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航海文化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三个方面,阐述了航海文化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并从网络文化视角给出提升航海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航海类高职院校航海文化建设的现状,指出不重视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不交流合作是当今高职院校航海文化建设的通病,建议航海文化建设要体现行业性、参与性和融合性,借鉴其它文化建设,创新和发展航海文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航海高职院校的发展,文化韵味缺失等不良现象逐步显现,并成为制约和困扰各航海类高职院校深层次发展、内涵建设的一大瓶颈。本文重点分析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航海高职院校文化要素构成,并基于对文化要素的分析,阐述了航海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提出了构建大学文化、航海文化、半军事化管理文化以及传统特色文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中从"四个维度"构建航运文化协同育人模式,积极开展航运文化特色品牌活动、打造航运文化共享平台、建立校际师生协同交流平台、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建立常态化校友协同交流平台、开设航运文化类通识课程等项目,实践探索培育"航海工匠"。通过实践研究,旨在解决当前我国航运类人才培养上面临的问题,为航海类高职院校培养"有技能、有文化"的"航海工匠"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要建设海洋强国,丰富的航海文化是关键的基础和动力。"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徐祖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尽快设立航海史教育学科点,加强并深化航海历史文化研究,塑造人才梯队培育体系。与航海事业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徐祖远深感,"实现海洋强国战略,急需航海历史文化研究人才支撑和航海文化理念的深入培育。"他认为,  相似文献   

6.
航海类高职院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之间存在多方面的联系。为了提升航海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使航海类专业教育更加贴近航运企业,文章就航海类高职院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互渗透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要求和航海教育的特点,阐述了传承航海文化的重要性;探讨了根据专业特点、办学特色进行航海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挖掘和再现航海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谚语是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涵盖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信念的最佳载体.本文从6个方面以实例阐析了航海英语谚语在教学中的应用.航海英语谚语不仅可以作为好的语言要素例子应用于航海英语教学,而且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文化知识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海南是中国海洋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秀的航海文化。本文首先提出了在当前经济发展情况下提倡在海南发展航海文化的重要意义,接着阐述了海南海洋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后对促进海南航海文化发展和保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8月16-17日,中国航海学会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航专委")换届会议暨"丝路和弦: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航海历史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航海博物馆、航专委、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会议共收论文39篇,来自美国、日本与中国各地的航专委委员代表及  相似文献   

11.
航海保护神崇拜与文化传统、民俗信仰以及沿海地区航运发展、海外经济的往来频繁是密不可分.对航海保护神的顶礼膜拜充分展现了海洋文化特质和风格,折射了岭南文化海洋性的光辉,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详细分析了海洋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思政教育价值,分析了学生海洋文化素养的培养过程,提出了加强学生海洋文化教育的对策建议,以促进高校海洋文化教育顺利开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3.
南粤海洋文化的重要标志是南海神庙文化,而黄埔古村、西关作为南粤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海洋商贸文化和中西方文明碰撞交融的特色.传说中的米诺斯文化和海神是地中海海洋文明的起源,地中海海洋文明既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海商文化,也有伊斯坦布尔时期的海盗文化.  相似文献   

14.
山东半岛自古以来为我国航运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在中国古代航海史中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先秦时期作为我国最早成型航运中心区域,还是后发展成为对朝鲜日本文化贸易的门户,再到对于古代中国内河漕运的影响,山东半岛在我国古代航运史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5.
船舶航行安全的可持续改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国际海事组织(IMO)成立以来的国际海上安全状况和控制途径,揭示了“国际安全管理规则与港口国监督”(ISM规则+PSC)模式的运作机制、实质和局限性,提出用MMEM理论来完善该模式和实现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强调置身于安全文化中,对“技术、管理、观念”进行综合促进,是持续改善海上安全的必由途径。  相似文献   

16.
广州自古就是“青山半入城,六脉皆通海”的滨海城市。独特的海江联运网络推动了广州海上交通与贸易的发达,也促成了既中外兼容又具有浓烈地方特色的广府文化的形成。可以说,航运是广州城市化进程中的蓝色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争夺日益激烈,海防成为国防的重中之重,海防的强弱对于国家的安全和统一有着重要的作用.广东省具有濒临南海的地缘优势,南海海域海权纠纷频仍;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纲要》,广东省致力于发展海洋经济,滨海旅游等,海洋文化已经成为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深入就广东省高校加强以海权、海防为特色的国防教育的重要性、途径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