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美国伊拉克战争在短短的3个多星期内结束了。今天,战争的硝烟虽然尚未完全散尽,但战后经济“重建”的蓝图已经在逐渐显露。换句话说,尽管美国占领军并未宣示其内心的“重建”规划,可是我们已经能够从业已披露出来的蛛丝马迹中,窥探到伊拉克战后经济“重建”的大致轮廓或可能措施。概括地讲,经济“重建”的关键在于构筑以下  相似文献   

2.
截至2月18日,美国在海湾地区部署的兵力已达20万之众。美国计划使用25万部队发动对伊拉克的攻击。此刻,巴格达的天空已密布战云,战争一触即发。而作为承担全球贸易量80%以上货运任务的国际航运业,十分关注战争的动向和走势,美伊战争无疑将冲击和影响全球航运业。记近日与部分中外航运人士就美伊战争与当前及未来国际航运业走势作了深入的访谈。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的“主要战斗行动已经结束”,举世关注的重点已由战争本身转向这场战争对世界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影响。本文试就伊拉克战争对港口业的战略影响略作展望与评估,以期我国港口界做好准备,积极应对,抓住机遇,确保健康快速和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美国军队于3月20日向伊拉克发动空中袭击,伊拉克战争正式打响。与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相比,美国此次“倒萨”行动呈现出了又一番新面貌。  相似文献   

5.
为了彻底打赢对伊拉克的战争,美国和以往历次战争一样,继续采取“杀鸡用牛刀”的战略。面对只有几艘炮艇的伊拉克海军,美国居然出动了占其海军半数以上的舰艇。虽然和第一次海湾战争相比,美参战的大多数舰艇属于“旧地重游”的性质,但这种少有的舰艇大集结,对舰艇迷来说仍是一次难得的观赏机会。下面我们将参战的美军舰艇一一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6.
万迎朗 《船艇》2005,(11):70-72
2003年,就在美国总统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夕,这位好战的总统从赤字累累的美国财政预算中拨出了一笔12亿美元的款项,用于启动一项全新工程:以氢能源为核心的,试图使美国不再依赖于国际能源市场的新能源计划。  相似文献   

7.
随着美国一手导演的“倒萨”战争的结束,国际油价已开始趋于稳定。如何保证各国在伊拉克的石油利益以及石油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老海 《中国船检》2006,(11):76-78
1991年1月17日凌晨爆发的海湾战争,使无辜平民卷入了死亡和苦难的旋涡。我所工作的远洋船也被困在了那场美国发动的名为“沙漠风暴”的对伊拉克的战争中。  相似文献   

9.
海湾战争结束了。这场战争在时间上,较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短,但其战争规模和烈度均超过前两次。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28个国家)共68万人参战,其中美军45万人;伊拉克参战人数也达54 5万人。  相似文献   

10.
“自由伊拉克行动”将对美国及其盟国如何打赢未来战争起重要的影响。在沿海地区迅速集合海上作战力量的能力将成为全球持续反恐战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2002年是美国决定要对伊拉克动用武力的一年。美国高级官员都将“推翻萨达姆”作为美国当前重要目标之一。鲍威尔指出:“无论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重返伊拉克的事进行得怎样,对伊拉克人民以及这一地区的人民来说,巴格达换个政权是件好事。这就是美国的政策。”美国对伊进攻看来只是时间问题了!实际上,从海湾战争至今,美国始终把伊拉克当作重点打击对象,对伊拉克发动过多次规模不等的空袭。布什政府上台以来,对伊拉克的政策更加强硬,把其看作是美国最大的“敌人”之一,是重点打击的对象并试图推翻萨达姆政权。布什政府在初步取得阿富汗反恐战争胜利后,准备借反恐之名对其“宿敌”伊拉克动手,这是美国对伊一贯政策的必然结果。那么,从军事的角度而言,美国真的会无所顾忌地动手吗?美国著名智囊机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提出的一系列报告认为,美国要对伊拉克动武,还是有所顾忌的。  相似文献   

12.
由于国际传媒受美英主导,世界上多数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消息几乎都是照抄英美主流媒体,很少从伊拉克、阿拉伯世界其它国家以及其它非英语国家那里得到原始战争新闻,人们很难客观、全面地了解伊拉克战场的状况。尽管如此,作为一名对军事问题比较关注的军人.仍可从一些报道的消息中得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笔者认为,美英联军虽然战略目标明确,战略措施周全.最终赢得这场战争恐没有多大悬念,但美英联军攻击战争的开局并不顺利,开战伊始已犯下四大战术错误。  相似文献   

