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水力学原理和经验公式,对不同形式的边沟流量和开口式排水口在连续坡度上及凹形竖曲线底部的排水能力进行了水力计算,并采用修正法计算了不同形式的边沟水流量。对排水口排水能力的水力计算,综合考虑了边沟形式、边沟内水流量、铺面横坡、道路纵坡等因素,得出了排水口排水能力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排水沟渠的成功应用可使排水系统水流顺畅、工作有效。该文采用实地调查及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排水沟渠的分类,给出了三角形边沟、带低洼区三角形边沟、矩形及梯形边沟、半圆形边沟及皿型边沟等排水沟渠的流量计算公式,讨论了其在曲线段的流态,提出了不同形式排水沟渠的适用条件,可对排水沟渠的设计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陕北黄土地区公路排水设施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截水沟、边沟、急流槽和小桥涵等排水设施水毁的形式和4种主要原因,并从设计理念、设计降雨重现期、水力水文计算、地下排水、边坡防护和灾害预测预警等6方面提出排水设施设计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辽宁山区公路村屯段的排水问题,文章研究了一种新型预制装配式排水边沟。通过收集实际工程所在地10a以上日最大降雨量资料来推求设计重现期的日雨量,利用Google Earth和Auto CAD两种专业软件描绘地形图并量取出汇水面积F值,利用规范查找径流系数,后由水力学公式计算出辽宁山区村屯公路边沟的适用设计流量;根据计算的设计流量确定边沟经济断面尺寸,结合工程实际来划分预制构件长度,再对边沟的构造与配筋进行设计;同时,还论述了新型预制装配式边沟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最后通过对新型预制装配式边沟在实际工程应用,表明新型预制装配式排水边沟在村屯公路中排水效果良好,能缩短施工工期,提高边沟整体质量,便于后期养护清理,延长村屯公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为迅速排除路面径流、保证路基稳定、延长路面使用年限、维持车辆正常交通及行人安全,需要合理进行路面排水设计。结合设计暴雨重现期和允许路面最大排水宽度(允许扩展)的概念,可以分为汇水流域地表漫流、道路边沟流和雨水口进流的计算,进而可以确定雨水口的设置间距。该文首先阐述了地表漫流的流量、道路边沟流量和雨水口截流能力的计算方法,然后利用算例说明了连续坡面上雨水口间距设置的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6.
潘丹  张金  程晶  张欣艳 《公路工程》2023,(4):105-112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中较典型的挖方路堑段,在“缓坡”、“超高”等不利线形几何组合条件下,首先对路堑边沟坡度进行分析计算,验证与相关规范条文要求的符合性;其次对典型边沟型式及断面进行水文水力分析计算,对边沟泄水能力、流速进行定量分析,重点研究了缓坡段内由于超高横坡度对边沟泄水能力的影响,从而探讨不利几何设计条件下边沟的设计要点;最后选取典型“缓坡+超高”不利几何工况,计算分析不同纵坡、坡面条件下典型边沟设施泄水能力及流速,可为今后类似工况下边沟排水设施设计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湖南省张家界至桑植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张桑高速)某标段新型生态浅碟形暗埋边沟设计为背景,基于定量的水文计算方法,研究了进水口间距、沟槽底纵坡、路堑边坡高度、暗埋管子沟尺寸等因素对边沟排水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边沟排水能力和现场施工条件,进水口间距宜设置为15-22 m,沟槽底纵坡坡度宜大于1%,路堑边坡高度宜小于16 m,暗埋管子沟直径宜大于0.4 m。研究结果被应用于该高速公路现场排水边沟施工,研究方法可为其他类似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肖燕  瞿帅 《路基工程》2020,(1):29-32
针对目前湖南省各地区所采用的公路边沟尺寸单一,区域适用性较低的现象,结合湖南省各地区降雨分布和公路边沟工程特点,基于水力最优断面分析,将湖南省各地区降雨强度分为3个区,并据此计算了不同公路等级、边沟类型及边沟断面排水沟设计,给出了参考尺寸推荐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定量的水文计算,分析浅碟形沟槽的排水功能、进水口设置间距、暗埋边沟的排水功能、暗埋边沟的淤塞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浅碟形暗埋边沟的一般排水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行高速公路路表排水边沟横截面偏大的现实问题,文章提出了应结合高速公路各路段的边坡、路面的汇水面积大小以及降雨强度等实际状况,进行具体分析计算,推导了关于路堑、路堤边沟横截面面积的简易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简易的计算结果表,可供高速公路路表排水边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矩形沟渠水深与底宽的直接计算公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迭代拟合法,建立了矩形沟渠水深及底宽的直接计算公式。与传统的试算法和图解法相比,该公式形式简单、计算便捷、精度很高,为公路边沟的水力计算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塑料盲沟材料性能测试分析与应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建华  郭忠印 《公路》2004,(11):113-117
介绍了塑料盲沟材料的设计原理、主要形式和特点.选择几种不同截面构造形式的塑料盲沟材料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其压缩变形规律以及排水能力随作用水力梯度之间的关系.利用水力学的管流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表征塑料盲沟材料排水性能的通水能力系数指标。在此基础上对塑料盲沟材料的集水能力与排水能力进行分析,并与碎石盲沟的排水能力进行对比,深入地探讨了塑料盲沟材料各方面的排水性能。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高边坡段排水平孔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水平孔是提高边坡稳定性的重要设施之一.参照渗沟水力计算,提出排水平孔单孔排水能力计算模型;并分析与排水平孔流量相关的三个重要参数--孔长、孔径、孔间距,得出相关结论;进而提出试算法布设排水平孔.  相似文献   

