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微嘉  罗鸣  罗实 《路基工程》2010,(3):151-153
通过Ansys对连续刚构桥的0号块过人孔不同位置进行对比分析,优化了0号块应力分布,分析了0号块过人孔的合理位置。同时结合0号块的受力探讨了横隔板的横向钢束的布置,对横向钢束的数量提出估算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3×50m大挑臂复合截面节段梁为背景,通过建立空间杆系及实体有限元模型,针对复合截面节段梁特有的后装挑臂,对其纵向预应力效应进行研究,分析不同钢束类型及横向位置的后张拉效应,并推荐了合理的后张拉钢束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3.
以3×50m大挑臂复合截面节段梁为背景,通过建立空间杆系及实体有限元模型,针对复合截面节段梁特有的后装挑臂,对其纵向预应力效应进行研究,分析不同钢束类型及横向位置的后张拉效应,并推荐了合理的后张拉钢束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4.
斜拉桥主梁挂篮施工通常有前支点和后锚点两种施工方法,文章以某中央索面大跨径斜拉桥施工期间出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点:前支点挂篮施工变更为后锚点施工,施工方案变更后,为保证结构的安全,避免主梁0#块顶板会产生较大的拉力,采用在0#块布置钢管支撑和调整优化预应力钢束数量与类型两种保护措施,借用桥梁专用软件Midas/Civil进行建模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以上两种方法均能有效降低0#块顶板拉力,保证了结构的安全,考虑到施工便利,认为设置钢管桩更符合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5.
结合某(60+105+60)m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设计,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变高度连续箱梁桥截面形式的选取、结构尺寸的拟定、预应力钢束布置方式等设计要点进行了研究分析,可供同类桥梁结构设计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预应力对薄壁箱梁结构0#块剪滞效应影响研究不足的现状,以某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背景工程,基于Midas Civil建立全桥整体模型,并用ANSYS建立该桥0#块实体模型。分析0#块在不同工况下的空间应力状况,揭示0#块的受力特性和应力分布规律,同时分析最大双悬臂状态下预应力对箱梁0#块剪力滞效应的影响,得出预应力对剪力滞效应有抑制作用等结论。  相似文献   

7.
因斜拉索索力大和塔柱截面较宽,在分析总结常用的斜拉索索塔锚固形式优缺点的基础上,白潭湖大桥设计提出了优化后的预应力锚固方式,即在常用的预应力锚固方式基础上,设置隔板并布置预应力钢束,以平衡斜拉索的水平分力,同时改善了塔柱壁弯曲应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阐述齐泰嫩江特大桥的概况、总体设计及设计要点;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顶板纵向开裂、腹板沿下束开裂、底版纵向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在设计防止病害的措施。在设计中适当加强横向普通钢筋,并将横向束与纵向束同步张拉或先张拉横向束,加大横向预应力,以防止顶板纵向开裂,;适当加密底板横向筋,将后浇节段接缝处200cm范围内底板上、下缘所有横向筋间距采用8cm,其余采用12.5cm,以防止底版纵向裂缝;为防止腹板下弯束产生沿预应力钢束方向的裂缝,除采取可靠的施工工艺保证竖向预应力束的有效压应力外,尚需要对腹板的普通钢筋进行局部加强。  相似文献   

