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船舶智能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无人驾驶船舶的研发不断加快,其未来运用必将使船舶配员减少、船员结构和船员职责发生改变,对以培养海员为主要任务的航海教育提出挑战。对此,对无人驾驶船舶的发展进行介绍,并提出航海教育对策。航海院校应密切关注无人驾驶船舶的发展动向,尽快更新航海类专业的教学内容,适当调整航海类专业的培养目标,适时减少航海类专业的招生规模,及早筹划设立船舶无人驾驶专业,主动适应船舶智能化的发展,积极迎接未来运用无人驾驶船舶的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船舶驾驶员劳动强度及人为误判导致的船舶灾难性后果,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效益,通过分析船舶智能研究概况和"无人驾驶"船舶的优越性,提出实现船舶"无人驾驶"的必要条件,包括高度智能化的船舶、外部实时环境信息的采集、法规的修订。"无人驾驶"船舶除了可以更安全、更经济外,对解决船员招聘难与船员需求增加的矛盾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郭超 《世界海运》2019,(2):19-22
无人驾驶船舶的出现,颠覆了传统船员职业的内涵,对船员管理公司的经营和发展提出新挑战。梳理无人驾驶船舶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其给船员队伍建设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探讨船员管理公司如何紧跟科技革命浪潮,提前谋划转型发展,通过价值创新,逐步改变以提供配员业务为主的经营模式,从而在无人驾驶船舶产业链中争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目前船员发展及世界船员需求现状,分析影响中国船员发展主要因素,即培养机制不完善、船员收入相对降低、船员外派管理粗放、特种船舶船员培养乏力、跨文化工作能力不足,提出中国建设船员强国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5.
船舶选配“电子船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电子船员"提出的背景,分析船舶设置"电子船员"的必要性,并对"电子船员"的职责界定、能力要求、岗位设置以及"电子船员"的教育、培训、发证等进行探讨。对海事部门、航海培训机构、航运企业培养、选配"电子船员"有参考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宗宝 《世界海运》2013,36(1):29-30,40
在对船员管理过程中,船舶安全管理者往往侧重于船员业务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对船员心理健康的指导,而船员心理的健康程度对船舶安全至关重要。探讨影响船员心理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疏导船员的不良心理,提出公司、船舶、个人共同努力来提高船员心理素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04规则实施后船员适任考试"船舶辅机"试卷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根据04规则实施后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大纲>命题的船员适任考试"船舶辅机"试卷的整体结构、知识内容覆盖情况、试卷特点等作了深入分析,探寻"船舶辅机"大纲和考试试卷的发展方向,为今后的船员适任考试教学与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赵晨 《中国海事》2014,(7):18-19
曾经,国内一名长期从事船员管理工作的人士表示:“现在船舶大型化发展十分迅速,对船长以及高级船员要求极高,而只有大型航运企业才有能力为船员提供在大型船舶上实习、工作的机会。所以,当这些船员被培养成熟、需要为培养方出力的时候,他们却另择他处,这对大型国有航运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损失,同时也破坏了企业构建船员梯队的计划。  相似文献   

9.
海上运输业繁荣发展,船舶越来越智能化和大型化。大型船舶内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设备众多,给船员的日常生活和船舶应急反应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船舶操控室内的精确导航问题,提出了基于微机电传感器精确导航的方法,设计基于微机电惯性传感器的室内导航系统,实现船舶操控室内的精确导航。  相似文献   

10.
随着航运技术发展,船舶信息化程度逐渐增强,对船员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对船舶运行状态的判断还是以船员的经验和理论知识为主,如果决策失误,势必对船舶造成损失。针对这一情况,提出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智能船舶。智能船舶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智能化感知、分析、判断、决策和控制,最终达到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保证船舶安全航行的目的。本文研究面向应用的集成智能船舶信息处理系统,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趋势预测模型和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最后给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1.
船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船舶安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从船员综合素质的内涵入手,结合海事案例,分析了船舶安全与船员综合素质的内在关系,阐述了船舶安全对船员综合素质的具体要求,并对如何培养提高船员综合素质,确保船舶安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舰观 《珠江水运》2011,(24):32-32
无论怎样划分,船员都是船舶安全的主体。在船舶向大型快速、智能与高效的急速转换中,高素质的船员队伍对船舶安全的影响越来越重要。高素质船员的培养,要比船舶的建造周期缓慢得多。一条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船舶,建造周期最多需要一  相似文献   

13.
酒井捷夫  王金娣 《机电设备》1994,(2):34-34,37,48
一、前言 近年来,在船舶自动化测量设备方面开始听到有关智能传感器、智能系统等术语。有时并非意识到智能化这一术语,而仅是使用了智能化设备。 由于船员人数减少和混乘船等现实情况的存在,要求自动化测量设备实现智能化。另外,微处理机正向小型化发展;单片机向集成化技  相似文献   

14.
张红晓 《水运管理》2010,32(6):27-28
为提高航运企业经济效益和船舶航行安全性,根据不同技术参数的船舶对船员的实际技术要求建立船舶需求系数模型,针对船员个人情况建立员工素质模型,并为各类船舶对船员需求素质内容赋予不同的权重,在对船员各项素质指标进行量化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辅助功能,为船舶制订最优船员调配计划。  相似文献   

15.
随着船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大型船舶传统的手动驳运燃油方式已不能满足复杂而庞大的燃油系统的调驳运行。本文针对大型船舶多油舱,船员工作强度大,手动调驳困难的缺点,设计出一套高效、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的燃油智能化调驳系统。采用本系统的大型船舶能够大幅提高船舶燃油系统驳油自动化水平,有效降低船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的船舶控制系统已经与计算机技术高度结合,在大部分情况下,船舶能够主动进行航向的控制和系统状态的检测,而船员只要在监控站通过显示器和键盘,即可对船舶上成千上万的机电设备进行控制,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复杂海况下,船舶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并不能做出快速反应,因此还需要船员进行手动的干预,才能保证船舶的安全控制。本文主要针对船舶智能化控制系统,运用优化后的动态神经模糊控制算法,对整个控制流程进行优化,结合具体的仿真数据,使船舶智能控制模型变得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17.
为拓展设计船舶航行中多模态人机交互模式,促进船舶航行所用导航系统的智能化发展,研究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在船舶航行中的应用,设计一种船舶航行使用的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船员可在船舶航行时,以语音交互、手势交互这种多模态交互模式,完成指令输入,无需人工手动操舵。实验测试结果验证,多模态人机交互模式使用后,船舶航行时,控制指令通过语音与手势便可有效传达,船舶航行控制可靠,且无须手动控制舵机,可实现船舶航行智能化交互控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内河船舶船员现状的分析研究,探索船员培训校企合作模式,强化船员实际操作能力培训,推进应用型船员培养新模式,促进内河船员队伍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发展,结合江海联运船员的业务素质特点,提出江海联运船舶船员发展策略:加强江海联运船舶船员素质特征的调研论证;积极推进国家层面的政策形成;深入探索江海联运船舶船员管理机制;多途径开展江海联运船舶船员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强化培训机构资质,规范考试制度,确保职业证书的含金量;定制江海联运船舶船员航线、航区扩大政策;建立江海联运船员工会,健全船员就业保障体系;建立江海联运船员生活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0月15日至24日,欧盟海事局对中国"船员教育、培训和发证体系"进行审核。此次接受审核的单位是中国海事局、辽宁海事局、大连海事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欧盟海事安全局每5年定期对培养船员到挂欧盟成员国船旗船舶工作的国家进行"船员教育、培训和发证体系"审核,审核依据为STCW公约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