13.
美军的心病     
在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前,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和美国《基督教科学智 言报》曾经报道,当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为缓解国内外反对向伊拉克动武的压力而向新闻媒体重提“零伤亡”的作战理论时,包括美国高官在内的许多军事专家都不屑一顾。因为一旦开战,以美军为首的“倒萨”大军最怕的不是伊拉克的生化武器,更不是装备落后、战斗力低下的伊拉克军队,而是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武器的美军误伤自己人。美国国防部的统计数字表明,自第一次海湾战争以来,美军误伤率越来越高,而且,随着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一数字还会逐步上升。从开战来的8天时间里可以看出,美英军队果然如人们所料,频频出现致命误伤。  相似文献   

14.
在联合国以及世界各国正在为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而努力的时候,布什政府一方面在为军事打击伊拉克大造舆论,以寻求有关国家的支持,另一方面加紧备战,在海湾地区及伊拉克周边集结了约20万左右的兵力,可谓箭在弦上,随时待发。从目前的局势看战争似乎不可避免,并且美伊战争将是影响油价的关键的不确定因素。针对美伊战事可能出现的三种结果对未来的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走势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判断: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联军进攻伊拉克的战争中,其海军舰艇并不惧怕伊拉克微乎其微的海军力量,但伊军战前已经在海湾水域布设的大量水雷,却使大量拥挤在波斯湾联军的水面和水下舰只面临很大威胁。为确保联军海军安全地将援助物资运入伊拉克开辟海上通路、扫清水中障碍,英美澳联军已将经训练过的一批海豚紧急派往波斯湾执行扫雷任务。据英国《太阳报》2003年3月25日报道,这次派往海湾的是美军的“马克7号”和“马克8号”哺乳动物水兵系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海豚。这些被美国海军训练用来搜索水雷的海豚已经加入了海湾地区“马克5号”(几头海狮)的群体中。这就使这种最聪明的动物“蛙人”再次名噪海湾。  相似文献   

16.
在攻打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海军启用了一种新的秘密武器一海狮。这几头海狮“打捞专家”代号叫“马克5号”。它们来自于美国海军空间及战争系统中心,自2003年1月份以来一直在巴林海域执行任务,防止敌方蛙人破坏联合部队的船只。不久前,这些“海狮兵”接受了防止敌方从事破坏活动的早期报警防御能力的训练。之后,它们被“请”到波斯湾,伴随美国海军军舰和关键装备一起执行打击伊拉克的任务。美国海军第五舰队发言人称,如果有可疑人潜入军舰下面,海狮就能发现他们;如果发现水雷和其它爆炸物,海狮就会及时报警,并探明位置或直接打捞上来。它们的同类还有“马克7号”和“马克8号”哺乳动物水兵系统--几头海豚和它们一起“并肩作战”。  相似文献   

17.
陈安刚 《航海》2003,(3):23-24
2003年3月20日上午10时35分左右(北京时间),美军使用“战斧”式巡航导弹和F-117战斗轰炸机开始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从而拉开了第二次海湾战争的序幕。跟过去历次战争一样,美国此次对伊作战将同样离不开其海外军事基地的支持。作为美国在印度洋上唯一的军事基地,迪戈加西亚曾在海湾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期间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今美国不惜劳师远征,再启战端,迪戈加西亚这一柄可以直指海湾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美国保持有11艘航母在役、1艘预备役,共计12艘的编制。这些航母因执行不同的任务而位于不同的大洋。在关海军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发动攻击的5周时间里,航母搭载的舰载机共投下以制导炸弹为主的炸弹计350t,平均单机投弹约为O.5t。本次行动与朝鲜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不同,是美国首次对内陆国家发动进攻,舰载机的作战距离较远。除去航母,参加本次行动的还有5艘“黄蜂”级航母型突击登陆舰、1艘“塔瓦拉”级登陆舰等舰艇。  相似文献   

19.
1991年4月,为了清除伊拉克在海湾西北部海域即伊拉克和科威特沿岸海域布下的1200枚各型水雷,美国决定让日本派遣扫雷部队前往海湾协同排除400枚较难扫除的水雷。4月16日,日本政府向扫雷部队下达了命令,组成了由6艘扫雷舰参加的扫雷部队,并称这次扫雷行动为“海湾黎明作战”。这是战后日本第一次突破了不得向海外派兵的禁区,也是日本海上自卫队这支世界一流的扫雷部队首次公开在海外行动。伊拉克在上述海域共布雷约1200枚,在海湾战争期间及战争结束后,美、英、法、德、意、比、荷及沙特等8国已派出30余艘反水雷舰艇和多架直升机进行扫雷,但…  相似文献   

20.
从"震慑"行动论舰船武器装备的保障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对武器装备的后勤补给保障时间要求,论述了海军舰船武器装备的保障性定性要求及保障性定量指标的确定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