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横向偏摆率传感器总成包括一个横向加速度传感器和一个横向偏摆率传感器,横向加速度传感船根据车轮侧向滑移量产生对应的输出信号电压;横向偏摆率传感器根据车辆绕其纵轴的旋转角度产生对应的输出信号电压。ECU利用横向加速度传感器和横向偏摆率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电压,车轮速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电压以及方向盘转角传感器的串行数据输出信号,通过与驾驶员想要的行驶方向进行比较,计算出车辆的实际方向.  相似文献   

2.
汽车碰撞试验中异常加速度冲击信号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型汽车在碰撞试验中多次出现的异常加速度干扰信号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经分析认为,该异常冲击信号的产生是由于牵引链条脱钩后撞击玻璃盖板边框后高速反弹敲击车辆底部刚体所致.采用侧撞小车的模拟试验对该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模拟试验测得的加速度曲线在幅值濒率、持续时间上与实车碰撞试验中的异常加速度信号非常相近,进而验证了对异常加速度信号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在摩托车前后轴头安装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拾取路面传递到车架的加速度信号,即路谱,并以此信号为目标,再对该目标信号进行必要的编辑和处理,通过计算传递函数和迭代获得台架驱动信号,从而进行耐久试验。结果表明,加速度信号稳定可靠,能准确反映路面对车架的激励,易于采集和处理,适合作为路谱信号。  相似文献   

4.
DTCC0187是为诊断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电路性能故障而设置的。车辆稳定性增强系统(VSES)根据横向加速度传感器输入信号计算期望的横向偏摆率。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的有效输出电压范围为0.25V-4.75V,故障诊断仪将零横向加速度时的输出电压定为2.5V。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的偏压为传感器安装定位误差和电子信号误差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5.
一6.3车身加速度传感器(G341、G342、G343)为对‘每种行驶状态进行最理想的减振调控,必须知道车身运动(簧载质量)和车轴运动(非簧载质量)的时间曲线。使用三个传感器测量车身的加速度。其中有两个位于前桥的弹簧支柱拱顶上,第三个位于右后轮罩内。通过处理车身高度传感器信号  相似文献   

6.
为了得到更加真实有用的压路机信号,针对振动压路机钢轮的振动加速度信号采集中所存在的噪声,在4种不同阀值原则下对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小波降噪处理,采用IIR低通滤波器对同一信号进行滤波去噪。结果表明,小波降噪方法在对压路机钢轮振动信号的处理中能够更好地降噪并保留有用信号。  相似文献   

7.
黄河  李娜 《汽车电器》2023,(9):76-77+80
主要阐述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商用车ESC传感器工作原理,对整车环境下ESC传感器的多种布置场景进行分析,并根据各布置场景梳理传感器信号解析的方案后完成实车测试验证,为智能驾驶及线控底盘开发过程获取整车姿态的需求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液压主动悬架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成  朱善安 《汽车工程》2004,26(6):691-695
以车身垂直加速度和悬架动行程为控制目标,同时引入非线性高通滤波器和非线性低通滤波器,基于逆向递推(Backstepping)技术,并考虑液压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及其参数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主动悬架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激励信号作用下,都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纵向加速度的坡道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实时发动机输出扭矩信号及实时车速信号根据动力学推导式计算道路坡度。模型仿真及道路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需增加额外传感器,具有低成本、简单、实用等特点,能够对坡道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10.
四、可变助力转向系统(VES) 可变助力转向系统(VES)的作用是当车轮速度变化或出现横向加速度时,改变车辆转向力的大小。电子制动控制模块(EBCM)接收转速、转向盘转角等信号,控制位于齿轮齿条式转向机中的执行器,以实现可变助力转向功能。VES系统输入信号、输出控制框图如图11所示,电路如图12所示,VES执行器位于转向机阀体上,位置如图13所示。  相似文献   

11.
研究山区公路钢筋混凝土T梁桥拓宽时混凝土梁的收缩徐变效应,采用解析法分析新、旧T梁拼接后由于新梁收缩徐变产生的应力和挠度,推导拼接后新、旧T梁收缩徐变影响的解析法公式。以20 m跨径T梁为例,采用MATLAB软件编制分析程序,分析由收缩徐变效应引起的新、旧T梁的挠度和应力,比较新T梁的梁高和混凝土强度对新、旧T梁挠度和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混凝土收缩徐变作用下,新T梁的梁高可能会引起旧T梁腹板底缘开裂,新T梁的高度及混凝土强度对新、旧T梁的受力影响均较大。  相似文献   