9.
选取重庆乌江大桥主跨4#墩10#块和5#墩11#块纵向束中各两顶板束和一腹板束(共6束),采用穿心式压力传感器,进行悬臂梁段孔道摩阻测试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实测k和μ,可供同类型桥梁预应力张拉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大跨度桥梁结构的悬臂施工中,预应力钢束的施工是影响桥梁施工质量的关键。然而由于一些施工现场条件所限,预应力钢束在张拉力控制及空间位置布置上不可避免地与设计值存在偏差。为研究预应力钢束施工偏差对桥梁结构状态的影响。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预应力张拉失控、预应力钢束偏位2种模型计算结果与正常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性,并进一步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总结了各种不同类型施工偏差对桥梁结构悬臂施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固化期间的受力性能与缓粘结预应力钢束的粘结性能密切相关。为此,本文进行了缓粘结预应力钢束的拉拔试验,探明缓粘结剂固化度(邵氏硬度值)对缓粘结预应力钢束粘结性能的影响。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首先,将缓粘结剂用恒温箱升温加速固化,确定了3种温度条件下缓粘结剂完全固化时间。然后制作30块尺寸为200×200×600带有预应力钢束的混凝土试块,分成10组,在同一升温条件加速固化,进行不同固化程度下的缓粘结预应力钢束拉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缓粘结剂随着温度的升高,达到完全固化的时间缩短;固化度(邵氏硬度值)越高,钢束的滑移量越小,缓粘结剂对钢束的粘结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某高架桥顶板崩裂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该高架桥施工过程中的防崩钢筋间距、预应力束间距、横向预应力束3个因素对顶板崩裂的影响,进行了局部有限元应力分析。对在这3个因素影响下的顶板布置防崩箍筋,得出了适宜的防崩钢筋间距、适宜的预应力束间距比以及横向预应力束对箱梁顶板崩裂的影响,为大桥的正常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钢梁桥的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公路钢桥;加固工程中常用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采用结构动力学原理建立了无粘结预应力索梁组合钢桥的二阶固有振动方程。数值算例表明,只有按照宽线形式布置体外预应力钢束,才能提高钢桥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14.
以崖门大桥为工程背景,对斜拉桥斜拉索锚固区、0#块、主墩顶的受力情况,通过采用有限元分析,介绍其受力情况及预应力束的配置情况。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7,(10)
通过对一座运营期内底板产生横向裂缝病害的连续箱梁的现场检测、有限元模拟分析,探讨了连续箱梁此类裂缝的病害成因;在此基础上,对箱梁底板张拉体外预应力钢束和张拉纵向预应力碳纤维板两种加固方案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超重荷载的作用是导致连续箱梁底板产生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箱梁底板张拉体外预应力钢束和张拉纵向预应力碳纤维板的主动加固方案,都可以将底板受力恢复为全预应力构件。  相似文献   

16.
滨州黄河大桥主桥是3塔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是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主梁标准段采用带分离式双边箱截面形式,两边箱之间由桥面板和横隔梁相连,横隔梁结构设置了横向预应力钢束。采用空间有限单元法,建立主梁标准节段的计算模型,对主梁边箱在横向预应力作用下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标准梁段足尺模型试验,观测试验模型测点的应变以及模型表面混凝土裂缝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代向群 《公路》2001,(11):78-80
简单介绍南海广和大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孔径布置、轻型截面、预应力钢束布置等设计特点及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8.
文中通过有限元计算软件对采用挂篮施工的78 m+146 m+93 m与78 m+146 m+78 m变截面连续箱梁进行结构分析,发现当采用相同截面尺寸时,在荷载作用基本组合下两者相同跨径梁段的内力接近,仅93 m与78 m边跨梁段有较大差别。78 m+146 m+93 m连续箱梁采用78 m+146 m+78 m连续箱梁钢束布置并适当调整了93 m边跨处钢束,即可使结构受力满足规范要求。非对称预应力连续箱梁预应力钢束设计可参考相应对称结构布置并适当调整不同边跨处的合龙预应力钢束,以此提高设计效率,节约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19.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钢束预应力损失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变形协调条件,针对工程实践中采用的一般钢束布置形式,推导了考虑反摩阻影响的锚具变形、钢筋回缩预应力损失σs2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减小预应力损失的途径,得出了当s>sk时,采用一端张拉比通常采用的两端同时张拉能减小预应力损失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目前考虑反摩阻影响的锚具变形和钢筋回缩预应力损失的计算公式适用面窄,并存在缺陷。本文特针对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后张法预应力钢束的一般布置形式,推导了复杂曲线钢筋回缩影响长度及预应力损失的计算公式,并由此得出减小该项预应力损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