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舒红 《专用汽车》1999,(1):24-26
可变刚度板簧凸轮形支架的几何结构是影响架弹性特性的重要环节之一。结合汽车平顺性及板簧变形运动学的要求,对凸轮形支架几何形状设计进行了研究。所推导的公式适用于可变刚度多片板簧支架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2.
舒红 《重型汽车》1999,(1):11-13
变刚度板簧凸轮形支架的几何形状是影响悬架弹性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结合汽车平顺性及板簧变形运动学要求,对凸轮形支架几何形状设计进行了研究,所推导的公式适用于可变刚度多片板簧的支架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3.
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的设计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少片变截面板簧可以减小汽车自身质量,节省材料,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现代汽车上采用的少片变截面板簧主要有叶片宽度不变和宽度渐变两种结构型式。本文从理论上介绍常用变截面板簧的设计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实验应用公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察并高效率地控制某轻型客车主副簧式复合材料板簧的模态特性,文章以成熟的单片复合材料板簧有限元建模方法为参考,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某轻型客车主副簧式复合材料板簧的有限元模型,并对该主副簧式复合材料板簧的刚度特性及模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由于单片复合材料板簧的刚度及模态仿真结果均与相应试验结果吻合,因此采用相同材料参数及建模方法建立的主副簧式复合材料板簧有限元模型的仿真结果可信。根据仿真结果,研究了主副簧式复合材料板簧的铺层角度、复合材料密度、增强纤维弹性模量等关键设计变量对其一阶模态频率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匹配设计思路,这对完善复合材料板簧的设计理论、促进其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板簧在重型牵引车上应用的可行性。采用正向设计方法设计等宽变厚板簧,卷耳采用变厚度弹性结构,卷耳与簧体采用螺栓机械连接,建立简化数学模型并辅助CAE分析。FRP板簧比变截面少片同静刚度钢板弹簧轻74%,动、静刚度比值为后者的3/5,摩擦力为后者的1/3。从台架试验结果看,FRP板簧寿命至少是少片钢板弹簧的2倍,分层断裂及簧体端部挤压-剪切撕裂是主要的失效模式。FRP板簧初期设计方法和台架验证方法可行,为后续改进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前轻型电动载货车多采用普通少片板簧配置,板簧弯曲时各片因相对滑动产生的板间噪声严重降低了用户满意度。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种带减磨垫的轻量化少片板簧,通过弹性特性试验对比分析,减磨板簧在静刚度方面满足设计要求,在动刚度方面优于普通少片板簧。通过可靠性试验分析,减磨板簧在满足可靠性前提下,有效解决了板簧噪声问题,但整车舒适性提升效果不明显。总之,所设计的减磨板簧实现轻量化,严控成本增加并有效解决了用户反馈问题,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段敏  何辉 《辽宁汽车》1998,(2):7-10
原车行驶平顺性不十分理想,舒适性承受时间较短,尤其后排座椅和当汽车行驶在较差路面时,振动比较严重,分析其原因,最后悬架钢板弹簧的刚度值偏大,根据厂家要求,在不改变安装尺寸条件下,对后板簧作了改进设计,改进后的板簧装车进行路面试验的结果表明,平顺性得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两级变刚度复式板簧结构复杂,是悬架系统建模仿真的难点.基于离散梁建模原理及特点,以7+9两级变刚度复式板簧为例,应用MATLAB进行参数可视化计算并创建建模输入文件,在ADAMS/Car中分别完成7片主簧和9片副簧的动力学模型创建及刚度特性分析.利用自创的离散梁装配法,在ADAMS/View中完成主、副板簧动力学模型装配,并对装配后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仿真验证.结果 表明:基于MATLAB和ADAMS的离散梁装配法实现了两级变刚度复式板簧建模,并且可行、高效,为创建复杂板簧动力学模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汽车板簧刚度测试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建东 《汽车技术》2000,(11):22-24
介绍了行业中的刚度测试方法和IVECO汽车板簧标准中的二级刚度的板簧刚度测试方法。提出了一种全程采集数据,应用EXCEL软件图表功能绘出板簧的刚度曲线,利用其线性回归功能计算出板簧刚度的方法。为二级刚度板簧的测试提供了方便,并提高了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一批刚下装配线的五十铃(ISUZU)NKR552LW轻型车在总装厂试车中发现个别车辆空载匀速行驶或制动情况下后板簧发生异响,而满载情况下不论是匀速或是制动都无此现象发生。后钢板弹簧结构与异响原因:该后簧系渐变刚度板簧。第一、二、三片为主簧片,第四、五片的副簧片。中心螺栓处各片问有145×65×1的尼龙垫片。经对具有此现象空载行驶的整车的后钢板簧的观察和拆卸后该板簧的结构分析知道:发生此现象的原因在于板簧第一片和第二片或者第二片和第三片之间存在着中心螺栓至片端部  相似文献   

