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物流运输中存在的风险,以厢式货车运输为对象,介绍1种基于全球定位技术(GPS)和移动通信技术(GPRS)的货运安全远程监控系统,并提出1种采用新型电子锁监测运输安全状态的方法,给出车载智能终端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智能终端系统由终端主机和电子锁两部分组成,一方面接收导航卫星定位数据,提供车辆位置、速度等信息;另一方面实时采集车厢状态并判断安全状况,及时对破坏行为进行报警,确保整个货运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笔者基于北京市公路运输量数据统计需求,研究提出了2015年北京市小样本抽样调查方案,明确了调查范围、分层调查方法、调查内容、调查时间和七步工作流程。从运力发展情况、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功能区货运量分布情况、分车型运输情况、分货类运输情况流量流向及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市货运发展现状和特点,为宏观经济运行分析、运输行业管理、交通规划和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为顺利开展今后抽样调查工作,在创新统计手段、巩固调查基础、健全调查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抽样调查工作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Global Tranz Enterprises公司,一家全球领先的技术驱动的货运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加入了在卡车运输联盟(Bi TA)中的块链,一个行业高管和致力于开发和推广物流和货运行业块链技术标准的群体。Bi TA成立于2017年,旨在制定行业特定的块链标准,通过提供更多的关于块链的清晰度和教育,Bi TA打算成为运输行业领先的块链喉舌。在基础层面上,块链技术是开放的分布式账本或数  相似文献   

4.
日前从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局获悉,根据《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规定,北京市应当公布在城市中心区内从事昼运的货运车辆的车型、外观、安全、环保等标准,提高北京市城市配送车辆的  相似文献   

5.
将系统动力学理论应用于区域综合货运系统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定量分析中,通过分析货运供需系统因果关系,研究货运需求、货运缺口、经济发展、运输投资等系统影响因素之间的反馈环路。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流图,构建货运系统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试验,分析了运输投资比例、产业结构等与货运生成总量及货运缺口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运输基础设施投资比例的提高,能有效改善货运供给能力的不足,使得货运缺口减小,促进经济的增长;第1、2产业对于货运生成总量的贡献较大,第3产业对货运生成总量的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6.
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运输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了运输需求、运输成本、运输利润及货物运输承运个体的原因等方面。本文以宁波市为例,分析了治超与货运指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2013~2016年的货运价格指数发现,综合治超工作并未影响到货运价格指数。尽管治超减少了超载车辆的数量,对应着货运价格的上升。但是从指数上来看,与综合治超的时间进行对比,指数没有上升反倒呈现下降趋势。从长期情况来看,货运价格指数并未受到治超的长期影响,货运价格指数在2015年全年以及2016年前半年都呈现了波折的稳定态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秦皇岛市为例研究了货运发展规划战略中的几个问题,运用多角度系统分析预测方法对货运发展需求进行了系统预测,从建立社会主义运输市场和社会运输经济效益出发,提出了区域运力发展规划的系统平衡原则,内部竞争原则,超前发展原则及季节性协调参数等战略思路,对优化中国货运运力结构、合理发展动力规模,提高运输效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勇 《驾驶园》2009,(7):47-49
成立于1995年的北京迁喜搬家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性的搬家公司,经过14年的发展,迁喜搬家已经在北京市的搬家市场中拥有了一席之地,目前,公司有货运车辆105台,员工400多人。2008年,迁喜搬家被北京市道路运输协会等部门评选为“北京市城市保障道路货运‘绿色车队’50强”。据迁喜搬家公司考松江主任介绍,迁喜搬家还是北京市为数不多拥有专业搬家资质的13个搬家公司之一。  相似文献   

