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连拱隧道设计荷载及其计算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拱隧道在线路平面、洞口位置选择等均较分幅修建隧道优越。在西部地区,特别是云南地区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连拱隧道成为中短高速公路隧道的主体。本文基于双塌落拱的假定,即认为隧道松动压力的计算值应在半结构宽度与整个开挖宽度相应的松动压力之间取值,提出了一种新的连拱隧道荷载确定方法。其中墙顶部荷载较拱顶荷载大,这与接触压力实测值是一致的。另外,在目前连拱隧道的设计计算中,一般把中墙与二衬当作梁杆单元来考虑,不能很好地模拟连拱隧道这种特殊结构,给计算带来较大误差。本文针对目前普遍采用的三层中墙连拱隧道,将广义结点有限元应用于连拱隧道设计计算中,建立广义梁单元计算方法。该方法能考虑结构的实际厚度和几何尺寸,又能给出工程所需的轴力、弯矩和剪力等结构内力,从而可以很好地模拟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本文同时考虑了三层中墙连拱隧道二衬与中墙的相互作用问题,以期对连拱隧道的设计计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连拱隧道衬砌裂缝仿真模拟基本原理,分析连拱隧道偏压荷载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隧道衬砌处于偏压荷载情况下裂缝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可为连拱隧道设计、施工及维修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连拱隧道在地形斜交情况下半明半暗的设计思路,介绍了半明半暗连拱隧道设计的主要计算模拟过程,为山区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减少边坡开挖,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为陡坡地段连拱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连拱隧道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志良 《公路》2006,(10):207-211
简要介绍了福建省连拱隧道技术的发展情况,反映了福建省连拱隧道技术的发展动态,为连拱隧道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结合连拱隧道设计经验与实施效果,对连拱隧道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进行探讨,分析不同结构形式连拱隧道的优缺点。对无导洞连拱隧道大跨度设计模型和施工工艺进行分析,运用有限元软件对无导洞施工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为连拱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连拱隧道荷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先施作中墙,后施作一侧衬砌,完成后再施作另一侧衬砌的施工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连拱隧道荷载的确定方法。文中接着根据连拱隧道的承载特点,分析计算了单侧承载及整体承载条件下的隧道内力,据此提出了一种简化为单拱的计算方法。比较表明将连拱隧道整体承载简化单拱承载计算时,可取得较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连拱隧道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总结了连拱隧道的发展概况,断面型式的变化,施工方法的演变与进步,连拱隧道的作用和研究现状,分析了连拱隧道技术难点,为今后公路连拱隧道设计、施工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深埋连拱隧道竖向荷载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在JTG/T D70-2010《公路隧道设计细则》方法和双塌落拱方法的基础上推导荷载计算修正方法中附加修正系数的取值。将《细则》方法和荷载计算附加系数公式、碎裂介质解析解与申玉生方法在2车道和3车道情况下的荷载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前两者计算结果相近,荷载计算修正公式计算简便,结果合理,应推荐使用。最后将公式应用于八字岭隧道连拱段和那沙岭隧道,进一步证明了公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结合广贺高速公路上连拱隧道的设计、施工和地质情况,使用数值分析对大跨连拱隧道在多种荷载工况下的受力特性和安全储备进行分析,确定其隧道二次衬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隧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连拱隧道衬砌开裂和渗漏水调查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9  
为了对云南省4条高速公路连拱遂道的健康状态评估提供依据及为以后修建连拱隧道在设计和施工上提供宝贵经验及教训,提高中国高速公路连拱隧道的施工和设计水平,尽可能减少衬砌开裂和渗漏水等隧道病害,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对云南省玉元、元磨、大保和昆石4条高速公路连拱隧道衬砌开裂、渗漏水等病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初步分析了隧道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并进行了相应的分类,并据此提出了连拱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其相应的病害预防和整治措施,以期为提高中国连拱隧道修建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某隧道为例,从满应力设计的基本思想出发,考虑隧道本身结构及洞周围岩的受力和稳定性.提出了一个反映中墙和支护结构及围岩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的综合优化模型,对偏压连拱隧道的施工顺序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对类似的偏压连拱隧道工程的施工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连拱隧道中墙稳定性及合理宽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沪蓉西高速公路分岔连拱隧道中墙结构的稳定性及合理宽度确定是设计施工中的首要问题.针对连拱隧道设计采用的整体式直中墙和复合式曲中墙2种结构,建立了不同的三维数值模型,采用三维弹塑性损伤有限元分别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埋深、不同中墙宽度情况下连拱隧道的稳定性及中墙变形受力情况、损伤区和屈服区分布.研究表明2种中墙内的损伤区和塑性区主要分布在中墙上部和底部,并随埋深增大和中墙宽度减小而增大,该部位是薄弱部位,应重点加固,相同条件下直中墙的受力和稳定性比曲中墙好,设计中应该优先选用直中墙.最后建立了中墙完好宽度与埋深和中墙宽度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埋深和中墙宽度预测中墙的完好宽度,从而确定中墙合理宽度.  相似文献   

