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西部地区山川纵横,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各种公路路基水毁灾害频繁发生,给公路的正常运营和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基于公路路基水毁相关研究资料和野外现场调查结果,考虑水毁承载体和破坏原因,将路基水毁划分为:边坡滑塌、路基冲毁和路基沉陷等三种类型。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水毁发生的原因和形成机理,从边坡防护和路基排水两个角度,提出了公路路基水毁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公路》1992,(4):4-7
公路水毁是公路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造成路毁桥塌,而且影响公路运输,进而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仅近十年来公路水毁损失已达数十亿元,成为公路养护中一个突出问题。陕西省公路部门在公路水毁的防治方面取得很好成效,1991年11月交通部在陕西省商洛召开了公路路基水毁防治技术研讨会,肯定了他们的经验。本刊特将陕西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以期对各地的公路水毁防治工作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浅谈公路水毁的成因与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莉 《公路》2004,(5):179-182
公路水毁主要有路基沉陷、路基坍塌、桥涵破坏、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等4种类型,详细阐述了各类水毁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各类水毁的防治措施,指出公路水毁要以预防为主,及时清除水毁隐患,防患于未然。只要能从公路的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重视水毁,采取的措施得当,公路水毁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公路》2020,(7)
柴达木沙漠具有高寒气候、生态脆弱、盐渍土及风积沙普遍存在、戈壁滩分布广泛等特点,公路路基填料抗水流冲蚀能力差,属水毁频发区域。为减轻公路水毁危害,通过研究6条代表性公路的水毁治理工程及设计文件发现:(1)路基水毁主要为4种形式,即边坡冲刷(溃坡、滑塌、护坡水毁)、沿河水毁、路基冲毁、泥石流及泥沙上路;(2)公路设计应首先满足高寒气候、盐渍土地区、风积沙地段特殊的设计要求,在保证路基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排水体系设计;(3)体现排水系统综合设计理念,注重桥涵构造物、地表排水构造物、路基防护加固工程的配合设计。根据上述3条原则,最终编制完成《高寒高海拔沙漠公路排水体系设计指南》。指南由基本规定、"非产流区"设计流量计算、桥涵构造物、地表排水构造物、路基防护加固工程、路面内部排水、路界地下排水、排水体系设计等8个部分组成,汇总整理了近年最新的技术成果,可以指导该区域公路排水设计。  相似文献   

5.
路基水毁严重影响路基岩石的抵抗效果,尤其是在山区沿河公路,更容易受到水文、地形等的影响,给山区沿河公路路基稳定造成非常大的隐患。尤其是在汛期、暴雨时期,路基水毁现象更为严重。文章分析了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的种类及其产生原因,并就如何有效防范路基水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了解公路水毁的成因,加强公路水毁的预防,对彻底根治公路水毁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保障公路畅通的一个必备前提。公路水毁主要有路基坍塌、路基沉陷、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桥涵破坏等4种类型,详细阐述了各类水毁发生的原因以及探讨对各类水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公路泥石流水毁概化模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洪凯  唐红梅 《公路》2003,(8):143-148
作为一种典型的灾害地貌过程,泥石流是山区公路重要的水毁类型之一。本文基于对西部公路沿线发育的泥石流水毁的调研,将穿越泥石流沟的公路结构形式概化为涵洞、桥梁和过水路面。将泥石流水毁的宏观表象概化为桥台泥石流水毁、上部结构泥石流水毁、桥台基础掏蚀、泥石流淤埋桥涵、泥石流水毁路基等类型。并用新构造应力场的观点探讨了泥石流水毁发育的宏观规律,研究成果对深入研究及防治公路泥石流水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秦岭山区沿河公路水毁类型与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建平 《中外公路》2008,28(2):71-74
该文结合秦岭山区国道G210、G108等几段沿河(溪)线公路水毁工程实例,归纳了现状沿河(溪)线公路典型路段经常出现的公路水毁病害类型,探讨了路基病害成因和不良地质现象形成机理,为路基病害防治设计和公路养护提供工程依据.  相似文献   

