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两河特长公路隧道左右线通风负荷差异较大的情况,采用双洞互补式通风设计理论及方法,对两河隧道通风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横向通风道使上下行隧道形成整体通风网络,以下坡隧道内污染物浓度较低的空气去稀释上坡隧道中污染严重的空气,使2条隧道内的通风均满足娩范要求。互补式通风方式充分利用隧道内部空间与下坡隧道的富裕通风能力,取消通风竖井,使通风系统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单坡隧道左右线通风负荷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了双洞互补式通风方式,详细推导了左右线隧道长度不同、换气风量不同时双洞互补式通风的计算方法;采用物理模型试验,验证了双洞互补式通风方式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利用双洞互补式通风设计方法对某隧道进行了简要的通风设计,通过比较单斜井送排式通风方案和互补式通风方案的配机功率,分析了互补式通风方案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双洞互补式通风方式利用下坡隧道作为上坡隧道的换气竖井,用空气质量较好的下坡隧道内新鲜空气去稀释空气质量较差的上坡隧道内的污浊空气,减小了通风系统规模,均衡了左右线隧道风量,降低能耗,节约了初期投资,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高原地区特长隧道施工期间缺氧低压、通风困难的问题,以雪山梁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对高原地区特长隧道施工通风技术展开研究。结合雪山梁隧道各施工阶段隧道内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从理论上对高原地区隧道施工通风需风量、通风阻力进行计算和分析,以便选择合理的通风设备,适应不同施工阶段的通风方式。另外,基于Fluent流体力学分析软件及相关理论,对雪山梁隧道主洞在压入式通风气流运动条件下采用三维紊态k-ε双方程湍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隧道在掘进过程中扬尘浓度和气体流场的变化情况,并将数值分析结果与实体监测数据进行比较,找出通风技术环节的不足,使施工通风方案得以补充和优化。  相似文献   

4.
为检测隧道通风系统的通风效果,掌握通风设备的基本情况,为后期通风系统优化和调整提供正确的设计参数,对甘姆奇克铁路隧道进口工区进行通风系统测试及隧道内作业环境检测。检测及测试结果表明甘姆奇克隧道进口工区系统维护较好,通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新七道梁特长公路隧道海拔高、气候多变、洞内气流复杂等特点,运用网络通风理论,对不同工况下通风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论证该隧道通风方案的合理性,优化通风设计和通风模式,保证隧道通风效果,降低通风营运费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七道梁特长公路隧道海拔高、气候多变、洞内气流复杂等特点,运用网络通风理论,对不同工况下通风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论证该隧道通风方案的合理性,优化通风设计和通风模式,保证隧道通风效果,降低通风营运费用。  相似文献   

