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9 毫秒
1.
温福铁路浙江段32 m简支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施工,根据施工条件,选择了7种型式各异的移动模架。针对移动模架在开模过孔、纵移走行、支腿转移及底模与内模方面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下行式移动模架中,双导梁结构在安全性、操作性和制梁工效方面均优于单导梁结构;对于上行式移动模架,双主梁结构在整体布局和横向稳定性方面优于单主梁结构。  相似文献   

2.
上行式双导梁移动模架造桥机预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上行式双导梁移动模架造桥机为研究对象,对其预压试验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预压试验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模拟混凝土梁自重的方法.采用水;隹仪测量主梁等各部位的变形量,应用应变片检测构件的应力状态。此方案得到的试验结果可以为移动模架造桥机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必要的数据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周文  林世发 《桥梁建设》2007,(4):1-4,28
以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正桥Ⅰ标段0~022号宽墩铁路简支箱梁40 m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为例,简要介绍40 m下行式移动模架的结构特点,并对40 m下行式移动模架支架法拼装、铁路简支箱梁施工控制、移动模架脱模、移动模架纵移过孔以及横向调整等施工技术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4.
尹振君  肖劼 《桥梁建设》2022,(3):140-145
赤壁长江公路大桥南岸滩桥为7×(5×50)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主梁采用2套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受地形条件的影响,移动模架施工时采用中间拼装、双幅交汇过孔方案,即拼装场地设置在滩桥中部,2套移动模架倒退走行至首孔箱梁处开始施工,在退回首孔箱梁时,2套移动模架通过大跨度下行式移动模架双幅交汇过孔技术完成交汇过孔。在交汇过孔过程中,通过墩旁托架不对称安装避免了左、右幅墩旁托架相互冲突;通过底模桁架旋转、翼模旋转完成不对称开模施工,避免了另一幅移动模架和窄缝现浇梁的影响;通过双向过孔施工技术解决了倒退至首孔箱梁再反向施工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8,(12)
处于山岭地区的连续箱梁桥,由于桥址处地形复杂,植被茂密,移动模架组装及拆除场地受到限制,不易施工,再加上山岭上风力较大,给移动架的拼装、吊装、过孔等工艺流程都带来了安全风险。首先对移动模架拼装、首跨浇筑、过孔施工、末跨浇筑及拆除进行了分析,其次分析了拼装过程中的场地布置,首跨浇筑前后支腿受力,过孔施工中螺纹钢受力,墩旁托架主梁与导梁间隙过大,末跨浇筑拆除前导梁主梁挠度会变大等问题,并通过相关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6.
闫永伦  曾耀  张伟 《公路》2007,(8):50-52
随着移动模架造桥机跨径的不断加大,风致振动效应对造桥机的施工安全和施工精度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在不同状态下的大跨径移动模架造桥机的风洞试验研究,比较了在3种最不利状态下的大跨径移动模架造桥机的风致振动效应,为大跨径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施工、设计、计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洪德松 《中外公路》2007,27(3):124-127
移动模架造桥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桥梁施工建设。移动模架造桥机安装完毕,在进行混凝土梁正式施工之前必须对其进行预压试验,并根据预压试验中获取的数据进行底模的预拱度设置。该文结合福州市湾边大桥ZQM1590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实践,阐述了超载预压试验的目的、超载预压的施工经验、预拱度设置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MSS62.5移动模架造桥机风洞试验及抗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外对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抗风性能研究较少这一现状,基于珠江黄埔大桥MSS62.5移动模架造桥机在实际工作中3种最不利状态进行的风洞试验研究,得出其在均匀流场中的涡振、颤振均未发生.给出其抖振振幅随风速改变的变化规律。为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过程中抗风安全性提供了理论保障.可为其他大型移动模架造桥机抗风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东风大道快速化改造二期工程高架桥箱梁典型断面梁体宽度达33m,墩身为双柱式门式墩,墩身宽度仅为11m,常规移动模架很难用于此类箱梁施工。为解决常规移动模架难以适应超宽梁面及过孔效率低等问题,结合本项目工程特点,创造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移动模架设计方案暨地行式移动模架。地行式移动模架过孔采用边区与中区分开单独走行方式,电机驱动轮对在地面轨道上走行。着重介绍了地行式移动模架的结构设计与结构计算,阐述了设计要点及技术特点。应用结果表明,地行式移动模架结构受力明确,操作简便,过孔效率高,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移动模架造桥机在铁路现浇后张箱梁上应用,对这一铁路新施工方法的工艺、施工过程,重点、难点做了详细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移动模架造桥机在铁路现浇梁上的应用提供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1.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长乐岸共计38孔49.2m跨铁路简支箱梁,采用单箱单室等高直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单孔自重1 560t。桥址海域环境复杂、大风频繁、作业环境恶劣、安全风险高,经综合比选,混凝土箱梁采用上行式海上造桥机现浇施工。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造桥机模型,计算显示极端工况下造桥机抗风稳定性不满足要求,需采取防风、抗台措施。施工过程中,通过在造桥机两侧设置防风网,在其主梁或支腿处设置刚性拉压杆连接和对拉锚固体系,以及在中支腿侧向设置抗滑移系统等措施,提高了造桥机的抗风稳定性及混凝土箱梁现浇施工工效(最快达21d/孔)。  相似文献   

