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中国船籍外移的现象十分严重,我国船舶选择悬挂“方便旗”,给我国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为吸引船舶“回归”,我国交通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在上海等地进行试点,于2007年7月1日起实行为期两年、一次性的船舶“特案免税”政策以吸引中国控制的船舶入籍五星红旗,并似乎要将此政策常态化,推行“第二船籍制度”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修船企业“斯佩克”第24次会议于2008年4月11日在山海关召开。修船技术学委会及各大修船企业13个单位26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山海关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张磊副总经济师和中海工业公司李正建副总主持,山海关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黄贵奇副总经理作了题为“修造并举,做大做强,实现企业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主题报告。山海关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经过三十余年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3.
8月15日,记者在采访时获悉:这个仅有百余名员工的镇江船舶电器有限公司能为“远望5号”、“远望6号”配套船舶电器设备,并于今年7月为“远望5号”价值680万元的船舶电器设备全部交付装船。该公司正在走着一条“先做精做实,后做强做大”的路。  相似文献   

4.
“第二船籍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船籍外移的现象十分严重,我国船舶选择悬挂“方便旗”,给我国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为吸引船舶“回归”,我国交通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在上海等地进行试点,于2007年7月1日起实行为期两年、一次性的船舶“特案免税”政策以吸引中国控制的船舶入籍五星红旗,并似乎要将此政策常态化,推行“第二船籍制度”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5.
仪征市通过实施“做大做强船舶制造业、做专做精船舶配套业、做好做优船舶服务业”的船舶产业发展战略,统筹安排、协调推进船舶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管理、生产要素调节和物流、贸易、服务等相关行业扶持发展等工作,促成了船舶企业集群共生和产业集聚发展。2007年被定为江苏省重点培育的百家产业集群之一。2009年1—10月全市26家船舶修造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6.8%,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相似文献   

6.
刘潇 《中国船检》2012,(3):104-106,128
2005年前,中国船舶沿海运输事故主要存在于不适应海上运输快速发展所致的船舶通航密度不断增加,以及航运公司疏于管理。但2005年后,中国船舶沿海运输事故又增添了“造船热”阶段出现船舶质量参差不齐、船员扩张后素质不均这些“暗雷”。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共同主办的“2008中国船舶与金融论坛”4月28日-2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与此同时,中国船协第三届理事会也于29日在京举行。论坛的主题是“金融业如何助推中国船舶工业做大做强”。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徐匡迪院士,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张广钦会长,中国进出口银行李若谷董事长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院长罗润知博士应邀作了专题演讲。  相似文献   

8.
科技     
《中国远洋航务》2007,(11):92-92
中国船舶“一卡通”将全面应用“刷卡行船”时代已经到来,交通部海事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经过三年的建设和试点,中国船舶“一卡通”工程已步入全面应用阶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计划干2004年启动相关工程,主要目标是建立全国统一的船舶基础数据库,实现船舶签证的电子化。海事部门提出了“三步走”计划,到目前已完成前两步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9.
截至2009年9月中旬,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共建成、交付60艘大型现代化船舶,其中为中远集团建造十多艘高质量船舶。十多年来,南通中远川崎以超常规的速度实现了创新发展,其造船丁时、钢材利用率、万美元产值耗电量、人均产值等经济技术指标连年创造或刷新中国造船业新纪录,部分指标达到日、韩先进水平,步人了创优做强、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建成为“国内最先进、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化船舶建造企业,为壮大中远造船主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推进了中国船舶工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水上消防》2005,(1):44-44
2004年10月18日,美国海岸警备队(USCG)公布的获得“21世纪质量船舶”证书船舶名单中,8艘中国旗船舶榜上有名。这是CCS级船舶继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M/V“SHENG QIANG”轮、中远(新加坡)有限公司所属船舶M/V COS CHERRY轮被评为美国“21世纪质量船舶”后,CCS级船舶又一次获此殊荣,也是CCS级的中国旗船舶首次获得此项荣誉。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船检》2004,(11):65
2004年10月18日,美国海岸警备队(USCG)公布获得“21世纪质量船舶”证书船舶名单中,8艘中国旗船舶榜上有名。这是CCS级船舶继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M/V “SHENG QIANG”轮、中远(新加坡)有限公司所属船舶M/V COS CHERRY轮被评为美国“21世纪质量船舶”后,CCS级船舶又一次获此殊荣,也是CCS级的中国旗船舶首次获得此项荣誉。  相似文献   