14.
如何通过路侧排水口将路面径流快速排出是路面集中排水设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分析路面宽度和坡度变化对集中排水的影响,准确识别集中排水条件下排水口泄流能力与影响范围,基于水动力学理论得到路面二维浅水方程,考虑降雨、地形、流体阻力等因素对路面径流变化的影响作用,建立路面径流运动变化分析模型,并采用实际观测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验证。结合实际工程建立路面数字高程模型,在设计降雨条件下,分析路幅宽度增加和坡度变化对路面径流深度分布和路面集中排水能力的影响作用,对比不同坡度组合下的路面排水量,并识别路侧排水口影响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路面排水量、路面径流流速、路面径流汇流时间是路面集中排水研究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采用路缘石开口进行集中排水时,路侧缘石对路面径流的汇流过程具有明显的拦阻作用,路肩范围内出现壅水现象;较低的路缘石高度可以减少路侧壅水对外侧行车道的不利影响,进而提高路面行车安全;对于模拟条件下(横坡2%)的固定排水口布置形式,存在相应的排水最优路面纵坡值范围(1%~1.2%);路面径流的汇流方向与路面合成坡度方向不一致,当路面宽度增加时,路面汇流路径增长显著,路宽24.5 m时,路面径流没有就近从排水口流出,汇流路径沿道路纵向超过70 m。  相似文献   

15.
路基边沟是为排水需要而设置的,因而,必须具有一定纵坡。1956年“公路工程设计准则”规定:一般情况下,边沟纵坡不能小于0.5%,特殊情况下不能小于0.2%。但在小半径平曲线地段,如路线纵坡很小(小于3%),由于超高的关系,而使路基外侧边沟纵坡减小,以至不能达到最小流水纵坡的要求,甚至发生倒坡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将这段边沟加深,方能排水。下面介绍一种边沟加深数值的计算方法。一、计算方法计算前提:缓和段内的超高数值按直线变化计算;  相似文献   

16.
该文提出了多种边沟设置方法及伸缩缝边缘排水构造,分析比较了多种边沟的排放能力,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刚乙  杨艳丽 《东北公路》1995,(4):14-17,21
本文简介了高速公路路面排水形式,从暴雨迳流和水力方面,给出确定路面排水设施主要尺寸的计算方法和算例,并对分散性排水有关问题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生态节约型公路边沟的应用研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边沟是路基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分隔路田和丰富道路景观等功能.通过分析近几十年的研究成果,从边沟的设计、形式、尺寸、横截面积和应用及养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剖析了目前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生态节约型公路边沟是今后研究和应用的主流与趋势,并对进一步研究的内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考虑了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的重要作用,以路面内部排水系统中各项设施的泄水能力应足以排除渗入路面结构内的自由水为设计原则,通过水力计算确定设置路面边缘排水系统的设计流量,进而确定排水管的布设间距和结构尺寸。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行高速公路路表排水边沟横截面偏大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应结合高速公路各路段的边坡、路面的汇水面积大小以及降雨强度等实际状况,进行具体分析计算,推导了关于路堑、路堤边沟横截面面积的简易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简易的计算结果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