12.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公铁合建段引桥公路上部结构为跨径40.7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公路箱梁,公路箱梁除N001#~N002#孔采用墩顶滑移架设外,其余各孔均采用架桥机架设。该文重点介绍了公路箱梁架设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以重庆市轻轨较新线为例,介绍了JQ60型架桥机和YL60运梁车的结构及其应用情况,分析了PC轨道梁架设、隧道内PC轨道梁运架以及反S曲线PC轨道运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下承式系杆拱桥的汽车荷载冲击系数,在桥面间隔布置橡胶减速条带以形成周期性的不平顺输入,对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动挠度进行现场实测。结合自编的车桥耦合(VBI)单元,建立车-桥耦合振动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与实测结果对比验证VBI单元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引入另外3座标准拱桥以形成涵盖4种跨径的下承式系杆拱桥研究对象,输入规范规定的A~D级不平顺,研究车速、车重和桥梁基频对系梁冲击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汽车通过周期间隔布置的减速带时会形成稳态激振,当激振频率接近桥梁的前2阶基频时,引起的系梁动挠度响应最大;系梁的汽车荷载冲击系数随着桥梁基频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小汽车(总重低)行驶于差桥面(D级不平顺)时,规范值明显低估了系梁的冲击系数。  相似文献   

15.
公和斜拉桥的合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蓬娟  黄才良  张哲 《公路》2003,(9):18-21
一般情况下,斜拉桥的合拢指的是梁与梁之间的合拢,即在主梁上预留一定长度的合拢段。公和斜拉桥根据该桥的施工特点,采用一种新颖的合拢方案,即在滑动模架上连续施工主梁,直到两边的主梁与边墩合拢。这种新方法的应用成功,为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及合拢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槽形梁是一种下承式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具有建筑高度低、减少噪声等特点,但作为开口薄壁构件,受扭性能差,受力机理复杂。以上海某轨道交通停车场为背景,通过建立带预应力的有限元空间计算模型,分析了槽形梁空间受力特性,对类似工程槽形梁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钢-混组合连续梁桥的钢梁和桥面板通过剪力钉连接,混凝土桥面板的收缩徐变变形会受到钢梁的约束,继而引起桥面板和钢梁应力发生重分布。以某市区快速路环线工程钢-混组合连续梁桥为分析对象,研究发现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组合连续梁桥成桥后的线形和应力均产生一定不利影响,环境年平均相对湿度变化对组合连续梁桥线形和钢梁应力影响较小,相对湿度增加对桥面板受力有利。  相似文献   

18.
V型墩连续刚构桥刚度大,受力合理,能有效的降低主梁的建筑高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主梁的跨越能力,以荆州市城北快速路跨荆襄河V型墩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对V型墩柱施工中合理的支架搭设、分段及浇筑顺序进行分析,通过对方案优化、过程监测等手段圆满地完成了桥梁的施工,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该方法在V型墩刚构桥施工中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高速公路混凝土梁桥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为研究对象,以弹性力学为理论基础,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混凝土梁桥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整体结构模型,将实体子午线轮胎模型运用到桥面铺装结构分析中,同时考虑了轴重和胎压对结构受力的影响,研究了多因素条件下混凝土梁桥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的应力敏感性,为复合桥面铺装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侯宁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49-51,56,8
曲线梁桥(又称弯桥)已成为现代交通工程中的一种重要桥型。曲线梁在恒载作用下会产生弯曲和扭转,如果通过空间杆系法来解决其计算问题,需要较多时间和精力。通过比较恒载作用下曲线梁桥的内力、应力及支座反力与同跨径直线桥梁的计算结果,得出曲线桥梁的简化计算方法。对于箱形截面、恒载作用下曲线梁桥的内力、应力可采用同跨径的直线桥计算结果,曲线梁桥的支反力可依据直线桥计算结果来估算一定条件下的曲线梁桥支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