7.
山岭隧道施工通风方式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永生 《隧道建设》2010,30(5):569-572,581
对山岭隧道基本施工通风方式进行介绍,重点讨论为适应长大隧道斜井多工作面施工而开发的新型通风方式,即单斜井双正洞射流巷道式通风和中隔板风道式通风,对这2种通风方式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进行阐述,并对隧道施工通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静华  陈强  田万良 《公路》2024,(1):416-424
隧道施工通风是隧道全过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项目前期策划,现设计为无轨施工斜井,计算斜井加隧道主线施工需风量,对风机选型,分阶段施工通风设计,从而对大巴山隧道中间段进行通风设计,保障隧道正常施工。结合特长隧道施工计划,划分为多个阶段,利用不同的通风方式,完善隧道施工通风设备,将隧道施工通风效果最优化,为隧道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保障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加快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9.
隧道施工过程中通风方式的选取制约着隧道的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影响施工人员的健康和施工机械的工作效率。以重庆三环高速公路铜梁至永川段某隧道为工程依托,根据并行双洞长瓦斯隧道的工程特点,提出了一种循环式巷道通风技术方案。通过对依托工程进行通风设计计算以及与传统通风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该方法从通风效率、可操作性、经济效益上均具有显著优势。这种新的通风方式对解决并行双洞长瓦斯隧道施工中的通风难题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类似工程的施工通风提供技术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为适应苛刻的环境要求和安全要求,构建了包括正常运营通风系统、集中排烟系统、安全通道通风系统等子系统在内的复杂隧道通风系统。基于水下隧道缺少相应的规范支撑的现状,采用性能化的手段对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正常运营通风和火灾工况下紧急通风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并以此来支撑设计方案的制订。本文有助于指导复杂隧道通风的设计方案的制订,提高隧道运营安全性和运营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风机并联与串联工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永生 《隧道建设》2006,26(6):24-27
详细分析了通风机并联与串联工作的原理,对通风机并联与串联工作的适用条件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且结合隧道通风的实际情况举例说明了各种通风机联合工作方式的特点,针对通风机并联与串联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公路隧道射流风机设计和选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银 《公路》2004,(3):141-144
系统叙述了射流风机推力计算的公式及其工作点与普通轴流风机的主要区别,讨论了射流风机设计参数确定方法和设计要点,推导了射流风机的相似设计公式,介绍了可逆式双向风机在隧道通风中的优点以及在高海拔地区射流风机的使用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13.
隧道长距离独头施工通风设备选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振川  苟红松 《隧道建设》2014,34(5):408-412
良好的施工通风是长大隧道工程安全施工的前提,也是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保障。以长大隧道独头施工通风方案节能环保理念为基点,通过对通风管的性能参数分析,得出施工通风风管选型对通风能耗及风机选型的影响,进而揭示出施工通风设备选型及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成本问题。分析结论表明:1)选择优质的通风管,避免对国外风机的盲目推崇,是当前施工通风中应值得重视的问题;2)与国内大型风机、风管生产企业联合,生产优质的国产隧道施工通风专用设备,使隧道施工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更为合理,是实现节能、环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陈海锋 《隧道建设》2017,37(2):230-235
为解决地下水封洞库群大断面施工通风问题,通过增设通风竖井的方案,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主洞内CO分布规律、风仓内风机布置位置对风机效率的影响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掌子面爆破后通风30 min,掌子面附近区域CO质量分数均小于24×10~(-6),满足规范要求;2)风仓内风机组2行排列形式的风机效率明显高于风机组1行排列形式,且风机组间距为2 m时风机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2车道公路隧道射流风机的空间布局优化问题,依托明堂山隧道工程,采用以往公路隧道射流风机通风效果数值模拟研究中不同的边界条件,将隧道出入口边界条件均设为大气压强,并不预先给定隧道入口风速大小。对影响射流风机升压力大小的因素,如风机纵向间距、风机布置高度、风机横向间距展开讨论,得到: 风机应设在距建筑限界15~30 cm高度处;风机横向净距应设为1.5~2倍风机直径;风机纵向间距应设在150 m以上。明堂山隧道实际风机布置方式所采用的参数均在优化结果范围内,按隧道实际长度及设计射流风机台数建模,模拟结果表明风机在进行优化布局后,隧道通风效果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长大隧道施工风仓式通风方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隧道施工通风是影响长大隧道快速掘进的重要因素.对长洪岭隧道现有斜井通风方案进行优化分析,提出风仓式通风.对不同工况下风仓内部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通过计算分析,确定风仓及轴流风机布置的最佳形式,其有利于提高轴流风机效率,改善隧道内施工环境,分析结果可供其他长大隧道斜井通风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柏洪  赵东平  王卢伟 《隧道建设》2018,38(Z2):247-252
为了合理布置铁路隧道口紧急救援站风道,以某铁路隧道口紧急救援站为工程依托,对直接将风机布置于正洞、在正洞内增设中部通风巷道和在救援平导外增设分离式通风巷道3种方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在射流风机安装牢固的前提下,直接在正洞内布置射流风机为最优方案; 若考虑高速行驶列车气动荷载对射流风机的安全性影响,可考虑在救援平导外增设分离式通风巷道; 在正洞内增设中部通风巷道相比于在救援平导外增设分离式通风巷道,若增设的风道较短,则造价更低,施工更方便,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采用。  相似文献   

18.
特长隧道采用巷道式射流施工通风技术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家松 《隧道建设》2008,28(4):456-459
通过锦屏水电工程辅助洞西端工程的施工实例,从理论研究结合现场通风测试验证,成功地解决了巷道式射流风机选型、布置及通风管理等关键技术问题。归纳出射流通风的需风量、风机台数计算公式及相关参数的取值原则。通过双孔独头掘进9300m的施工通风效果检测,表明洞内空气质量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环卫标准,实现内燃作业、无轨运输,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赵军喜 《隧道建设》2013,33(4):272-276
隧道多作业面平行施工时,其通风难度一般都比较大。以三都隧道进口工区为依托,分别对射流巷道式通风方案、主扇式通风方案及压入式通风方案从技术、经济2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通风方案的经济合理性;从理论上论述通风机的自动控制变频节能原理与节能效果,并经过工程实践及现场通风效果测试,达到了整个通风系统高效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将模糊控制应用于岩门界高速公路隧道的通风控制中,并在CFD仿真模型上对控制规则表进行了优化与调整。结果表明,在同一车流量样本的条件下,模糊控制相对与传统分档控制节能百分比达到11.7%。且风机启停次数减少,延长了风机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