9.
公路货运是中国最重要的货物运输方式,远远超过了水运和铁路运输。在需求持续高涨的同时,公路货运领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方面人们期望货物的运输更快、更灵活、价格更低廉。这便促使物流公司想方设法地提高效率,确保货运车队平稳、无间断且安全地运行,以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另一方面,货运物流车辆是中国道路上最大的污染源。虽然货运车辆仅占到全国车辆总数的8%,但它们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却占到了运输相关排放总量的70%。这就使得减少公路货运碳排放成为了实现中国交通低碳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沁阳市太行运输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业务包括货运、城乡客运、出租车运输,其中货运分为危险货物运输和普通货物运输.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公路货运量预测中不考虑货运供给特征和货运需求量结构性变化的不足,提出了通过分轮轴类型的交通量调查和轴载谱调查,获取基年车辆装载量概率密度分布函数,使用主流车型的短期平均运输成本拟合得到车辆长期平均运输成本函数,根据运力均衡的思想和货运需求价格弹性模型对计划年分批量的公路货运需求量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建立外部环境变化时计划年公路货运量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中国公路货运统计的真实性和统计效率,利用自动化交调、轴载检测、高速公路计费、联网联控货车以及国家道路货运量专项调查等数据,提出2种自动化公路货运量统计方法。2种方法均采用浮动检测数据与固定检测数据融合的原理,使用浮动车数据获得运输特征,分别使用高速计费数据及自动化交调数据获得运输规模。通过设备检测数据与人工调查数据的嵌套计算,解决分层统计中行业浮动车代表性不足的问题。通过数据的一致性分析,解决不同类型数据车型划分标准不同给数据融合带来的口径不一致问题。与传统方法相比,统计方式由人工统计转变为自动化统计;统计对象由营运性货车扩展为全社会货车;统计口径由按车籍地统计转变为按运输发生地统计;统计周期由月缩短为日。此外,实现了可按车辆类型、道路类型、运输成分及公路线路的精细化统计。以辽宁省路网和G102国道为例,给出区域公路网和公路线路的货运量统计结果。最后,以高速公路为统计对象,与计费数据获得的货运量对比,验证基于交调数据统计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显示,交调融合法的货运量统计误差为11.5%。对比2种方法,交调融合法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和更高的灵活性,为中国公路运输统计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方法,同时探索了利用设备检测数据和人工调查数据嵌套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过境与疏港货运交通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深圳市过境与疏港货运交通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空间需求分布和交通流向分布,识别过境与疏港货运交通走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及成因剖析。研究成果将为深圳市过境、疏港货运交通组织提供基础资料,对其他城市的货运交通规划和组织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该文首先分析了机场货运交通的特点,针对这些与常规交通预测不同的特点,构建了机场货运交通预测模型,模型中不但考虑了机场货邮吞吐量,而且考虑了货运业务的客运需求。最后,以深圳机场规划为例,进行了货运交通预测。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国客货混行的高速公路,从服役性能、交通安全、运行效率、出行质量等角度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论证了高速公路客货系统分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界定了其基本内涵和技术外延,提出了客运高速、货运高速和客运货运混行的中国未来高速公路三大系统及其智慧运行模式,顺应成为面向未来的新一代高速公路系统。结合5G、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将传统客货混行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升级为客货分置的新型基础设施,由此构建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的客运高速、货运高速系统,有助于优化建设成本和投资,更有助于实现高速公路系统智慧化,提升运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水平,改善出行质量。  相似文献   

16.
基于车辆轴型分类的公路货运车辆运营成本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目前公路货运车辆运营成本分析中车型分类与装载量确定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车辆轴型分类的运营成本研究模式,在按轴型划分的交通量和轴载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轴载分布模型确定分析车型与其装载量,并根据政府政策和车辆装载量的影响程度分类统计分析车型的单位运营成本。使用安徽省调查数据推导出了公路货运车辆运营成本与装载量之间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该省公路货运车辆的平均单位运营成本在0.253-0.756元/t·km之间,与市场运价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货车专用道及其配套交通工程设计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针对大城市对外交通走廊入城段目前客货混行严重的现状,在阐述货车专用车道的概念及其配套交通工程设计要点的基础上,提出运用货车专用道及配套交通工程设计改善交通安全、净化断面交通以提高交通整体服务水平的方案,并对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可变收费货车出行者出行时间选择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效用理论为基础,通过意向调查研究了高速公路货车出行者出行选择模型。针对许多高速公路在高峰时段交通量较大,而其他时段交通量较小的现状,在不同时段采用不同的收费标准,分析可变收费实施后不同属性货车出行者出行选择行为,确定影响出行者出行时间选择的模型变量,得到货车出行者在各水平收费标准时的出行时间选择模型。以京沪高速为实例,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意向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选择货车所载货物类型、车货重量作为属性变量,建立了该高速公路货车出行者在两种不同方案下的出行时间选择模型并进行了标定。利用模型标定结果可对可变收费方案进行评价,从而优化可变收费方案,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综合交通运输需求理论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分析了新时代交通需求预测理论相对于传统理论的3个转变,从客运与货运2个方面介绍了国外综合交通需求预测的模型与方法,并结合国外综合交通需求预测相关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我国研究综合交通需求理论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针对货运需求受多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掌握的问题,论文以产业组织学为理论基础,从货运需求的内在动力出发,提出从区域产业特性来把握货运需求变动,以此建立数学模型,并选取典型省份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区域货运需求与第二产业规模、结构、集中度指标具有高相关性,与第二产业规模、集中度成正比例关系变动,与第二产业结构比重成反比例关系变动。结论可以为从产业特性来把握货运需求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