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冲击式压路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压实效能及其在路基土压实施工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实践检验,说明了冲击式压实技术在路基土压实中的优越性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冲击压实机以其突出的优点形成了高效、快速、价廉、应用面广的地基基础压实新技术。此文对近年来在国内基础压实工程中采用冲击压实技术的资料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介绍了冲击压实技术的发展、加固原理、适用范围及发展方向,同时对冲压技术的最新应用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路基填前冲击压实施工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冲击压实是路基压实技术的一种新发展 ,介绍利用冲击压实技术处理高速公路低填路堤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检验等技术  相似文献   

4.
冲击式压路机在填石路基增强补压中应用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3YCT25型冲击式压路机在填石路基增强补压应用中的适宜压实深度和压实遍数.证实了一种取消边坡码砌且能保证边坡压实效果的填石路基施工方法.对高填方填石路基和堆石坝施工控制工后变形、提高堆体密实度及解决高速公路台后跳车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渗漏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冲击式压路机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冲击式压路机是继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之后出现的新型压路机,它凭借巨大的冲击能量和相当高的行驶速度可获得深层实效果和极高的压实效率,在公路、铁路机场路基处理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阐述了冲击式压路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路基冲击压实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西安—禹门口高速公路路基工程中采用的冲击压实技术措施处理湿陷性黄土的经验,介绍冲击压路机的作用机理、施工设计、质量控制措施和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经检验冲击压实效果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刘晓曦 《铁道建筑》2006,(12):21-23
为合理评估冲击压实方式对路堤下涵洞的受力影响,在分析冲击压实影响深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涵洞土压力进行了现场观测,得到涵拱冲击压实受力影响曲线。涵顶回填高度达3 m后,冲压对涵顶产生的残余土压力较小。试验研究表明,所采用的涵洞回填压实方法合理。  相似文献   

8.
冲击碾压是地基处理的一项新工艺,与传统压实机械相比,其压实效率高,费用低且处理厚度大,特别是在处理软弱土地基时有明显优势。针对重载铁路施工中出现工后沉降的问题,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冲击碾压工艺的原理、设备和方法以及对路基施工质量的影响。施工实践表明:冲击碾压工艺可提高路基压实度,减少路基工后沉降量,确保铁路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公路路基压实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公路路基土压实原理和静压、冲击、振动三种压实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对土壤压实的施力方法。并对影响压实效果的诸多因素提出了路基土主要压实指标和压实方法。  相似文献   

10.
程蕾 《铁道建筑技术》2006,(Z1):165-167
介绍冲击压路机的压实原理,设置试验段作碾压试验,并对冲击压路机在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中所达到的各项参数进行分析,提出冲击压路机在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中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1.
计量是融法制管理和专业技术于一体的工作,铁路计量同时又要求我们将管理统一于铁路运输管理体系之中。由于计量、安全检测设备是现代化的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基础,而这些设备得以正常发挥作用的基础是量值准确可靠。因此,保证这些设备量值准确性的量值溯源及设备状态监控、核查活动等的技术管理体系构成了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和运输设备技术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铁路计量的根本。随着铁路生产力布局结构的调整以及《计量法》的修订,对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的技术管理工作来讲,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从长远看,技术机构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处理自身建设问题等等,是摆在铁路计量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无线局域网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了相关说明。  相似文献   

13.
《中国铁路》2000,(4):32-34
介绍了上海铁路局面临运输市场竞争压力,以提速为突破口、强化安全基础建设、强化经营管理,以及采取产学科研联合的成功经验;剖析了现行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技术创新体系的几点做法;论述了路局技术中心的性质、任务与职能,路局技术中心的组建原则,并提出了如何组建路局技术中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融资技术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饶为富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1):71-76,81
研究目的:文章旨在通过理清融资思路,为科学的融资决策提供参考。 研究结论:通过归纳比较分析发现,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使融资技术呈现多样化趋势。融资技术多样化为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多种融资平台,铁路建设融资已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要建立一系列合理的制度。  相似文献   

15.
王同军 《中国铁路》2006,(10):12-15
铁路信息化是铁路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兰州铁路局坚持科技兴局的发展战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运输生产、运输调度体制的变革、客货营销,提高了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在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软件方面,研发出适用的各类应用系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利用信息技术强化现场控制,提高了路局直管站段后基层站段的独立作业能力。同时,推进理念创新、观念更新,加快网络统一规划建设,构筑统一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推进机制创新,努力打造一支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高素质队伍。  相似文献   

16.
《中国铁路》2000,(7):42-42
近年来,郑州局以"改革、安全、营销"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科教兴局,在"提速、重载、安全、信息"等4个重点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为推动铁路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增建二线施工环境特殊,具有质量标准高、施工干扰大、协调配合多、运输及安全压力大等特点。贵昆铁路沾益—昆明段增建二线铺架施工通过制定"边铺边架、长轨换铺"的总体施工方案,并对特殊地段制定专项方案的施工方法,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施工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高速列车制动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制动系统与高速列车安全性的关系,综述了高速列车的制动方式及其性能,并给出各自在国内外高速列车上的应用情况;介绍了高速列车空电联合制动力的控制模式并就各种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对比,概述了高速列车的防滑再粘着控制技术,论述了高速列车制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国家创新体系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论,是居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铁路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铁路技术创新体系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微机控制系统如单片机、PLC等弱电控制在机车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控制系统中存在大量开关量和模拟量应用,为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必须对其进行隔离,本文对几种隔离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简单可行的V/F转换隔离、A/D采集展开进行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