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变频调速技术在催化裂化装置机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凯  蒋理  何铁 《机电设备》2008,25(2):35-37
简要介绍了变频调速技术,重点分析了与阀门调节相比,变频调速器的节能效果,比较了变频调速器应用前后机泵的运行周期和采用阀门调节与变频调速调节两种方式的节能效益,同时分析了控制方案的不同对节能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煤炭泊位装船流量小、效率低、能耗大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用变频调速技术对装船流量实施自动控制的方案,使装船流量接近额定能力范围,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煤炭泊位装船流量小,效率低,能耗大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用变频调速技术对装船流量实施自动控制的方案,使装船流量接近额定能力范围,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液压泵性能试验装置中使用“交流电机+逆变器”方式进行流量调节,证明采用交流变频容积调速具有高效、节能、控制品质优良等特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当量温差计算法对欧—亚航线上船舶在不同航区的空调动态负荷和风机可调送风量进行了定量描述;阐述了变频技术应用于空调风机的途径;得出了空调风机变频调速,舒适性好,节能率高达58%以上,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作为动力源机械,离心泵广泛应用于流体管路系统中。为了满足不同工况下系统对离心泵流量的需求,可以采用节流阀或变频器对离心泵流量进行调节。试验测试了节流调速和变频调速时离心泵出口振动,分析了离心泵出口振动特性,发现离心泵出口振动具有比较明显的低频线谱,且线谱频率与电机和泵的转速相对应。对2种流量调节方法下离心泵出口振动振级进行比较,发现变频调速时离心泵出口振动更小,因此通过变频调速,可以降低离心泵出口振动。  相似文献   

7.
作为动力源机械,离心泵广泛应用于流体管路系统中.为了满足不同工况下系统对离心泵流量的需求,可以采用节流阀或变频器对离心泵流量进行调节.试验测试了节流调速和变频调速时离心泵出口振动,分析了离心泵出口振动特性,发现离心泵出口振动具有比较明显的低频线谱,且线谱频率与电机和泵的转速相对应.对2种流量调节方法下离心泵出口振动振级进行比较,发现变频调速时离心泵出口振动更小,因此通过变频调速,可以降低离心泵出口振动.  相似文献   

8.
船用空调风机变频调节节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晓波 《机电设备》2005,22(1):9-13
介绍空调风机变速调节节能原理,并根据实船测得的数据,针对不同海区和时刻,对空调动态热负荷的变化进行分析,进而对节能指标进行数值计算,得出了空调风机变频调节节能率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船舶机舱风机变频调速原理和节能效果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PLC和变频器的船舶机舱风机调速系统的变频控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船舶中央冷却水系统变频水泵切换效率低、能耗大及流量波动变化等问题,深入研究2350TEU集装箱船在各种负荷变化和海水环境温度变化时的变频泵调速流量特性,分析变频水泵在单泵、双泵2种状态切换时的流量特性、效率特性和功率特性,计算水泵变频切换时的最佳转速与流量。结果表明:实现单双泵无扰动切换,可减少切换时流量产生波动对止回阀的冲击,提高变频泵的工作效率,降低系统能耗,为船舶中央冷却水节能控制系统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整治与疏浚相结合的航道治理特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阮伟  季岚 《水运工程》2006,(1):47-52
主要阐述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整治建筑物与疏浚两种治理手段相结合的航道治理特色,一期、二期工程实施过程中两种治理手段不断动态优化联合实现营运目标水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整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论述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的整治效果,结合工程进展情况,研究分析北槽来水来沙条件变化,河床冲淤调整过程及北槽新河势产生的原因;从河势的角度总结一期治理效果及经验认识,为二,三治理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刘新  朱玉德 《水运工程》2004,(12):84-86
总结以往航道整治工作经验,结合整治河段的实际情况,对北盘江坝油滩河段重要整治参数———整治流量与整治线宽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得出了较为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河口整治技术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的若干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以河口整治为基础,主要是通过整治建筑物使航道所在的汉道获得固定的边界,稳定的流场,从而调整地形,消除汉道内的拦门沙浅段。不能简单地将设计思想归结为束狭河床,提高流速。预测工程后的流场、地形以及航道回淤量,可采用正压模型;河床调整向不利方向转变的条件应由数值模拟或物理模型试验给出,事先设定某种分流比界限是困难的。已经完成的一期和二期工程的效果表明,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是先进、成功的。包括总体设计、护底及结构设计和施工成套技术,以及生态保护等在内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河口整治技术和方法上已取得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15.
16.
航道整治工程中,要把握每条水道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整治方法。文章简要介绍了劳龙虎水道的整治思路和方法,并着重介绍其主体工程裁弯拓宽工程的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东江"博罗浅段"整治水位及整治线宽度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多年航道整治的经验,结合整治河段的实际情况,对东江下游航道整治的重点河段“博罗浅段”的航道整治重要参数,整治水位和整治线宽度的确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得出了较为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合理确定宜宾至重庆河段浅滩的整治水位和整治线宽,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并结合各滩险的具体情况综合确定,整治水位取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以上1.5~2.5 m,整治线宽度取为350~470 m,工程实践效果良好,河段达到Ⅲ级航道标准。同时,分析认为低水整治下通过建整治建筑物来调整河床形态以趋向于优良河段,效果是很有限的。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与理解《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第十五条“交叉相遇局面”中,形成了一种观点,即适用第十五条的前提必须以直航船的航向稳定为前提,或者以两船的航向稳定为条件.但这些在《规则》的条款中并没有规定,而且这些比较一致的观点在驾驶人员学习《规则》中,对碰撞事故的分析容易造成误解.就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有助于驾驶员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规则》的规定,有利于船舶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20.
由于近年来内河航运事业的快速发展,船舶需求量大,使得各地大小不一,规模不等的各种类型船舶修造厂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纵观目前的船舶修造市场,既有投资几十万元乃至几百万元颇具规模的船舶修造厂,又有投入几万元甚至不足万元的滩涂修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