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研究分析软土地区道路工程河浜常用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依托实体工程,提出了多种实用河浜处理技术,跟踪观测了不同处理方法的工程应用效果,并对其适用性作了分析评价,为软土地区道路工程河浜处理提供了决策依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道路改扩建工程以及大修工程中,道路纵断面均以新建道路标准进行设计,这种标准的单一化给道路大修以及路桥过渡段的处理工程带来很大难题,在实际工程中只能依靠工程人员的经验进行处理而缺乏必要的依据。为解决上述难题,本研究从行车平稳、舒适、交通安全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合理的车辆模型进行数值分析计算,期望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找到合理的纵断面设计指标,对实践工程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3.
软土地基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有着较大影响。分析了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介绍了动力加固法、粉媒灰碎石桩、水泥搅拌桩等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根据不同施工环境,结合施工经验,阐述了道路工程实际施工中如何选择相应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和工艺及注意事项,以提高道路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道路桥梁建筑施工中的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道路软基处理方法选择,最后选取最优方案水泥搅拌进行工程实践,实践证明,在该工程中此种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路基处理和边坡防护工程实例为例,介绍了路基处理中粉喷桩、SDDC桩、高分子注浆、泡沫轻质土,以及边坡防护中排桩挡墙的适用条件、应用场景,帮助道路工程师依据不同的工程边界条件,选择适用、经济、合理可行的工程措施方案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谢明逸 《上海公路》2023,(4):164-167+213
以某大型居住社区为例,梳理了在该项目市政配套道路工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设计问题。通过深入探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结合项目实际设计方案和工程处理措施,整理总结了一套针对该类大型社区市政配套道路工程切实可用的设计方法,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粉喷桩在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上的应用,详细描述了福建省漳州市漳华路道路工程中粉喷桩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日照市海曲路地下道路工程的背景、规模和主要技术标准,阐述了该地下道路工程的总体设计方案和关键节点的技术处理等。  相似文献   

9.
土工合成材料是以人工聚合物为原料制成的土工产品,是岩土工程中应用的合成材料的总称,也是当今岩土工程领域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在道路工程中被广泛地应用于道路路基处理。该文针对土工合成材料的分类、特性、应用情况、设计计算进行了探讨与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区软土成因和特性,分析了其危害性。介绍了双向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及工程应用实例,提供工程中具体设计参数,总结了施工工艺、注意事项及质量检测方法,以供同类道路工程软土地基设计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1.
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的施工,从理论及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出发,对可能发生的状况提出具体的处理方法。实践证明,所采取的措施及处理方法保证了隧道洞口的施工安全及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2.
山体因工程施工开挖而失去原有的平衡,需重新寻找平衡点,同时因地质构造、水文等诸多因素影响,山体在重新平衡过程中容易出现山体滑塌、坡面开裂、下沉等失稳现象。因此,在施工中必须根据现场山体边坡发生滑塌、开裂等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设计,制定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文章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相应的边坡整治措施,为类似的边坡治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损坏类型及其成因、旧路破损部位处理的新方法以及钢纤维在水泥混凝土旧路改造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G15公路综合整治过程中尝试采用GGMG(可控砂浆桩)砂浆桩在高速公路正常通车状态下进行桥头整治的实例及效果,为整治桥头跳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可供相关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新会市虎坑大桥软基病害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海波  张荣辉  禹智涛 《公路》2003,(3):129-133
通过对新会市虎坑大桥墩柱倾斜、支座剪切破坏、桥面横移等病害的检测,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设计和施工期间对软土地基的危害认识不足所致,就此提出了处理和解决的建议,为软土地基上修建桥梁及桥梁养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该文针对一座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支座脱空现象的钢箱梁桥,通过施工现场测量及理论分析,找出病害发生的原因,并对处理方案进行比选,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并成功地实施,为今后同类病害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土工格室在处治路基不均匀沉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结合广州北二环高速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处治工程,应用MARC软件,采用基于直接约束的接触迭代算法和COULOMB摩擦模型模拟半填半挖路基挖方段和填方段的非线性接触,对土工格室处治方法进行了数值仿真;并通过土工格室复合体的承载板试验及实体工程的现场沉降观测,对该处治方法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工格室复合体具有较大的弯拉刚度与抗剪强度,此复合体能够部分隔离应力和位移的传递,从而柔性过渡和协调了半填半挖路基顶面的沉降;它对局部荷载具有网兜效应,使荷载的分布更为均匀;土工格室的加筋作用减小了土中的竖向应力和剪应力,增强了路基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消除路基不均匀沉降的目的。实体工程表明:土工格室是一种有效解决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偏压连拱隧道病害分析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基于某高速公路偏压连拱隧道衬砌发生严重破坏和隧道上方发生较大规模的山体开裂等病害,采用地震CT手段对隧道周围的工程地质进行了探测;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及其安全性;对复杂地质条件下两种典型的施工方案进行了动态施工的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施工方案对围岩稳定和衬砌受力的影响;探讨了衬砌发生严重破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连拱隧道内侧断裂带、上方松散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和不合理的施工方案是导致隧道衬砌严重破坏和山体地表开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分析和治理偏压连拱隧道病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损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深汕高速公路东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的成因分析,提出了防水和排水相结合、加强路面接缝养护和完善路面内部排水系统两项措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损害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0.
郝伟  王选仓 《路基工程》2012,(6):118-121
通过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对填挖交界路基处不同的土工格栅加筋方案对于不均匀沉降的处治效果进行研究。通过测量填挖交界路基表面测点的沉降量和位移变化,分析土工格栅铺设的层数对填挖交界路基不均匀沉降和路基整体稳定性的改善作用,因此根据对比试验获得最佳的处治方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铺设两层土工格栅对填挖交界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效果要优于只铺设一层的,而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对填挖交界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效果要好于不铺设土工格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