12.
刘也 《中国船检》2008,(3):88-88
经过近4个月的筹备,40余家国内船舶及相关配套企业强强联合,组成了颇具声势的“中国军团”,这是“中国军团”第一次登陆高水平国际级海事盛会,船舶制造、船舶设计院、发动机、齿轮箱、配套设备等各路大军必将在东南亚船舶界形成强大冲击波,更为难得的是展会给予了中国展团主宾国地位。  相似文献   

13.
美国海岸警备队2004年10月18日公布获得“21世纪优质船舶”证书的船舶名单中,中远航运“安华江”轮、“泰安口”轮名列其中。到目前为止,获此项荣誉的中国旗船舶只有8艘。  相似文献   

14.
吕航 《中国船检》2007,(11):14-21
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是船舶工业实现做大做强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今年,国防科工委先后印发了《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2010年)》3个重要文件,分别对“十一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在科技发展、配套业发展和建立现代造船模式三个方面的工作做了部署。近日,本刊请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张广钦会长专门对“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做了解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船艇》2006,(11B):31-32
江苏省南通市副市长吴晓春日前透露,造船占内地十分之一的南通市正在优先发展船舶产业,试图做中国的“造船城”和世界一流船舶修造中心,目标为:至201O年民船年造能力达到1000万载重吨。创造1000亿元人民币的产值;年修远洋船舶能力达到300艘,年销售达100亿元人民币;海洋工程及港口机械年销售达100亿元人民币;船舶配套产品年销售额达到400亿元人民币。届时,船舶修造业将成为南通的“第一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鲍承昌 《中国修船》2006,19(5):12-12
中国修船企业“斯佩克”第17次会议于2006年7月14日在大连召开。修船技术学委会及9大修船企业17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中海工业有限公司李正建副总主持,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海工部部长殷学林作了“强强联合、集群发展”的主题报告并播放了录相。报告中介绍该公司于2005年12月9日由原大连船厂、大连造船新厂整合重组的经过,两个企业强强联合,携手打造中国修造船业新航母,共同构建世界第一流修造船基地。公司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产能扩建,在集中市场、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造更优异业绩。在船舶修理改装和海洋工程修造方面做大做强,创出精品,提高国际竞争力。会上还分析了当前修船业蓄势待发的形势,各厂船舶改装比重提升,增加大型化、高附加值船舶修理量,争取到国际市场更大的份额。  相似文献   

17.
《机电设备》2014,(6):8-9
10月21日,为适应船舶产业发展新要求,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举办了“海洋与船舶科学技术论坛”。论坛围绕“以船舶产业为桥梁,认知海洋、开发海洋、管控海洋、和谐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主题,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及学科领军人物进行了专业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修船企业“斯佩克”第25次会议于2008年7月18日在大连召开。修船技术学委会及各大修船企业13个单位27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中海工业林利斌代表李正建副总和大连船舶重工修船事业部江涛副部长主持,大连船舶重工张振德副总经理作了题为“谋划新发展,创造新水平,再现大连船舶重工辉煌”的主题报告。大连船舶重工白2005年12月9日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降本增效,做强做大”整合重组以来,现拥有员工1.5万人,455亿元总资产。以军品、民品、海洋工程为三大支柱产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产品研发策略,公司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力不断增长,规模优势明显,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2.6亿元,同比增长25%。根据规划拟在长兴岛建造50万m^2修船基地,到2015年可达修船值20亿元。  相似文献   

19.
一艘外轮进港,围绕吃喝拉撒,许多做服务(供应回收)生意的“货郎船”、“货郎担”蜂拥而上。8月15日,笔者从港务部门获悉,自南通下发《规范船舶港口服务行为的意见》以来,这种现象不见了,港口经营生产秩序和船舶安全得到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20.
中远集远“飞河轮”为了有效防范“船舶计算机2000年问题”做了详细的调试和制定了应急反应计划和操作方案,提供给有关船舶和同仁作为参考,以规避2000年计算机节点所带来的影响和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