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中国轿车自主品牌问题的提出轿车工业的发展水平是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我国汽车工业经过52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5年中国汽车产量已达到570.77万辆,轿车产量已达到393.07万辆。轿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排头兵,表1列出近10年中国汽车及轿车产销量情况。由表1可  相似文献   

2.
自主品牌的成长之路——记奇瑞汽车10年自主创新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奇瑞公司是一家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为主要产业的国有大型股份制企业.奇瑞公司1997年3月动工建设,2001年3月奇瑞轿车正式上市,当年销售了2.8万辆.2007年8月22日,奇瑞第100万辆汽车顺利下线,成为我国第一家达到此规模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2008年,奇瑞公司销售整车35.6万辆,产品销量连续8年居自主品牌第1、连续3年居全国乘用车行业前5名.  相似文献   

3.
《时代汽车》2009,(8):94-95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59908万辆和60988万辆,同比增长1522%和1769%.而同期美国汽车销售480万辆.中国多出120多万辆.中国汽车市场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同时.受惠于1.6L及以下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政策.上半年自主品牌轿车表现十分抢眼,  相似文献   

4.
《轿车情报》2008,(4):34-34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汽车出口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量达59万辆,同比增长72.5%,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八大汽车出口国。来自有关方面的消息称,包括奇瑞、华晨等在内的自主品牌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军。到目前为止,奇瑞汽车已累计出口汽车20万辆,轿车出口量连续五年位居中国第一,领跑中国轿车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5.
按人均产量计算,比利时是轿车生产大国,每百人生产轿车达13辆之多,而日本仅为8.2辆,法国为6辆,德国为5.7辆。然而,比利时生产的这些轿车都是外国品牌,没有一辆是自己的品牌,这个没有本国轿车商标的国家却是一个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汽车生产大国,其主要生产方式是组装外国轿车。像福特、奥倍尔、大众、沃尔沃和雷诺等名牌汽车在比利时都有组装厂,这5大名牌轿车去年在比利时的生产总量为115.1万辆。据分  相似文献   

6.
2003年国内轿车市场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我国汽车工业延续了2002年高速增长的态势,轿车继续呈现“井喷”式增长,产销再创新高。全国累计生产汽车444.37万辆,同比增长35.20%;销售汽车439.08万辆,同比增长34.21%。其中轿车累计生产201.89万辆,同比增长83.25%;销售轿车197.16万辆,同比增长。75.28%。轿车增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2003年7月15日迎来了中国汽车工业50周年纪念日,在长春举行了一汽轿车、一汽-大众轿车二厂、“解放”货车三大基地的奠基仪式及长春一汽丰越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一汽-大众高尔夫轿车也正式投放市场。一汽集团在长春将实现大众、奥迪品牌66万辆生产规模、一汽轿车30万辆  相似文献   

8.
“自主品牌”果然依旧是今年“两会”汽车业代表和委员热论的焦点之一。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汽车年产量已达440多万辆,全年销售轿车近200万辆,但其中真正属于中国自主品牌的轿车只占10%左右,其余近是外国品牌的天下,KD风潮近乎漫卷。曾有业内人士就此认为,这表明我国汽车工业经过20年的引进和合资后,以市场换技术、继而培育中国自主品牌的战略设计不仅没有实现,事实上已经失败。  相似文献   

9.
2003年全国汽车工业产销再创新高,累计产销汽车444万辆,突破400万辆大关,增长幅度达35%。全国生产轿车202万辆,增长83%;销售轿车197万辆,增长75%,产销量分别比上年净增93万辆和85万辆。载货车产销123万辆,增长10%。  相似文献   

10.
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并且创下今年以来的最低。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7月,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8.60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4%,延续了6月份以来的颓势。6月份,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为26.16%。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我国虽有“非典”疫情一度肆虐,汽车产销形势依然很好,生产汽车444.37万辆,增长35.20%;其中轿车201.89万辆,增长83.25%。制造企业销售汽车439.08万辆,增长34.21%;其中轿车197.16万辆,增长75.28%。2003年的轿车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其增长均超出2002年的同比,因而2003年的轿车市场,是继2002年“井喷”行情后的又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  相似文献   

