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刘勇 《驾驶园》2010,(12):64-65
堵车,虽已习以为常,但它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的影响与诸多不便,越来越频繁地见诸报端。堵车的原因也越来越多样化:突发事故、路桥维护、临时限行等等。引用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公安部、住建部"畅通工程"专家组副组长陆化普的话来说,现在中国像北京这样的城市,整个路脆弱到有一点外因,就可能导致较大范围的拥堵。以前是偶尔堵一堵,现在却是中秋堵一堵,小雪堵一堵,小雨堵一堵,如果随着机动车进一步迅速增加,就可能周末堵一堵,再发展一下,就会天天堵一堵,像北京这样的堵车,才算是刚刚开始……本期,我们继续来倾听驾驶员们的声音,堵车时,他们都在做什么?面对堵车,他们又有哪些应对办法呢?  相似文献   

2.
耐心等待、缓慢挪动、10公里路踩60次刹车、北京交通电台播放着一长串拥堵路况信息,节目的名称却叫“一路畅通”。这样的矛盾场景有些滑稽,但这是多数北京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堵车成为了北京之痛,许多市民开始怀念起SAILS时期北京街道上人稀车少的“美好光景”。  相似文献   

3.
<正>一遇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即便各地交管部门采取措施预防拥堵,高速公路大堵车依旧"如约而至"。今年"五一"小长假仅北京京藏高速出京路段,在5月1日当天上午就堵了55公里。很多人就会问,即使是面对这样可以预测的拥堵我们也仍然束手无策吗?不仅在高速公路,在5月1日我们的城市里也有很多可以预见的常规拥堵路段,特别是一些原本为提高车速  相似文献   

4.
对于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堵车已经成为见怪不怿的事情,交通台的路况信息以及自身的经验成为我们判断车型路线的基本依据,具体的情况却还得期望自己的运气指数,很多时候我们的事情、约会都会被堵车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5.
记得数年前听周华健的《明天我要嫁给你了》时.总无法理解"要不是每天的交通烦扰着我所有的梦"那句歌词。如今.每当我驾驶汽车拥堵在北京的车流中时,终于明了那歌中所唱的滋味儿。不过.近日日产公司发布的一项新技术.有望使上述的堵车情形发生改变.让我们不再被交通所烦扰。  相似文献   

6.
"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风雪,从来没见过几万辆车拥堵在几十公里的路面上,也从来没有经历过长达7天之久的冰雪路大堵车.但我们终于胜利地完成了邮件运输任务."面对领导和同志们的热情迎接慰问,在风雪严寒中奋力拼搏了十四天的9名驾驶员和1名安全员带着胜利完成任务的喜悦心情和一身的疲惫,向欢迎的人们诉说着一路艰辛和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早晚上下班高峰,路上异常忙碌。拥堵的车流中,各地电台播报的交通路况,几乎清一色的是"这里行驶缓慢","那里暂不畅通"……尽管主持人努力地为听众制造着轻松,但路上的我们,面对迟迟不动的车流和几率增多的刮蹭、追尾事故,更多的是无奈。接送孩子的,赶着去医院的,急着上班开会的,除了见缝插针,在车流中挤来挤去,似乎并无他法。  相似文献   

8.
"北京堵车"的问题已经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新近出台的"限制出行"、"摇号购车"等措施则更是引起众说纷纭。而市场嗅觉灵敏的企业已经用实际行动加入到北京"抗击拥堵"的行列中,这其中就有绿源电动车公司。据悉,绿源最近在北京高调推出了锂电自行车"5天免费体验试骑活动",在全市设立10个接待点,推广此项活动。  相似文献   

9.
吕春 《驾驶园》2010,(1):92-9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有车族的行列。当大多数人都欲以车代步时.交通拥挤.堵车便成为时下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其实,堵车不仅是我们中国人面临的难题,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近年来.笔者经常在国外跑,亲历堵车种种.外国人还真是妙策多多.了解后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开车,有经验的司机都知道非高峰时间哪些路段堵车,哪些路段不堵车,如果本应不该堵车的地点发生拥堵,第一反应就是前面出事故或占道强行。不文明交通行为是造成北京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北京市交通部门一位负责人说,在造成北京交通拥堵的各种因素中,这些不文明行为大约能占到2成到3成。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以及交通道德的缺失,此起彼伏的刮蹭、追尾,一起事故就会导致堵塞几个小时。往  相似文献   

