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探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策略,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民族文化对外传播范式。本研究甄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日本、韩国、墨西哥、阿根廷九个国家,根据其文化背景、对外文化交流政策、传播路径和文化影响力,将其分别归为文化超级大国、传统文化强国、杂糅文化国、新兴文化国、特色文化国,分析它们助推民族文化走出去的范式,提炼其民族文化输出的国际经验,为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参考,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实现中西文明互鉴。  相似文献   

2.
国际传播与对外翻译同根相系,密不可分。然而,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研究与对外翻译研究长期在传播学和翻译学两个学科框架内各自行进,相互区隔,前者蕴含的民族—国家本位思维与后者蕴含的人类—全球本位思维之间更是存有内生性矛盾。这种情势严重削弱了相关学术成果的实践效能。将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与对外翻译视为两种各自独立的行为,并分别展开研究,是造成这一情势的根本原因。将国际传播与对外翻译视为一个整体,并以国际传播为立足点,展开译传合一的中国话语对外翻译传播研究,将有益于拓展国际传播研究的理论视野,提升中国话语国际传播研究的实践效能,最终为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电子竞技作为青年新兴的亚文化,迅速走向主流大众。以电竞游戏为核心的电竞文化影响着青年一代的文化认同,是当下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基于此,本文以电竞游戏为研究载体,力图从人类传播与交流的本体论,即符号互动论的角度对中国语境下电竞文化的传播路径提供一个新思考与检验。本文采用内容分析与实验混合研究的方法,对游戏宣传视频进行视觉编码、剖析,将其中的文化符号元素分为人文元素、生活元素、自然元素三种类型,结合EEG脑电生理信号测量,探究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对不同类型的符号元素认知与文化认同差异。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文化符号传播效果不同,不同文化背景青年对不同类型文化符号认知与文化认同具有显著差异,同时游戏对抗性也间接影响了青年文化认同。本文提出以构建中外青年“全球一体化意识”,打造对外文化传播的电竞社群,隐性传播东方美学思想等方式提升电竞文化产品的对外传播力。  相似文献   

4.
张垣文化对外传播是提升张垣文化软实力的需要。翻译是文化对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从文本功能分类理论出发,分析张垣文化专有名词以及文化负载词的具体翻译策略,探讨提高张垣文化对外传播翻译质量的建设性意见,对于提升张垣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服务城市人文环境建设及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网络文学的对外译介与国际传播是当下备受关注的热点议题,也是当代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话语形态。本研究认为,网络文学要实现精准有效传播,成为“注意力经济”秩序下深入人心的中国文化符号,令知识经验谱系不同的海外受众产生价值认同和文化共情,有关各方需要从认识论上高度重视并充分考量全球文化的视觉修辞与图像叙事的审美逻辑;在方法论上则要努力构建网络文学海外题材布局的多元样态,积极营造“文影漫音游”全IP联动的海外运营生态,充分探索多元译者主体协同翻译的机制,自主搭建线上翻译作品、影视改编、动漫改编、短视频改编、有声书音频改编、游戏改编等外文网站及APP协同联运的国际传播矩阵。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舆论传播的重要媒介工具,为高校的统一战线宣传工作方式带来了一场新的变革和机遇。高校统一战线宣传工作要适应新媒体带来的新变化,必须深入分析当前新媒体技术发展对统战工作环境带来的深刻变化以及对统战成员意识形态的微妙变化,从而进一步转变传统的宣传思想观念,提高运用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改变信息输出的方式,探索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工作方法,实现高校统一战线宣传思想工作与新媒体发展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7.
信息"碎片化"消磨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话语权,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话语权把握带来新机遇,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平台和教育资源,凸显高职院校学生个人价值。在信息"碎片化"背景下,为把握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话语权,应注重批判包容和继承创新,提升高职院校师生媒介素养,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构建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话语传播体系;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宣传;并落实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重视网络舆情管控及引导。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个网络的世纪,网络影响着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远地影响.网络社会中网络有其特有的政治功能:网络在传递政治信息中起着中枢作用;网络是一种第五种权力;网络可以为创造"阳光政治"提供一个平台.同时政治文化的传播也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传播与弘扬造成了强大的冲击;网络对政治文化传播发展趋势的影响表现在网络促进政治文化传播的民主化、社会化、高效化与国际化.  相似文献   