12.
产销基本情况 2003年我国国产汽车1~10月生产356.10万辆,增长34.25%;其中轿车157.31万辆,增长82.77%。制造企业销售汽车347.88万辆,增长27.79%;其中轿车150.74万辆,增长67.67%。预计全年汽车销售可突破400万辆,轿车销售达180万辆。汽车产销总量增长略低于2002年,但轿车的产销增长明显地高于2002年。我国2003年的轿车市场,是继  相似文献   

13.
《汽车实用技术》2003,(6):63-63
今年1到3月份,全国累计生产的汽车已达到102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4.7%,其中轿车生产已超过39.8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27.3%。中国机械工业联合地副会长张小虞认为:“按这样一个速度发展,全年的汽车产量将超过400万辆,超过法国,达到世界第四。”  相似文献   

14.
5月份生产汽车42.50万辆,较4月53.17万辆下降20.08%;销售汽车39.62万辆,较4月49.79万辆下降20.43%;无论是货车,还是客车,还有轿车,产销都是下滑,其中轿车生产21.03万辆,销售17.77万辆,分别下降13.56%和19.27%。2004年4月比3月下降,如今5月与4月的环比,又是两位数的负增长。  相似文献   

15.
十日要闻     
十家主要汽车企业今年产量排定 国内十家主要汽车生产企业今年计划生产汽车150多万辆。具体排产为: 上汽集团:计划生产汽车26万辆,其中轿车25.5万辆(上海通用公司生产的“世纪”、“王朝”2种中高档轿车,将于1998年底出车,1999年4月批量生产)。 北汽集团:计划生产汽车14.1万辆,逐步将产品重点转向经济型轻型车和高通用性车。轻型车的换代产品将形成年产8万辆生产能力。 跃进集团:计划生产汽车8.5万辆,其中依维柯2.5~2.6万辆,NJ1062系列2.75万辆,NJ1030系列1.5万辆。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200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2742万辆,汽车产量已达5070527辆,我国汽车产量已排位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汽车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轿车的比例逐年上升,2004年轿车产量达222.6329万辆,已占汽车总产量43.91%,为汽车橡胶制品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按国外数据.每生产100万辆汽车,大约需要5亿美元的各种橡胶配套件。我国从2001年开始与汽车相关的非轮胎橡胶制品进口额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连续3年每年进口额净增1亿多美元,2003年已增到82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需要一个基于国家利益之上的清醒品牌战略,需要一种坚守发展底线的品牌执着之外,还需要更新培育品牌的理念,丰富培育品牌的手段。据悉,上汽正通过四条道路同时推进自主品牌建设一是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自主开发.二是收购国际经营团队,包括技术开发力量:三是深化战略合作合资生产中国品牌:四是合资企业内部的本土化开发(合资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四头并进,争取在2007年实现生产自主品牌汽车5万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一、制订中长期汽车发展计划,形成自主开发轿车能力 韩国大宇汽车公司创建于1967年,就其生产规模及汽车产量目前为韩国的第三大汽车公司。1995年汽车产量为45.4万辆(其中轿车为44.5万辆),汽车销售量为44.6万辆(其中轿车为43.9万辆)。全年汽车出口总量为24.8万辆(其中轿车为24.7万辆),其汽车出口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53%。而现代汽车公司与起亚汽车公司的相应比例为42%和36.3%。  相似文献   

19.
淑媛 《汽车维修》2010,(8):24-24
2010年上半年,面对市场对一汽-大众产品的旺盛需求,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一汽-大众经营业绩持续保持增长势头,共生产轿车398938辆,其中生产大众品牌轿车304402辆,生产奥迪品牌轿车94536辆;销售431609辆(含进口车),其中,销售大众品牌轿车为323009辆,销售奥迪品牌轿车为108600辆。两大品牌轿车持续热销,产品供不应求,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
王宇宁  蔡云 《汽车情报》2004,(23):43-46
近几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汽车工业也加快了开放发展的步伐,汽车的产销量屡创新高,2003年我国汽车产业继续保持了超高速增长,全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439万辆,其中轿车共生产201.89万辆,同比增长83.25%。对比2002年,2003年中国汽车产量一年净增了119.25万辆、销量增加了114.27万辆:轿车产销量比2002年分别净增了92.81万辆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