9.
《公路》1992,(1)
交通部公路路基水毁防治技术研讨会于1991年11月21~25日在陕西省商洛地区召开。交通部工程管理司、部直属设计、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15个省(市)的代表共5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部工管司程英华副处长主持了这次会议,陕西省交通厅熊秋水副厅长、商洛地区行政公署宁长珊专员、刘祺副专员等领导参加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0.
浙江20省道桐庐段路基水毁修复工程设计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翔 《路基工程》2011,(1):153-154,158
根据对浙江20省道桐庐段改建工程K13+050~+200段水毁路基的现场调查情况,分析了该段路基水毁的原因,提出了有效的修复整治方案。结合设计实践,介绍了对路基水毁修复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沿河公路抗水毁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公路抗水毁能力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现场广泛调研和专家咨询的技术手段,制定了公路水毁相关因素的专家评分表和评价因素的标准分,以此为基础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公路抗水毁能力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一个计算示例。计算结果表明,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沿河公路抗水毁能力是可行的,这有助于遵守和实现预防为主的水毁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15,(12)
路基沉陷是公路水毁主要类型之一,河水位的周期性涨落以及路基土体长时间遭受河水浸泡软化是诱发沿河公路路基沉陷的主要诱因。基于非饱和土体吸水渗透理论和简化路基模型,运用瑞典圆弧法建立了路基动态稳定系数计算式。实例分析表明,当土质路基受到河水渗透-浸泡耦合作用时,路基整体稳定性随时间逐渐降低,并可能发生沉陷破坏。研究成果对于提升路基沉陷水毁机制认识水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预测四川省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灾害,通过调查分析该区公路路基水毁灾害特点,结合行业内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建立山区公路路基水毁灾害风险评分系统。该系统包括初步评分与详细评分两个阶段,且评分表的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并对其实用性进行验证。经检验,该系统可用于研究区域的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4.
1983年7月25日受局派遣赴开县城开公路开县段实地踏看,步行四天现场丈量及了解水毁公路原因和今后整治水毁该段公路的方案。现就个人的分析及整治意见,分两部分叙述如下:一、城开公路开县段43公里(官渡至石关门)现况及水毁原因的分析。 1.沿溪线路基设计标高的分析城开公路开县段官渡至石关门43公里公路,全属沿河公路(即沿溪线),今年7月10日沿线关面、白泉、红花、满月等地带普降暴雨,日降雨量达157.9毫米,其中11时至  相似文献   

15.
李仁志 《公路》1992,(4):9-11
齐(齐哈尔)乌(兰浩特)公路龙江县雅鲁河段位子富拉尔基区至龙江县的景星镇之间,东西两岸堤防间4690m长。此处河流迂回弯曲,漫流多叉,多年来一直是漫水低路堤,还有多座木桥,曾经多次发生水毁路基并使交通断阻。1983年投资256万元改建,1985年末竣工后,仅运营二年半,1988~1990年又连续遭水毁(均未超过设计洪水频率),三年又投入水毁恢复费用10.2万元,但至今仍不能恢复正常交通。本文根据一般调研情况和查阅原来技术设计和竣工资料,对齐乌线龙江雅鲁河段路基连续水害成因和整治对策,提出以下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山区公路水毁路段灾害快速评估难题,以甘肃省南部片区公路水毁为工程背景,通过查阅公路相关规范、标准、已有工程实例,制定了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水毁工点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标准;结合其经济损失,拟定了单个工点水毁评价分析模型;并在单个水毁工点评估基础上,针对水毁公路等级、水毁密度、灾害类别,拟定了相关系数,初步提出路段评价分析模型,通过大量水毁路段数据,不断测算、修正、优化模型,提出了更为实用的路段评价分析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已发生的典型工程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水毁路段灾害评估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可为公路应急抢险和恢复重建提供决策依据,可供类似公路路段水毁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到气候、灾难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路水毁边坡病害时有发生。通过结合某公路水毁边坡病害实际情况,对其路基边坡及防护水毁灾点进行分析,探究水毁病害原因发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处治,经实施后效果评估,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公路路基频繁遭受水毁的现状,论述了丁坝配合护墙防护路基水毁的机理及优点,并介绍了几种丁坝自身的防护措施,作为今后工程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公路路基的水毁实际上就是指公路沿线的相关工程设施因为受到水的作用而遭受到一定程度损坏的现象。实际上,对于公路路基来说,水是天敌,也就是说水对于路基的摧毁作用是最为致命的。但是水毁现象在全国各地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在一些山区,水毁基本上每年都会造成大量道路的损坏甚至是摧毁,轻者则是影响到正常的交通,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桥梁冲毁或者是交通的完全中断。总之,其后果,以及其导致的损失都是非常之严重的。正是因为这样,该文对公路水毁的成因和预防措施予以论述,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山区沿河路基直接与间接2大防护类型,本文具体介绍抛石护坡、护坦、丁坝3种路基防护形式,阐述在路基防护时的技术要领与设计方法,并提出重要参数的相关计算公式,使其防护更为合理有效,从而减少公路.水毁造成的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