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隧道宜采用较大的曲线半径,当受特殊条件限制,隧道平曲线需要采用小半径曲线时,应进行停车视距与会车视距的验算,必要时,需要对隧道进行加宽设计,以保证隧道行车视距的要求。以设计时速为60 km/h某二级路隧道为依托,通过对隧道进行会车视距验算,得出隧道在小半径段需要加宽1.5 m,对类似的工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互通立交设计中存在的环形匝道圆曲线半径设计未预留主线改扩建空间、单车道出入口的双车道匝道渐变段长度未结合设计速度差异化取值、左转匝道平面圆曲线半径取值偏小导致的停车视距不足等问题,提出根据主线车道数适当增大环形匝道圆曲线半径、根据设计速度动态确定匝道渐变段长度、根据停车视距选取对应平面圆曲线半径的优化设计方法,为设计人员在设计指标选取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多年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经验,阐述了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中T形枢纽互通立交分岔侧主线限速的必要性及分岔侧主线单车道匝道的分流方式,对匝道小半径圆曲线处停车视距进行检验,对单车道出入口的双车道匝道适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商晓儒 《北方交通》2023,(11):25-30
在高速公路设计过程中,受限于地形、地质、生态红线和永久性基本农田等因素,有时会采用较小半径的圆曲线,圆曲线半径较小则可能会使曲线内侧紧邻中央分隔带车道的视距受到较大影响,致使横净距不足,进而影响行车安全性。对高速公路小半径圆曲线横净距进行分析研究,计算了标准横断面尺寸下80km/h、100km/h和120km/h设计速度的实际横净距和基于横净距要求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得出了不同设计速度和圆曲线半径下的横净距加宽值,提出了适用于不同情况下解决横净距不足的措施,为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夜间的交通事故率及其危害性都远高于白天,一个重要原因是夜间停车视距不足.为了满足夜间汽车停车视距的需要,保障行车安全,根据汽车前灯散射角、高度和仰角,计算出满足汽车夜间停车视距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满足汽车夜间停车视距的最小平、竖曲线半径均大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要求的极限最小半径,某些情况下甚至大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要求的一般最小半径.就此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供公路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保证夜间停车视距的公路平、竖曲线半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夜间的交通事故率及其危害性都远高于白天,一个重要原因是夜间停车视距不足。为了满足夜间汽车停车视距的需要,保障行车安全,根据汽车前灯散射角、高度和仰角,计算出满足汽车夜间停车视距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满足汽车夜间停车视距的最小平、竖曲线半径均大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要求的极限最小半径,某些情况下甚至大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要求的一般最小半径。就此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供公路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平曲线半径在山区局部复杂地形的取值进行了分析,同时还考虑停车距离受不同纵坡影响,为了安全行车和避免不必要地增大停车距离,对不同纵坡的停车距离进行了适当修正,得出不同纵坡条件下满足横净距要求的临界圆曲线半径,为平曲线半径的合理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结合张花高速公路线形设计实例,还介绍了平曲线半径的灵活设计,以达到满足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公路建设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公路线形设计的实际情况及《标准》中关于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的规定,结合竖曲线半径确定的限制因素,提出了调整提高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的推荐数值指标。  相似文献   

9.
渐变段长度直接影响高速公路合流区末端的交通安全,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对渐变段长度的规定没有考虑加速车道渐变段位于曲线路段时的需求,位于曲线路段的渐变段长度不足可能导致路侧护栏遮挡驾驶人视线,存在合流末端停车视距不足的安全隐患。分析合流末端渐变段小客车行驶轨迹特点及小车驾驶人的视线通视条件,采用符合实际换道轨迹的双曲正切换道模型,以渐变段满足小车驾驶人停车视距为控制要素,构建了曲线路段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长度计算模型,并基于国内外研究及相关合流末端车辆运行速度调查数据,确定了该模型中关键参数的取值,最后提出了曲线路段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合理长度取值。研究表明:曲线路段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最小长度与合流末端的小客车运行速度正相关,与主线行车道右侧硬路肩宽度和圆曲线半径负相关;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的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最小长度能满足主线设计速度<100 km/h时小客车合流末端换道时停车视距的要求,当主线设计速度≥100 km/h时,不满足小客车合流末端换道时停车视距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行车安全风险,建议根据主线曲率半径及硬路肩宽度综...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公路线形设计的实际情况及<标准>中关于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的规定,结合竖曲线半径确定的限制因素,提出了调整提高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的推荐数值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