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陡路堤的安全系数一般达不到路基设计规范的要求,在实际工程中常常采用土工格栅(室)加筋进行处治。由于常规计算方法(简化Bishop法、不平衡推力法等)的局限性,很难准确找出路堤潜在滑动面,据此拟定的处治方案往往针对性差。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对土基进行结构离散,根据不同材料的强度参数、本构条件及接触条件,能够直观地模拟路堤内的实际应力应变情况,准确找出路堤潜在滑动面,从而便利于设计人员根据滑动面位置、应变等值线分布情况拟定处治方案,通过必要的试算对处治方案进行完善调整后,能够使处治方案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2.
高填方路堤复合地基处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明杰  李鹏  靳明 《中外公路》2005,25(3):21-23
该文简要分析了影响路堤稳定的主要因素,对高填方路堤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引发的路基较大的沉降及不均匀沉降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高填方路堤的复合地基处治方案以及评价复合地基的处治效果的现场平板载荷试验、静探试验和动探试验等检测手段。由试验段对比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处治效果非常明显,从而证明对高填方路堤进行复合地基处治,并采用现场平板荷载试验等原位检测方法评价其处治效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陈文杰 《公路工程》2015,(2):182-185,206
受经济及工期的制约,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会采用红砂岩作为高填方路基填料,为确保高填方路堤的稳定性,有必要对红砂岩的工程特性做一定的研究,继而提出相应的处治方案。以娄衡高速高填方路堤为工程实例,分别从该路段红砂岩的结构、矿物化学成分、崩解特性及水理性等全面研究其工程特性,并提出相应的处治方案。以FLAC3D为计算软件对红砂岩路基填料高路堤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经处治后的红砂岩填筑高填路堤满足静力与动力状态下的稳定性要求。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红砂岩高填路堤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该文就高速公路高填路堤产生的沉降,裂隙等病害,提出了采用注浆技术进行处治的技术方案,并列举部分工程实例,推荐了注浆技术处治高填路堤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5.
高液限土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阳茂高速公路利用高液限土的工程实例,分析高液限土的工程地质特性,提出采用挖方路基处理和将其作为路堤填料的处治措施,建议采用包芯处治填筑路堤方案。  相似文献   

6.
库水位变化会诱发库岸路堤边坡发生失稳破坏。为了分析粉质黏土库岸路堤边坡安全系数在水位骤降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文中以湖南某库岸路堤边坡为例建立数值分析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数值分析结果提出库岸边坡失稳后的优选处治方案。结果表明,边坡内部水位线随外界水位的下降而下降,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边坡安全系数随着水位下降时间呈二次函数变化;卸载+滑动面基底片石换填处理方案具有工艺简单、施工快捷、造价较低的特点,推荐采用该方案进行处治。  相似文献   

7.
结合阳茂高速公路利用高液限土的工程实例,分析高液限土的工程地质特性,提出采用挖方路基处理和将其作为路堤填料的处治措施,建议采用包芯处治填筑路堤方案.  相似文献   

8.
罗萍  刘小平  唐承铁 《公路工程》2013,(1):28-33,53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软土地基,当软土地基基底倾斜角度较大时,特别是路堤高度较大的情况下,在对其进行沉降计算的同时,还需重点对其稳定性进行验算,并采取必要的抗滑措施,避免产生侧向滑移。结合通平高速第6合同段k34+910~k35+000的高路堤软土地基基地倾斜角度大的特点,通过开展现场钻探与土工试验,在获取准确的软土力学性质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该路段软土路基稳定性计算模型。计算表明,未处治路堤滑动安全系数为0.586,仅采用碎石桩处治,其路堤滑动安全系数为1.047,都无法满足规范要求。采用一排钢筋砼桩+碎石桩处治后滑动安全系数为1.222,两排钢筋砼桩+碎石桩处治后滑动安全系数为1.323,处治方案技术上是可行,均可满足路堤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结合广东多个公路工程项目利用高液限土的工程实例,分析高液限土的工程地质特性,提出采用挖方路基处理和将其作为路堤填料的处治措施,建议采用包心处治填筑路堤方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沿河公路新老路堤土体物理力学特性,并利用现场监测、CPTU测试技术和SASW技术等手段,对裂缝处治方法进行一系列的现场试验,系统探讨了处治前后路堤承载力、水平位移及渗透特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新路堤土体的蠕变特性要比老路堤土体的蠕变特性显著;粉喷桩较钻孔压浆方案,能显著减小水平位移,裂缝处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宁明膨胀土的工程地质和土性特征,长沙理工大学膨胀土课题组采用包盖法对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K133 640~ 810段进行了处治。该路堤用灰黑色膨胀土作为下路堤填芯填料,填筑总厚度达6 m,长度达170 m。对路堤工后一年半原位跟踪观测,得到了包边土及填芯膨胀土的水分变化及胀缩变形的特征及其与季节变化的关系。文章结合路堤沉降量的观测结果,分析了包盖法处治膨胀土路堤的可行性,为公路膨胀土填料处治和路堤加固设计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采用排水固结法处治淤泥土或泥炭土时不但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避免路堤发生失稳破坏。为了减少软土路堤的施工时间和增大路堤的稳定性,提出一种新的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治方法,即在软土路堤施工前在路堤坡角两侧设置水泥搅拌桩连续墙,通过减少软土的侧向挤出,实现降低路堤的工后沉降和提高路堤稳定性的目的。为了评价该地基处理方法对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处治效果,利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对设置水泥搅拌桩连续墙后软土路堤的沉降、水平变形和安全性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并与未设置水泥搅拌桩连续墙的软土路堤的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在软土路堤坡角两侧设置水泥搅拌桩连续墙不但可以减少软土路堤的沉降,而且提高了路堤稳定性,减少了软土路堤的施工时间。  相似文献   

