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出入境货物转关运输通关程序 转关运输,是指海关监管货物依照有关规定,由一设关地点转运到另一设关地点办理出入境海关手续的行为,其目的是要加速口岸出入境货物的疏运,方便货主办理海关手续.我国海关关于转关运输货物监管办法中,对办理转关运输应具备的条件有严格的规定:出入境货物经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向进境地或启运地海关提出申请,经海关核准予以办理转关运输;汽车转关须是装载于集装箱经铁路或专用运输工具运输并由海关加封;承运转关运输货物的企业须是经海关核准的运输企业等.  相似文献   

2.
汤震宇 《中国港口》2014,(4):19-20,24
<正>多式联运是货物运输集装箱化后得到蓬勃发展的一种新的运输组织形式。1980年5月,联合国为了适应并促进国际贸易及运输的发展,在国际多式联运会议上,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多式联运公约《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公约》总则第一条对国际多式联运的定义是:国际多式联运是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受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我国《合同法》、《海商法》对多式联运也做出相关法律规定。由于海上集装箱运量巨大,铁  相似文献   

3.
泉水 《集装箱化》2003,(8):40-41
4 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上) 如前所述,汉堡规则的制定和获得通过,加速了多式联运公约草案的起草过程,而且有些条款就是直接从汉堡规则中引用的。这不仅是因为汉堡规则更倾向于保护托运人的利益,而且因为汉堡规则采用的是比现行强制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法规更为严格的过失责任制,以此为准,就更便于在多式联运中采用统一责任体系。 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共八部分四十条,另外还附有有关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海关事项条款共六  相似文献   

4.
香江 《集装箱化》2001,(11):18-19
第二讲出入境货物的通关程序 1各类出入境货物的通关程序 通关,是指出入境货物通关环节,涉及海关、出入境货物报关人、承运人以及所有人在内的多角色的运作过程,海关通过审单、查验、征税、放行以及后续管理等程序对货物实施监管,以维护正常的出入境秩序.所以,一切出入境货物,不论享受的关税待遇如何,都必须向海关履行通关义务.  相似文献   

5.
0引言 由于危险货物的特殊性,集装箱危险货物运输对环境、船舶、同航次的货物、船员等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世界各国对危险货物的运输都有相应的监管部门和监管方法。近年来我国海事部门多次查获集装箱危险货物的瞒报、漏报和谎报事件,也多次发生其他国家来函通报我国船舶载运集装箱危险货物不按《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进行申报的情况。出口集装箱危险货物瞒报、漏报和谎报问题的存在折射出我国外贸集装箱危险货物监管体制上存在的漏洞。  相似文献   

6.
边易文 《中国船检》2003,(12):32-35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海关当局将于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出台一整套有关海运、空运、公路和铁路运输的"提前申报进出口货物信息"的海关安全法规,可以预料欧盟进出口货物海关安全规则将在晚些时候推出.因为目前欧盟委员会及其各国政府都在紧锣密鼓地制订反恐法规,其中有正在出台的"集装箱高风险货物彻底检查和装船前预先报告舱单"等一整套与海陆空运输的安全密切相关的法规.但是向来不喜欢照抄美国方式的欧盟这一次牵头制订的欧洲港口、码头和集装箱运输和航空运输安全法规显然与美国的一套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香江 《集装箱化》2001,(8):26-27
2 贷运监管及其基本环节 2.1货运监管及其基本环节 货运监管,是出入境货物通关制度的基本要求与实施内容.出境货物,在通关地点未向海关申报前虽然可以自由流动,但最终必须办理通关手续.入境货物,一旦进入关境,直到办理通关手续前的整个期间,都处在海关监管之下,属于海关监管货物.  相似文献   

8.
信息     
[新《集装箱监管办法》实施] 《集装箱监管办法》3月1日正式实施,中国船级社将统一办理集装箱海关批准牌照。新的《监管办法》规定,中国境内和境外制造的集装箱作为运输工具进出境时,不再需要以货物方式向海关申报,只需申报箱号等信息即可。申报所需的海关批准牌照和标识序列号将由中国船级社在审查图纸和现场检验后统一办理。对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集装箱式货车车厢的批准,也要按照集装箱的监管办法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9.
2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立法体制的现状及缺陷 2.1国际货运代理协会(FIATA)的示范法及相关国际立法 目前国际上尚未有具有法律强制力的专门的国际公约,但FIATA制定的示范法对各国的立法具有很大的影响.此外,<联合国国际贸易运输港站经营人赔偿责任公约>、<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海牙--威斯比规则>、<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国际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公约>均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货运代理人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货物运输公约中,对货物不应造成运输延误的规定首先来自于1978年制订的《汉堡规则》。随后又在1980年制订的《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中进一步有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引入了《汉堡规则》中有关延误交货的精神,规定:“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