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用数据和试验手段论述原材料含泥量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氏指标的影响,从另一个方面论述原材料质量对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的影响程度.提出引入综合指标控制的方法,控制混合料质量.  相似文献   

2.
从关联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混合料密实度出发,通过沥青路面混合料压实度和空隙率指标间对应关系的分析,指出沥青混合料压实度验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在质量管理控制中应用空隙率指标,双侧置信控制沥青路面层密实度,作为沥青路面压实度验收评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作为柔性基层出现在高等级公路的路面结构中,是一种新型路材料结构.它在级配设计、质量控制的诸多方面较普通沥青砼都有较大的区别.在级配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离析控制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根据高速公路建设的实际经验,就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选择、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及施工工艺等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5.
为避免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等早期损坏,文章结合广西自然条件,从集料加工生产与质量控制、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设计、沥青路面施工工艺等方面开展沥青路面施工标准化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提出在源头控制集料加工指标,采用均匀防离析-骨架稳定密实型沥青中、下层混合料和优化的抗滑表层沥青混合料,实施施工过程标准化管理,以有效提升机械化施工效率和路面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旧路的改造工程中采用大碎石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能够充分满足结构强度和高温稳定性要求,同时可起到路面结构排水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防止反射裂缝的出现。文章结合具体的旧路改造工程实例,介绍大碎石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与检验方法,以期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再生沥青混合料受原路面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 RAP)矿料级配、旧沥青含量和结团率变异的影响,容易出现强度性能不稳定的情况,影响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推广应用。针对该情况,生产前对RAP材料进行破碎筛分的预处理,可有效减小RAP组成的变异性,从而减小再生沥青混合料强度性能的变异性。因此,为研究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中RAP组成的变异性及其控制方法,本文以级配偏离度和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讨论破碎筛分前后RAP的矿料级配、旧沥青含量和结团率的变异性与再生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劈裂抗拉强度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进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可通过降低变异性较大档次、提高变异性较小档次RAP掺量的方式,达到减小再生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变异性的目的,从而减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性能变异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闭环可再利用的概念,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可溯源性和解构性,并对常温就地再生工艺作了探讨,认为粒径控制、称重控制和拌和控制是再生设备的关键,应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选择粘结剂和混合料的配合比.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普通超薄层罩面出现脱层、裂缝等病害问题,文章通过引进美国超薄层罩面TOL-10沥青混合料技术,基于体积-性能平衡混合料设计方法理念,采用高性能沥青胶结料,进行了室内混合料设计及性能评价,并依托宿迁S324实体工程,采用同步施工工艺,铺筑了TOL-10沥青混合料试验段。研究结果表明:室内采用体积性能平衡设计方法是可行的,超薄层罩面TOL-10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0.
热拌沥青混合料离析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的任一环节控制不当,都有可能造成沥青混合料的离析,从而对沥青路面留下质量隐患.本文通过对离析成因分析,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避免沥青混合料离析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结合青莱高速公路马莱段路面工程,介绍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概念、混合料设计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粗级配沥青混合料具备优良的高温抗车辙和低温抗裂能力,使用后又不降低路面的其他性能,但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离析、空隙率偏大等问题,室内试验数据无法有效模拟现场实际情况。文章研究设计了垂直振动成型方法,分析了油石比对体积参数的影响,并对粗级配沥青混合料抗压强度试验、劈裂试验及水稳定性试验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垂直振动成型方法显著提高了粗级配沥青混合料密度值,有效降低了空隙率和矿料间隙率;能够降低ATB-25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约0.2%~0.3%(与马歇尔方法相比),并改善了混合料高温力学性能、抗水损害能力及低温抗裂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提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及行车舒适性,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分析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等原材料的选择与质量控制点;其次,分析各类原材料的存放要点;再次,指出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控制要点;最后,分析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控制要点,以期有效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低温下沥青混合料的施工特点,分析了应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思路及作用。通过对不同温拌剂作用原理及效果的分析,探究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在验证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前提下,以控制温拌剂质量、验证沥青性能、保证施工温度等为技术措施,保障温拌剂在路面施工中的良好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东北、西北等寒冷及大温差地区,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尝试通过向热再生混合料中添加PVA纤维来达到增强性能的效果.为此,重点研究了RAP掺量和PVA纤维掺量对热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PVA纤维的添加可提高再生混合料性能,尤其以高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最为显著.建议RAP掺量不高于40%,PVA纤维掺量以0.3%~0.5%为宜.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广西南友公路工程试验实例,介绍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混合料设计方法,提出了施工控制的要点,为确保施工过程中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排水顺畅,解决沥青剥落及粗集料离析等相关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现象是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带来了不利影响,因而在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操作过程中要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控制,以确保摊铺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沥青混合料生产实际,探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及控制要点,并提出相应设计控制对策,主要包括沥青混合料冷料进料速度、二次筛分筛网设置、除尘风门控制、沥青混合料级配控制等。实际应用表明,把握质量控制要点能推动配合比设计顺利进行,有利于确保沥青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9.
阐述对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在施工中各方面的控制,使整个施工过程有序进行,从而保证了路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0.
基于近年国内外对沥青混合料材料性质及沥青路面施工的研究现状,文章对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各项性能指标,包括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性能,明确各类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有原材料、沥青混合料、人员及施工试验检测;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对策分析;最后,从施工准备、沥青混合料运输、摊铺、碾压、机械设备控制管理四个方面提出施工控制要点。通过对人工、材料、机械三方面的管控,降低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出现可能性,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对于促进高等级公路建设和完善道路交通规划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