9.
解释学视域中科学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主义在它的发展进程中,在理论层面采取了三种解释策略:方法论、价值论和认识论;相应地在实践层面它采取了三种形式的演进路径:计划、技术决定论和意识形态.通过这些解释策略,科学主义在中国当下语境中获得了存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影面临着“外冷内热”的局面,考察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效果有助于反思和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能力。文章通过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土耳其、埃及、阿曼和约旦的传播效果后发现,由于该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电影院数量少,消费水平低,电影消费意识不足,以及文化差异,“双重把关人”和翻译等问题,中国电影在该地区的传播效果不佳。基于传播过程理论,在中国电影未来的对外传播中,需要从渠道畅通、信息准确、受众接受、文化交融、制度宽限这五个方面逐一分析和消除影响传播效果的制约因素,从而以更有效的方式在主体互动中构建良好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1.
作为昔日的世界王者,大英帝国曾经拥有着大量的殖民地,也在这些殖民地表现出了强大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传播手段,英国小说给予整个世界不断的影响。但是作为曾经的殖民宗主国,英国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意识形态具有很深的帝国殖民特色。以笛福、狄更斯以及康拉德为代表的各个时期的小说家们的作品中都不断地流露出来这种带有帝国殖民色彩的叙述。因此,只有深入地探究这些作家所创作的作品的本质特征,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帝国意识以及殖民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以《人民日报》1980-1989年的对外援助报道内容为参考依据,本文考察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援助的报道特点.在该时期内,《人民日报》的公开报道仍偏向于对外援助的政治意义,但经济意义隐含.报道中的顺向规律和逆向矛盾,体现出中国从政治上确立既为“援助国”也为“受援国”的双重角色时显现出的智慧与尴尬.在特殊时期里,怎样兼顾相对“高调”的“援助国”和相对“低调”的“受援国”的角色并配合特殊时期的国家发展需求,《人民日报》小心翼翼地探寻着一个恰当的宣传路径.但无论是“高调”还是“低调”都不能与当时的对外援助实际情况和政策直接画等号,其中为了政治和经济发展需求所显示的传播策略,对于今天的对外援助报道和国家形象传播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了模糊联想记忆神经网络联想输出误差函数的一种梯度计算方法,成功地把误差逆传播梯度下降搜索技术应用于该网络的训练中,提出一种新的多模式对模糊联想记忆的学习规则,计算机模拟表明该规则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君  杜文  曾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40(3):375-378,384
在分析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P算法)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模型.为减小希望输出与实际输出之间的误差,从输出层神经元到输入层神经元逐层反向修正各连接权,并在网络训练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执行误差反向传播修正,以提高网络对输入模式响应的正确率.通过算例验证了运用BP神经网络评价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斗争是一场不流血的精神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高校处于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入侵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列举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并认真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且对如何开展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16.
国际文化贸易是一个国家扩大对外文化传播,获得国际话语权、定价权和控制权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国际文化贸易的新趋势,中国对外文化传播要有新作为:第一,推动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作为文化贸易新增长点,增强文化传播功能,融入互联互通的全球大格局;第二,促进双向流通,让各参与方互为发展机遇,推动更高水平的优化配置,优化国际文化贸易中的分工协作;第三,加强创意研发,开发中高端的文化创意产品,不断从全球文化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走向高端环节;第四,壮大市场主体,发展文化跨国公司和外向型文化企业集群,实施学习与合作、赶超与竞争、海外投资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等战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实质上就是一部政治意识形态史.由于百余年来中国历史经受的特殊语境,文学的政治意识形态属性不断遭遇强调和放大,而文学的审美艺术性却持续遭受遮蔽和贬抑.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媒参与市场经济的文化建构,制造了消费主义"现代神话",孕生了多元共生、异质呈现的"新意识形态"."新意识形态"以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通过传媒无所不能的神话演绎,解构了旧意识形态历史存在的合法性."新意识形态"文学语境导致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发生重大转移,文学生态表现为多元流向的生长性.  相似文献   

18.
谷远利  余惠华 《ITS通讯》2006,8(1):36-39
随着智能运输系统的广泛应用,实时交通流量预测的重要性也日益显著。本文介绍了预测模型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几个模型,并由此引出人工神经网络。介绍误差逆传播(BP)模型的相关理论。指出传统BP神经网络的缺陷,并提出提高预测精度的措施引进高阶神经网络。建立普通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利用误差反传播算法实现这些影响因素到输出变量的复杂映射,再用高阶神经网络构建另一预测模型。利用交叉口实测数据进行预测,并用实际数据进行比较验证。  相似文献   

19.
张红兴 《海交史研究》2012,(2):84-91,127-132
随着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突飞猛进,中国海域多处古代沉船遗址或遗物堆积点,发现有不少明清时期德化窑的陶瓷,说明德化陶瓷在17-19世纪的对外输出物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将出水的德化陶瓷与德化窑采集的标本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其种类与具体出处。  相似文献   

20.
当下的媒体时代是全媒体时代,现代传播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打破媒体与媒体之间的间隔,随之引来了新闻教育的大规模改革,新闻教育呈现全方位的新态势,以《传播学》为例:教学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全媒体热门话题;充分重视实践类课时;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