13.
连拱隧道由于其在整体线形等方面的优势,在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已建整体式连拱隧道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水现象,故探究整体式连拱隧道渗漏水影响因素可为其渗漏水治理及创新发展等方面提供依据.以某整体式连拱隧道渗漏水病害为例,通过实地调查隧道渗漏水现状,具体分析隧道渗漏水原因,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分析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结...  相似文献   

14.
王勇  钱文斐  孙彩红 《公路》2007,(3):188-194
介绍了大拱断面连拱隧道的应用前景和结构设计思路,并提供相应的设计参数,通过结构计算分析结构的安全性和优化衬砌支护参数,并提出多种施工方案,从而为大拱断面连拱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新建隧道下穿城市既有道路,当埋深较浅时上部道路很容易因沉降过大而导致路面结构开裂,甚至破坏等问题,因此研究隧道的施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以西安市开元路至建元路下穿通道项目为依托,在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管幕法支护对隧道结构、围岩稳定性及上部道路路面沉降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新建连拱隧道围岩竖向最大位移为7.4mm,满足规范要求,隧道结构安全可靠;(2)采用管幕法施工时,路面沉降最大值仅为4.39mm,说明管幕法开挖连拱隧道下穿既有城市道路是可行的;(3)采用管幕法施工隧道二衬最小安全系数为2.05,大于规范最小安全系数,衬砌结构安全可靠。综上可见,采用管幕法作为超前支护措施,连拱隧道下穿既有城市道路对上部路面影响较小,施工安全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实例介绍了连拱隧道中导洞法的施工技术在吉怀(吉首到怀化)高速公路第4标段龙子康连拱隧道的施工中,以过去的三导洞施工工艺为基础,在Ⅳ级以上的围岩地段,取消两边的侧导洞,直接采用中导洞法施工,简化了施工工序,减少投入,加快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京承高速公路黑古沿2942 m跨度的连拱式隧道的实例,阐述了大跨度连拱隧道在Ⅴ级围岩中采用三导洞法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以及所取得的较好效果。对类似工程很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采用无导洞钻爆法施工的云南省武定至易门高速公路三台坡连拱隧道工程为依托,针对爆破施工对无导洞连拱隧道围岩造成损伤的问题,利用能量衰减公式推导隧道围岩振动速度衰减公式;采用FLAC3D软件计算分析实际工程围岩振动速度以验证理论推导公式的准确性,并计算分析在爆破荷载作用下连拱隧道围岩、中墙的振动速度和振动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振动速度的理论计算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较小,说明基于理论推导得到的隧道围岩振动速度计算公式是可靠的;爆破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当地震波传至地表仍未完全衰减时,未完全衰减的能量将以反射波的形式继续衰减;爆破施工过程中围岩振动速度和振动位移最大值均位于距掌子面6 m的已开挖区隧道拱顶围岩处,未支护情况下隧道拱顶8 m范围的围岩振动速度大于63.5 cm·s-1,围岩处于损伤的状态,因此在爆破施工过程中应对已开挖区围岩进行预加固。  相似文献   

19.
离石黄土连拱隧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学强 《公路》2006,(10):212-215
离石隧道是我国第一座黄土连拱隧道,简要介绍了该隧道的衬砌结构、防排水处理、施工工序等的设计概况。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施工变形预测的GA-SVR智能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连拱隧道支护结构繁多,施工工序复杂,同时由于施工影响,现场监测数据较少且数据误差较大,造成传统方法很难用于连拱隧道的施工变形预测。针对于此,支持向量回归(SVR)算法可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函数,与神经网络相比具有小样本、全局优化和泛化性能好的优点。本文结合铜黄高速公路富溪连拱隧道的施工变形监测,采用遗传算法来优化支持向量回归算法的模型参数,形成GA-SVR算法,建立起了连拱隧道变形预测的GA-SVR智能模型。采用此模型对富溪隧道后继开挖的监测时间点进行变形预测,并与GA-BP模型对比可以看出本文所建立的GA-SVR智能模型具有极高的预测精度,完全可用于连拱隧道施工期的变形预测,也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