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批准上海海事局在洋山保税区内以“中国洋山港”作为新的船舶登记港开展对从事国际航运且在保税区的企业拥有或从境外光租的已经办理出口退税或予以保税的船舶的登记业务。这对在上海聚集国际航运船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国际航运船舶现状、原因分析、航运金融发展、中国远洋运输业的发展等几个方面阐述在洋山保税港区开展船舶登记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2.
从洋山港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区域合作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开港暨洋山保税港区的启用,标志着上海跨出了真正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步伐。上海和上海周边地区如何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总题目”,以洋山港开港为契机,科学整合区域港口资源,做好港口资源效益最大化这篇“时代佳作”,关系到在洋山港开港  相似文献   

3.
3月6日,洋山保税港区"保税船舶登记"启动仪式隆重举行,洋山保税港区正式成为全国第一个开展"保税船舶登记"的试点区域,可以为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的企业所拥有的从事国际航运业务  相似文献   

4.
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其中一项具体措施是实施启运港出口退税政策,鼓励在洋山保税港区发展中转业务.自2012年8月起,我国在青岛、武汉至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之间试行启运港出口退税政策.此后,随着相关文件不断完善,启运港出口退税政策的试点范围逐步扩大,目前已形成以青岛、武汉等13个启运港至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和外高桥港区之间的启运港出口退税政策试点以及以珠三角地区9座城市的37个港口为启运港、以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和深圳前海保税港区为离境港的启运港出口退税政策试点.  相似文献   

5.
黄迪 《中国水运》2006,(1):26-28
2005年12月10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开港暨洋山保税港区启用仪式”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宣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开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与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共同为洋山保税港区揭牌。  相似文献   

6.
《航海》2017,(5)
洋山深水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区域,洋山港主航道作为大型船舶进出洋山港的专用航道,其通航安全和通航效率直接决定了洋山港的运转效率,但却受到地理和自然条件以及通航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对洋山港主航道安全因素和通航效率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从洋山VTS交通组织的现状入手,提出对策措施以提升实施交通组织的能力和效率,从而保证洋山港主航道的安全使用效率,进而提升洋山深水港的运转效率,不断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7.
《水运工程》2006,(1):62-62
2005年12月10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开港暨洋山保税港区启用仪式在洋山港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宣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开港。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在致辞中代表张春贤部长向洋山深水港开港和洋山保税港区启用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与洋山深水港建设的广大职工表示诚挚的感谢。他表示,交通部将努力完善洋山深水港港政航政管理模式,加强海事管理,努力确保港口生产安全顺畅进行。据了解,已经建成的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包括港区工程、东海大桥、芦潮港辅助配套工程三个部分。其中港区工程建议5个7万~10万吨级泊位,可停靠当今最新一代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舶,码头岸线长1600m,年吞吐能力300万 TEU 以上。芦潮港辅助配套工程位于东海大桥登陆点附近,主要功能是为洋山深水港提供配套服务。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自2005 年11月25日通过国家有关部委验收并试运行以来,进出口贷物逐日上升。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的投入运营,改写了上海没有15m 以上深水航道和深水码头、泊位的历史,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可以全天候满载进港作业。  相似文献   

8.
国内     
《珠江水运》2012,(11):6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6月24日透露,目前交通部已经制定了相关政策建议,希望对海运业的支持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包括推进国际国内相关税收平等,加快企业改革和老旧船淘汰等。★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的《关于在上海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的通知》指出,从今年8月1日起,中国将在青岛、武汉至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之间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此举将有助于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9.
《船舶工程》2006,28(1):53-53
2005年12月10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工程——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建成开港,洋山保税港区同时封关启用。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投入运营,将改写上海没有-15米以上深水航道和深水码头、泊位的历史,标志着上海正式跨出了竞争国际航运中心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正>上海港作为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港口及延伸产业的业务体系,但口岸冷链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其中洋山保税港区冷链业务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洋山保税港区自2005年12月底封关运作以来,作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要载体,历经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以及自贸试验区近十年的发展与积淀,现代航运服务功能逐步增强,物  相似文献   

11.
港口装卸     
《港口科技》2006,(6):40-41
<正>平稳运营150天洋山港集装箱吞吐过百万 5月10日,从洋山保税港区管委会、上海口岸办、上海市港口管理局、上港集团、联合举行的港区运营情况通报会获悉,自2005年12月10日洋山深水港暨洋山保税港区开港运营以来,已平稳运营150天,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106万标箱。来自洋山港一期经营方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信息,今年,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  相似文献   