13.
结合高速公路拓宽工程,采用弹塑性三维数值方法,借助三维薄膜单元模拟土工格室,分析山区高填方加宽路堤的位移与沉降规律,提出优化的格室处治方案,同时进行了现场试验,分析格室处治后路堤深层侧向位移与沉降规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结果规律相符,高填方路堤在加宽路基自重荷载作用下竖向位移主要集中在加宽路堤的中上部,侧向位移从路基顶面到底部逐渐减少。受上部路堤土俯冲荷载作用,加宽路堤底部侧向位移相对附近土体较大。格室可有效减少高填方加宽路堤的侧向变形及扩散荷载传递。  相似文献   

14.
顾中华 《路基工程》2019,(6):185-190
从治理方案选择、轻质路堤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等方面,详细介绍轻质填料置换法治理类软土地基高路堤滑坡的工程实例。比较规范法和荷载法计算轻质路堤整体稳定性,给出路堤滑坡处治前后的深层位移监测成果,认为采用荷载法更为合理,并论证了治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山区公路路堤边坡破坏形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区地形地貌多变,地基条件复杂,路堤的不均匀变形和破坏时有发生,对典型条件下的路堤进行破坏形态的分析,有助于正确确定路堤稳定性分析方法和路堤加固处治措施.本文在调查掌握路堤破坏主要形式和原因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典型条件下的路堤破坏形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路堤加固处治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岩溶地区公路隧道修建过程中特大型溶洞难跨越的问题,采用理论与现场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特大型溶洞的特点与处治难点,提出采用"承载桩基-纵横框架梁板-钢筋混凝土挡墙"组合处治结构与洞渣回填综合处治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以回填为基础、自下而上交叉施工处治结构的施工方法,并提出洞渣回填、承载桩基、纵横框架梁板结构及钢筋混凝土挡墙结构施工等关键技术。现场施工实践证明,该溶洞处治效果良好,能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与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为处治膨胀土地基上路堤的开裂及滑动,以广西钦崇路一段路基开裂破坏处治为例,分析了路堤开裂破坏的原因,并基于Geostudio软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模拟不同降水历时强降雨对膨胀土地基上路堤的稳定性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抗滑桩+钢筋锚杆树根桩+钢锚管树根桩+路面注浆+深层排水"的组合式处治体系方案,介绍了其主要设计和施工要点.模拟及实践结果表明,在降雨历时4d后,路堤的稳定性系数小于1.0,路基开始出现失稳现象,其可能的滑动面距离左侧路基顶面约7 m处;采用的加固处治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路基开裂问题,增强土体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左劼 《公路与汽运》2008,(4):130-131
结合河北省多个公路工程项目利用高液限土的工程实例,分析了高液限土的工程地质特性;说明了将高液限土作为路堤填料的处治措施;提出了用包心处治填筑路堤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梅河(梅州-河源)高速公路路堤边坡变形病害原因的分析,采用钢花管注浆和预应力锚索加固的措施进行病害处治,并总结了高路堤边坡病害处治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针对常吉(常德—吉首)高速公路半填半挖路堤施工的实际情况,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2D对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半填半挖路堤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合现场沉降监测结果,对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半填半挖路堤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