12.
全迅  那通兴  许强  李宏哲 《隧道建设》2022,42(Z1):544-552
为提升公路水下隧道服务品质,保障隧道通行安全,针对检查评定体系亟待建立、土建结构风险点多、机电设施故障率高、预防性养护与养护决策难以实施等问题,开展水下隧道提质升级实践意义重大。依托已建成通车的苏州阳澄西湖隧道,基于特隧特养、安全风险防控和信息化管养理念,系统性提出了设施本体性能改善、管养信息化水平提升及风险防控能力提升的提质升级解决方案。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土建结构病害处治、机电设施改造升级和交安设施性能完善设计与实施; 2)建立了隧道管养信息化系统; 3)研究制定了隧道检查评定体系和运营阶段安全风险识别与防范体系。方案实施后,苏州阳澄西湖隧道的设施技术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信息化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3.
李鹏 《路基工程》2022,(2):168-172
依托云南省杨柳至宣威高速公路项目,通过室内正交试验,研究机制砂掺量、水胶比、粉煤灰掺量、钢渣掺量等因素对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阶数拟合函数的预测效果,采用三阶非线性函数建立并验证了机制砂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的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水胶比和粉煤灰掺入量对扩展度和坍落度影响较大,钢渣影响较小;随着水胶比、粉...  相似文献   

14.
国外深隧排水系统调度运行方案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隧排水系统构成复杂,管理难度大,我国大陆又无此类工程可参考,需要探索高效的、合理的深隧排水系统的调度运行模式。通过分析国外典型的深隧排水系统调度运行方式,结合我国城市排水和深隧建设情况进一步研究,在浅层排水系统和深隧排水系统的整体调度、深隧调度运行与降雨信息相结合、降低深隧运行和维护成本及对深隧进行精确调度4方面得到了启示,以期为我国的深隧排水系统完善和优化其调度运行方式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湖南省临长高速公路和湘耒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采集了总计46941个路基路面结构质量检验数据,包括路基、路面基层和沥青面层弯沉,路面基层和面层厚度,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编写出随机变量变异性分析的计算机程序,并利用该程序对这些样本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路基路面结构弯沉、路面结构层厚度、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等参数的概率分布,分析得到的各参数变异系数分布范围基本反映了我国当前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实际施工技术水平,可供修订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和施工规范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深基坑与地铁车站共用地下连续墙影响下车站和隧道连接节点的变形特性,保护地铁线路运营的整体安全,通过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展开研究。根据上海地区深基坑与地铁车站共用地下连续墙工程实例的现场测试数据,分析了开挖施工过程中车站与地铁盾构隧道的竖向位移分布特征,并采用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共用地下连续墙深基坑开挖深度、相对位置对车站与隧道节点变形的影响,探讨了车站与隧道节点的曲率半径、相对弯曲的发展变化规律,并判断其安全状态。测试结果与数值分析均表明,车站与隧道节点变形比隧道最大沉降处更加不利;节点的曲率半径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相对弯曲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基坑与车站完全共用地下连续墙或远离隧道时,节点处的曲率半径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沉管隧道运维技术发展,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调查与数据挖掘等方法,系统梳理了沉管隧道的国内外概况、运营与病损情况、检测与评估技术、病害预防及处治等方面的技术成果。以沉管隧道用途、管节长度与埋置水深等关键信息为基础,阐释了其国内外发展概况;简述了沉管隧道运营现状,并重点对沉管隧道接头、主体结构、附属结构与设施的常见病损特征进行了数据挖掘;对隧道检测、监测与评估技术进行了对照剖析,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检测与评估技术的进步与不足;从前期预防与后期处治的双角度,阐述了沉管隧道的不均匀沉降、裂缝与渗漏水等常见病害的预防与处治;并从沉管隧道运维信息的角度,对其运维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沉管隧道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诸多运维技术难题;在役沉管隧道出现了过大(差异)沉降、裂缝、渗漏水等病损,其中管节不均匀沉降最为常见;沉管隧道检测仍以结构检测对象和传统周期性检测方法为主;沉管隧道评估诊断多侧重于沉降量控制标准的角度,考虑多因素综合角度的服役性能评估尚处于空白阶段;沉管隧道常见病害应坚持建设期预防和运营期处治双管齐下的对策。未来,沉管隧道运维将向运营环境全要素拓展,并更注重实时自动化监测技术、大数据智能评估技术与基于状态的养护策略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发动机ECU动态测试分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计算机仿真测试技术,构建了发动机ECU动态测试分析系统。系统可以模拟出实车的各种传感器信号来驱动发动机ECU工作,并利用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测量和显示发动机ECU的输出信号,实现在脱机状态下对发动机ECU的动态测试。通过对TOYOTA RAV42.0汽车发动机ECU实际测试表明,使用仿真信号驱动来模拟发动机ECU的实际工作状态,可以深入了解ECU的控制特性和工作参数,为研究和评价ECU提供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与就车测试相比,它具有调控容易、重复性好、仪器的测试范围可以无限扩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意识是一个人主动性能力的内在指导力,是指引行动意识的主体元素,现阶段各类高校针对于思政课程教学越来越重视,不断进行改革和优化,整合课程资源,渗透思政课程作用,完善各类课程内在思想教学,逐步打造具有科学政治思想,正确思维价值观,扎实专业技能的现代化信息人才.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方面最为核心的技能...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于机械专业学生的思政素质和能力有着较高要求,为了有效将高校机械类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培养作用发挥出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需要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德育元素.探究机械类专业教学内容和思政教学之间的融合方法,进而才能具有针对性的提升协同育人水平,不断为社会提供更多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