12.
王晓萍 《水运管理》2008,30(12):19-22
在阐述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与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特色及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际航运中心确立的相关关键因素,指出两个保税港区的设立有助于完善港口的各项功能、吸引国际中转货量、促进港口腹地经济发展和提高口岸通关效率等,从而有利于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并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以来,在交通运输部等国家部委大力支持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新的成果,服务长江经济带、服务全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提升航运集疏运效率,提高物流服务能力。上海在交通运输部支持下加快推进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圆满完成洋山深水港北港区工程、外高桥港区六期工程等港口建设项目,初步形成"两主一备"的邮轮母港布局形态,内河航道整  相似文献   

14.
解读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忆文 《中国港口》2005,(11):19-20
今年7月,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准上海设立洋山保税港区,规划面积包括小洋山港口区域(2.14平方公里)、东海大桥和与之相连接地陆上特定区域(6平方公里),同意在港区内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拓展相关功能。为此,如何用好政策推进上海航运中心的建设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一、上海洋山保税港区的政策突破仔细剖析可以发现,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是我国最接近自由港政策内涵的保税港区,与以往政策相比,主要有两大政策突破。突破一:洋山保税港区实行把港口和产业园区联为一…  相似文献   

15.
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水源和供水量要求出发,结合洋山港船舶用水量现状和环保用水水源分析,进行了船舶用水节水设计和雨污水回收利用设计,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同时分析了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自动化集装箱港区的可行性,进一步确保港区排水安全,并通过雨水的资源化,增加对雨水的利用。  相似文献   

16.
刘研 《水运管理》2011,33(5):24-25,43
为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动上海港洋山港区发展,从洋山港区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其吞吐量中国际中转比例较低和集疏运系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并据此提出提高洋山港区供应链发展水平的建议:建立港口企业自营供应链;与航运企业建立紧密的资产纽带联系;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增强洋山港区保税区功能;改善集疏运体系;加强与长江沿岸港口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国航海学会组织全国有关专家对洋山港区船舶进出港航行和靠离泊安全进行课题论证。提出的咨询论证报告内容涉及洋山港区自然条件、航道宽度及水深、第六代集装箱船必须具备的航道宽度及水深、进港航线、航行安全保障条件、船舶靠、离泊及掉头安全保障条件、锚地等。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林祖乙还率有关专家赴洋山港实地踏勘,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建议。此外,还对风、流压力、船舶向下风漂移速度、拖力及拖轮配置、系缆力进行了精确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集装箱化》2006,(2):14-17
上海,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腾飞的象征。 1990年,诞生了中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2000年,诞生了中国第一批出口加工区之一--松江出口加工区。 2004年,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区港联动"试点--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2005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中国首个保税港区--洋山保税港区。上海海关承担起这一新的保税港区海关监管的重任。 2005年12月5日,上海海关发布2005年第25号公告,明确了"洋山保税港区通关监管作业流程"(见附件)。 2005年12月10日,洋山港正式开港。  相似文献   

19.
赵一飞 《集装箱化》2021,32(12):1-2,19
2021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和《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利用其全资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国际航行船舶,开展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与上海港洋山港区之间,以上海港洋山港区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试点.该批复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众所周知,发达的国际中转业务是世界一流航运枢纽的重要标志.实际上,上海市人民政府早在1996年建议在洋山岛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深水港区之时,就将其定位于大力发展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但受我国相关国际航运法规和制度的限制以及周边港口竞争的影响,自2005年12月10日洋山港区一期工程投产以来,上海港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一直未能较好地开展起来,与规划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上海市各届政府一直在为大幅提升上海港洋山港区国际中转箱量占比寻求良策.  相似文献   

20.
<正>一、洋山保税港区港口收费现状1.洋山保税港区港口的基本费用一艘50000净吨、船长约320m的主流型集装箱船舶(装箱:40英尺重箱500只;20英尺重箱300只;40英尺空箱200只)在洋山保税港区(以下简称洋山港)装箱出口的基本费用共计133.5万元(人民币,下同),其中,船方费用38.8万元,货方费用94.7万元(见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