11.
《车时代》2012,(8):14-17
这是政府的一道选择题。 你可以避而不言,却不会没有想法。 不过,不论怎样,答案终会揭晓…… 堵,渎,还是赌? 去年年末,从机场回来的路上,听到北京交通广播在播报一辆红色马自达的车上有一名休克儿童,母亲被堵在送他去医院的路上,请看到该车的车主为其让道。无奈即使有车主看到该车也无能为力,拥堵的长安街让人无从下手。类似这样的事情,百度上还真是不少。这万恶的堵车,揉碎了北京人民的心。可是又能怎样,除了骂一骂该死的交通,老百姓只剩下无能为力。当然,让老百姓无能为力的还有另外一件事。没能力买车的时候,为了振兴汽车业发展,国家鼓励购买私家车;有钱买车了,却发现上帝从来都很偏心,想买却怎么着也摇不上号了,就这样,政策的末班车呼啸着从身旁驶过。  相似文献   

12.
占强 《世界汽车》2006,(5):77-77
在拥堵路面上行驶时,驾驶员必须精神高度集中地控制着与前车的距离,只要稍不留神就会发生追尾。于是很多人就想,如果车辆可以自动控制与前车的距离该多好。  相似文献   

13.
《汽车驾驶员》2007,(6):1-1
“把青春献给了堵车“这句话听上去像是笑谈,但身处北京、上海、广州以及诸多省会城市中的人们在面对这句话时恐怕就只有苦笑了。几年前,北京的堵车就已经是种常态,这种不分时段、不分路段随时出现的堵车,在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时间并考验着大家的耐心。在当今的城市中,堵车这个约会时迟到的堂皇理由,也似乎得到了人们的集体默认,其实面对这样的情况人们更多的则是无奈。进入2007年,更是堵得让人绝望,堵得人没有了脾气,在早晚的高峰时段很多路段直接就变成了若干个偌大的停车场,尾气无谓地从众多车子的排气管中排出,燃油没有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却转化成了热能和尾气排向了周围的空气中。  相似文献   

14.
李耕 《轿车情报》2010,(11):6-6
9月17日的北京大堵车让大多数上班族备受折磨,而随后的几天同样未有明显好转,这次的拥堵并不是因为大雪、大雨等“天灾”,分析来看,恰恰属于“人祸”。中秋和国庆的如此接近,让跑“部”“钱”进的送礼大军异常活跃,也让北京的交通问题彻底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5.
城市中的堵车越来越严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堵车甚至已成为一种常态。因此,带有智能交通导航功能的车载导航仪便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一项调研显示。多数北京人上班需花费1小时以上的时间。其原因何在?大部分人归结为车辆的过快增长而造成道路拥堵。其实不然.与其他国际大城市相比.虽然北京的道路硬件设施并不差.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北京市区道路系统存在着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台理的缺陷。道路系统不健全,交通结构缺陷,路面交通压力大等情况。 二环、三环,四环路作为城市快速路。承载着市区主要交通流量.但现在缺少把这三条环线路连接起来的快速联络线。另外,环线上的一些立交桥.由于设计上存在缺陷.不同方向的车辆过桥时容易出现交织.形成拥堵的节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安全》2013,(8):129
对于北京的交通拥堵情况,开车上班族应该很有体会,您想要不迟到就要早出家门一小时,常常有朋友抱怨,堵车害我半小时的路程开了一个半小时,踩离合踩得腿都酸了。开手动挡的朋友们也有同感吧!不停重复换挡、起步、油离配合的动作,使开手动挡车的快乐不复存在。在社会道路拥堵的大环境中,开辆自动挡车应是件幸福的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自动挡汽车以简单的操作优势已成为大众普遍选择的车型。从上世纪80年代自动挡运用到轿车上后,就成为"便  相似文献   

18.
洪治平 《汽车知识》2011,(11):108-109
在拥堵的闹市区频繁地重复着起步→停车→再起步→再停车……的动作,会让您感到很累、很烦。保不齐一不留神脚下一松,您的爱车就可能因过于"激进"与前车发生追尾,或者倒溜与后面车辆"亲吻"。相信您和我一样有过因长时间堵车、等待红绿灯等导致身心疲惫,影响驾车时情绪的经历。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上下班交通流量高峰时段的道路交通都显现拥堵现象,而且拥堵范围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拥堵现象更是糟糕,尤其在节假曰、大雪、大雨都有可能使城市整个交通系统全部瘫痪,整个道路成了天然大停车场,环线、大街、交通枢纽这些此前用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良方"在大拥堵面前一无是处,成为"首堵"之源。那么,我们的交通到底出了什么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勇 《驾驶园》2010,(11):70-71
堵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翻阅报章,堵车的消息此起彼伏,北京、广州、长沙、海口、济南、武汉,呼和浩特……规模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长,频率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