案,即建设时序相隔较近时,宜采用合设的方案,而建设时序相隔较远时,宜采用分设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对北京地铁各种换乘车站进行分析,着重从换乘形式、运营管理、开通时序等角度,对换乘车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方案进行阐述;借鉴上海、广州的调研结果,通过对北京地铁实际工程方案的对比,得出适合北京地铁换乘车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资源共享的最优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4.
对地铁标准站进行换乘改造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对未预留接口的既有地铁标准站被改造成换乘站的设计进行探讨。在分析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对站位设置、换乘方式、换乘空间及客流、既有车站的改造、新建车站的防火及疏散问题等进行切实的探讨,有较强的可实施性。研究结论表明:在既有线未预留换乘条件的情况下,两线实现客流的单向换乘,并将对既有线的运营影响降到最低,做到换乘方案合理,施工方案可行。同时线网的规划应紧跟城市发展的步伐,尽量确保线网规划的科学性,从而减少标准车站被动的改造成换乘站,造成工程的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5.
结合实际工程,基于换乘厅设计、单向换乘客流组织、楼扶梯组与进出站闸机流线组织,以及既有站改造等方面,对未预留接口的既有地铁标准站的换乘改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既有标准站未预留换乘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新增换乘厅,可减缓换乘客流对于既有标准站的冲击,减弱了换乘长通道的不利影响,从而营造两站舒适便捷的换乘空间,并可将对既有线的运营影响降到最低。建议在线网规划及车站设计中应综合分析远期车站布置的可能形式及换乘形式,并在近期站设计中预留充足的条件,确保远期车站的可实施性及功能性,减少工程的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站换乘形式有十字换乘、T形换乘、L形换乘以及平行换乘等。平行换乘形式具有换乘便捷、节约乘客时间、运营维护方便等优点。做好平行换乘地铁车站的低压配电设计,可以节约工程投资,简化各类专业接口,有效实现各类资源共享。介绍青岛地铁3号线与2号线的平行换乘车站五四广场站的低压配电系统设计,提出平行换乘地铁车站配电设计应结合运营时序等因素考虑,并做好2条线的技术对接,采用先进照明计算软件模拟站厅光环境可以提升照明设计质量,采用先进BIM软件可解决管线集中区的配电设施敷设难题。  相似文献   

7.
结合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跨阳路站的换乘方案,对轨道交通"叠岛换乘"车站的换乘客流性质、公共区布置难点进行统筹分析,探讨叠岛换乘车站公共区布置原则;采用多方案比选的形式,对叠岛换乘车站公共区布置进行研究总结,以期对后续线路叠岛换乘车站的建筑设计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中的部分换乘车站的设计实际,总结归纳了有预留节点的换乘车站的换乘方案,并分析了采用多种换乘方式的优点。详细介绍了4座无预留换乘节点换乘车站均只设置通道换乘的具体原因。分析了有无预留换乘条件对换乘站换乘方案设置的影响,并对车站是否应该预留换乘条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1 概述 地铁车站一体化设计主要针对换乘车站,由于轨道交通在网络化形成之前多采用单站设计,车站各个设备专业也采用单站标准配套设计.进入网络化阶段,随着换乘车站比例的迅速提高,原单站标准设计原则造成设计接口不统一、设备重复建设,土建规模偏大等问题不断出现,因此换乘车站一体化设计(简称一体化)逐渐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同站台换乘车站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结合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4个平行换乘车站,对线网规划中一站平行换乘和连续两站平行换乘车站方案进行研究,对平行换乘车站应优先考虑采用同站台换乘方案,双岛四线同站台换乘车站和单岛四线同站台换乘车站,各有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双岛四线同站台换乘车站,便于进行同站台同方向换乘,而对换乘反方向列车的乘客不方便,这种车站占地宽,施工对城市交通影响较大。单岛4线同台换乘车站可进行同站台同方向换乘,反方向换乘也较方便,这种车站占地少、工程造价低,应该优先采用。由于一站同站台换乘车站只能解决一半的同台换乘客流,为了实现全部换乘客流的同台换乘,在线网规划中,应尽量规划连续两站同台换乘车站,以方便乘客换乘。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港城路车辆段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对整个车辆段的低压供配电系统的负荷划分、供电方式、控制方式等进行探讨,分析了几种不同供电方案,对不同方案的合理性及经济性进行比较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2.
地铁车站低压配电室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国内地铁车站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结合车站两端供电设备及负荷情况,提出在远离降压所的一端设置低压配电室的方案,并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地铁供电系统不同电压等级的设备电流特征,确定35 kV电压等级设备电流可构造标准曲线,采用机器智能学习算法分析、测算地铁供电系统中各类开关峰谷时段运行电流,以均值-方差方法确定电流的高度异常偏离点,实现异常点数据周期内统计以及实时提醒功能。应用电流实测值分析电流在工作日、节假日的不同曲线,为负荷预测和非正常运行方式下的负荷叠加风险提供预测和评估依据,保障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提高负荷管控效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广州地铁的管理模式,通过分析线路和车站的特点,提出线网线路以及车站管理归属的划分原则。通过建立参数和模型,提出了广州地铁线网线路管理归属的3个方案,并运用各种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最终确定了合适的方案,为完善线网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结合广州地铁1、2号线工程经验,对地铁移动通信系统的各种条件下的切换方案设计进行探讨,包括隧道间小区切换、换乘站的上下层切换、站内和站外切换、隧道和地面切换等。  相似文献   

16.
论述对三级负荷管理认识的偏差,对当前常用的车站三级负荷管理模式的利弊进行分析,认为三级负荷管理模式不是简单的总开关可有可无的问题,涉及供电系统选配容量、管理运营需求等因素,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远程切换电源屏特点、功能、远程切换原理;针对大秦线无人中继站较多,站间距离长的特点,提出了远程切换电源屏的控制系统结构及在大秦线的实施应用方案,有效解决了大秦线电源屏故障延时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地铁建设中,供电系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价直接影响到整条地铁线路的投资。为此在收集国内几个主要城市地铁建设资料的基础上,对地铁供电系统每正线公里造价、接触网和接触轨每条公里造价、地下站和高架站动力照明每平方米造价、区间动力照明每正线公里造价进行分析与对比,由此提出今后在开展地铁供电系统设计时采用造价指标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铁路信号电源技术发展变化的原因,通过了解目前铁路信号电源基本用电性质和运行方式,以配电的设计思想,对结构进行优化组合,以电力功率电子技术、计算机管理、模块组合式的铁路信号智能电源系统为基本结构和基本技术模式,提出一个具有高度针对性的安全冗余结构信号配电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20.
分析目前供电系统安全防护方面的不足,特 别是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整体性的安全运行管理的 风险防范以及现场作业时间短等问题,探讨全线整体 性供电运行防误操作管理、接触网直流验电闭锁、工作 票和操作票的电子开票及网络化流转、接地线管理、接 触网智能验电接地技术、远程视频联动监护等关键技 术的创新。通过对各个创新点的研究,建立全线整体 性供电运行防误操作管理系统,较好地解决城市轨道 交通供电系统整体性的安全运行管理问题,进一步提 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