11.
1前言 舒适性与安全性足客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悬架对整车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在悬架的设计中考虑整车的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对于提高整车设计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9m客车前后板簧恳架的设计过程,说明客车设计过程中对板簧刚度、减震器参数以及整车侧倾角刚度的计算校核. 2悬架的布置形式 前后悬架均采用少片钢板弹簧,前悬架3片,后悬架4片,前后悬架均匹配减震器,前悬架加装稳定杆.  相似文献   

12.
以某轻卡后板簧的设计开发为例,介绍副簧下置式少片簧结构特点,进行主副簧刚度分配、载荷分配及少片簧刚度、应力计算。经过台架疲劳试验及整车搭载可靠性试验,副簧下置式少片簧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款10米客车少片簧主片异常断裂故障,提出了板簧悬架力学图解分析方法、扭转角刚度计算方法和适用各种工况的主片应力计算校核方法。相比常规校核方法,增加吊耳摆角、板簧弧高、板簧座位置、板簧扭转角刚度、离心力等因素的影响分析,从而了解主片断裂的机理,完善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江铃轻型货车行驶平顺性的改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江铃轻型货车行驶平顺性不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道路试验,电液伺服模拟激振试验,模态试验和理论分析;查明了该车平顺性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前后悬架刚度过大,特别是后悬架在空载时;在不改变钢板弹簧安装尺寸的条件下对前后板簧进行了改进设计。试制后装车试验表明,行驶平顺性显著提高,操纵稳定性有一定改善。改进型板簧、台架的疲劳寿命达到了标准要求,在行驶可靠性试验中未出现板簧损坏。改进型板簧比原车板簧质量减轻  相似文献   

15.
分析钢板弹簧异响原因,探讨钢板弹簧降噪方法和降噪材料选择,通过试验、跟踪、总结的方法优化板簧系统降噪设计,在结构上钢板弹簧总成中间增加降噪垫板,板簧片两端间加降噪片,板簧端部不接触;降噪材料上,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另加改性材料,如MOS2、石墨、蜡及稀土元素等。横向稳定杆部分优化刚度匹配,支承套采用聚氨酯,控制横向稳定杆左右滑动量;跟踪结果表明,3~4万公里内已能控制、消除悬架系统的噪声。改进结构设计,优先降噪材料,强制对板簧悬架噪声控制,推广普及降噪优异材料应用,规模化专业生产降噪零件,以降低材料成本,最终达到控制噪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一种重型商用汽车用的四点支撑式双后桥平衡悬架设计方法,对该悬架的结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建立该悬架的力学模型,并推导出轴荷比公式,通过CATIA软件建立DMU仿真模型,进一步对板簧长度、平衡臂的几何尺寸及板簧布置尺寸进行优化,使轴荷比始终保持在0.88~1.14的设计目标,并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设计的关键零部件进行强度分析,以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介绍了钢板弹簧设计流程及步骤,对汽车钢板弹簧的设计流程进行梳理和算法说明,为板簧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指导;同时从钢板弹簧悬架的强度、刚度及弹性特性方面为切入点,介绍了悬架性能分析的方法及衡量指标,为悬架性能分析指明方向;使钢板弹簧悬架设计有了清晰的步骤,挺高了悬架设计的效率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在抛物线变截面板簧(也称为锥形板簧)的设计和应用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意外地尚未被人们所理介。现在,美国的拖车和卡车后悬挂采用锥形板簧的数量大致相等。这种板簧的主要优点是重量轻——在四轴车上,可减轻250公斤以上,使用寿命也比多片板簧长,且实际上完全没有片间摩擦。其主要的缺点是生产用的模具昂贵,因此只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南京依维柯公司现有产品后悬架板簧的结构状态和性能,解析了板簧与整车设计的匹配以及少片簧材料的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20.
使用solidThinking Inspire软件,建立汽车板簧支架的拓扑空间,定义了工况载荷和加工工艺,采用多工况单一目标的方法进行拓扑优化,在规定的体积内取得最佳的材料分布,使得刚度最大。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CAD模型重建,在工况下进行应力分析,其结果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