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铁路建设项目的特点,初步建立了以生态环境、噪声与振动环境、电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弃物和社会环境等7个互为关联和补充环境因子构成的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对成都至都江堰铁路环境影响后评价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铁路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环水保工作进行系统性评价,构建科学、合理、实用的铁路建设项目环水保工作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实现对铁路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不同阶段的灵活评价。通过收集相关项目工程基础资料,梳理铁路建设项目重要的环境影响因子及水土保持措施,通过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确定完成评价体系内指标的筛选,采用综合评价指数法确定指标的权重,进而构建评价模型并确定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论述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模式建立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国内外环评软件的发展及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在路内的应用情况,对适用于铁路环境影响评价的各指标进行了分析,根据我国铁路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尝试对适应于中国铁路环境影响评价的功能要求进行设计,并提出了一套铁路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系统的基本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4.
天然形成的环境是原生环境,经过人类活动改变的自然环境是次生环境。铁路的次生环境影响是一种继发性的影响,是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带动沿线和相关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后再次引发的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铁路次生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通过分析铁路建设项目的社会经济效果、社会经济影响和自然环境影响。一是度量和评价铁路建设项目社会环境的影响;二是综合考虑铁路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分析其对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影响;三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因素进行评价。其目的在于鼓励铁路项目规划和决策中要考虑次生环境因素,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对铁路建设项目环境的义,目的;建设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各阶段贯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三同时”制度的具体做法,工作内容,各有关部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听职责进行了阐述。同时针对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的实际不,提出如何建立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监督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铁路危险品专用线建设项目由于其自身建设、运营的特点,投入运营后如何保证安全和高效是政府安全监管部门、铁路运输企业和货主关注的重大问题。铁路危险品专用线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是保证建设项目交付质量、降低铁路危险品专用线投入运行后事故发生率的有效措施。研究提出了铁路危险品专用线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确定了可用于铁路危险品专用线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的主要技术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铁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工作以来,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为了使建设项目在设计、施工和运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项目决策部门、设计和建设单位必须落实“坚持以人为本,对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适用法律法规,从项目预可行性、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运营各阶段始终贯穿环境保护理念。  相似文献   

8.
铁路建设项目属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兼有噪声、振动、水环境、大气环境、电磁环境等影响。笔者根据多年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工作实践,分析了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及特点,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主要内容。验收调查中发现由于声敏感目标不合理地聚集于铁路两侧修建,为铁路改造后的声环境控制带来很大难度,也增加了环保验收难度。由于噪声标准设置的不合理,造成超标范围倒置,给环保措施的实施带来难度。针对验收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步骤之一的环境影响初步分析过程。了解学习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好经验,开展铁路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科研,完善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城市铁路规划的噪声控制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城市和铁路建设持续发展的需要 ,预防城市和铁路规划建设项目中铁路噪声的污染 ,总结了在城市铁路规划中应遵守的控制铁路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一些基本原则 ,可供规划和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概念,明确了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3个制约条件和5项具体内容。这个制约条件是满足铁路沿线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保证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不牺牲后代人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5项具体内容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技术可持续发展评价以及经济、环境、社会、技术的协调发展评价。在这5项内容的基础上建立了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28个指标体系,给出了各指标的计算方法,为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周华国  虞卓  曾学贵 《铁道学报》1998,20(4):98-105
环境保护是人类在进入21世纪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使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有必要在铁路选线设计中进行周密的环境考虑,进而用环境因子来进行铁路选线方案比选。本文从铁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内容出发,总结出9个主要评价目标,并对目标进行量化,最终提出了铁路选线方案比选的多目标系统模糊优选方法,并通过了实例的检验。此外,本文还提出了铁路绿色设计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3.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有效评价铁路建设项目的可持续性,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分析其研究内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功能系数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运价波动的铁路建设项目经济风险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飞涟  史峰  陈涛 《铁道学报》2002,24(6):6-10
针对铁路运价波动及优质优价客,货列车比例的不断增加,描述了铁路客,货运收入率的波动过程,建立了铁路建设项目经济后评价的随机风险模型,借助模拟技术,以某一铁路建设项目为对象计算了各种经济后评价随机指标,为客观地进行铁路建设项目经济风险后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内昆铁路建设对草海自然保护区产生的直接影响的分析,提出了控制措施,并对铁路建设项目实施产生的次生环境影响及控制对策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6.
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项目具有网络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传统铁路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方法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未就财务评价的范围、费用与效益进行深入的研究与界定;运量预测没有充分考虑铁路建设项目的网络性与系统性;运价确定忽略了运量与运价的关系。运用网络系统方法对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项目进行财务评价,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严格遵守费用与效益一致的原则,对土建工程投资、机车车辆及运输成本等费用,从本项目、沉没资产、支撑路网及相关工程四个方面进行费用识别;从增加运输产品、提高运输质量以及降低运输成本三个方面进行效益识别。合理预测客运量和动态地分析运量与运价的关系,对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项目进行财务评价,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7.
20 0 2年是“十五”铁路建设关键的一年 ,计划新开工项目多 ,任务重 ,为组织好前期工作中的环境影响评价 ,部制订、下达了年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计划。经过各评价单位的共同努力 ,全年共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 30项 ,水土保持方案1 1项 ,取得了较好成绩。为督促各单位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计划 ,部下发了《关于 2 0 0 2年上半年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计划执行情况的简报》(计环保函 [2 0 0 2 ]1 3号 ,以下称简报 ) ,对 2 0 0 2年上半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了总结。简报下发后 ,各评价单位对环评计划严肃性的认识有所提高 …  相似文献   

18.
提出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综合评价的概念,建立了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多目标决策技术分析研究各指标间的关系,建立了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运用于某一铁路项目的融资中,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网络分析法的城际铁路建设项目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城际铁路建设项目面临的风险种类较多、关系复杂,风险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而且许多风险因素还存在风险程度难以精确描述、边界不清晰等问题,利用模糊评判理论和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城际铁路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模糊网络分析法在城际铁路建设项目风险评价中的应用,为有效控制项目风险提供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的含义和目标,提出了制定环评技术评估指南的必要性。对比介绍了欧盟以及我国目前有关环评技术评估的相关指南。并结合铁路环评技术评估工作实践,指出了铁路环评技术评估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