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摩汽知识产权》2004,(3):12-13
一直关注上海汽车股份及上汽集团的知情人士透露,上汽集团整体上市的计划早在今年2月份就已经提出来了。而不久前上海汽车(600104.SH)2003年度股东大会上上汽集团总裁胡茂元说:“上汽集团正在酝酿集团整体改制上市。”有迹象显示,目前国内几大有实力的汽车企业集团都积极策动他们的海外上市图谋。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配件》2007,(14):11-11
近日,通用汽车与上汽集团联合向上海世博局支付88部赞助车辆,这标志着作为2010上海世博会首个中外联合全球合作伙伴。通用汽车、上汽集团与上海世博局之间的合作计划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配件》2009,(1):10-10
韩国开发银行日前表示,如果上汽集团不施以援手,该行将对现金匮乏的双龙汽车进行清算。该行发言人表示:“作为一种选择,双龙可能被法院托管,除非其第一大股东上汽集团首先提供财务支持。”该发言人称,双龙至少需要6000亿韩元资金才能维持2009年经营,上汽集团应先向其注资3200亿韩元。该行同时要求双龙提交削减劳动力成本措施和新车开发具体计划。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配件》2007,(6):15-15
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计划在印尼合资建厂生产上汽通用五菱的汽车,以开拓印尼这个新兴市场。据悉,双方合资比例为50:50,预计下半年签署正式协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向阳 《时代汽车》2005,(4):34-35
随着上汽集团1月27日向韩国双龙债权团支付了5900亿韩元(折合5亿美元),完成了收购双龙的全部交割工作,从而正式成为韩国双龙汽车的第一大股东。上汽集团股份董事蒋志伟与双龙现任社长苏镇一起被任命为代表董事,完成交割,标志着上汽并购双龙的第一回合已经告一段落,紧接而来是第二回合——上汽开始启动收购后的百日整合计划——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一波三折的S-100项目(即上海汽车和双龙汽车在中国成立合资工厂计划)终于一锤定音。双龙汽车日前在韩国公布中长期发展战略,称计划在主要市场推进双龙和荣威的“双品牌战略”,并将和母公司上汽集团在中国上海建立合资企业,最晚在2011年以前开始投产。[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货车专栏     
《汽车情报》2008,(6):46-48
首届中国卡车年度车型评选揭晓,一汽集团公司1月销售汽车16.65万辆,东风公司1月销售汽车11.15万辆,解放奥威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上汽集团2008年计划销售商用车70万辆.  相似文献   

8.
文岩 《汽车与配件》2004,(31):18-19
继去年上汽集团参股韩国通用大宇10%的股份之后,中国企业首次在海外收购整车企业——耗时9个月之久的韩国双龙股权收购战,随着上汽集团入主“全球500强”,即将尘埃落定。上汽集团提出了5亿美元(5870亿韩元)  相似文献   

9.
上海工业系统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在上汽大厦召开,这是工业党委、市经委对上汽集团的鼓励和鞭策。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上汽集团党政领导和干部职工,对工业党委、市经委和各集团公司、企业的领导亲临上汽集团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0.
森林 《汽车情报》2004,(35):21-22
近年来经过努力,上汽集团已经在江苏、广西、山东、辽宁和北京等地,对六家汽车企业进行了兼并重组,其中包括广受关注的,是2004年4月对中汽总公司整合后组建的上汽集团北京公司,充分显示了上汽集团做大做强的决心和参与全国汽车行业重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无自主品牌的切肤之痛 多年以来,上汽集团最大的软肋是缺少自主品牌,总让人感到底气不足。对于一家中国的大型国有汽车企业来说,寄人篱下终究不体面。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上汽集团如果没有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以及上汽集团的其他60余家“合资”公司(这60余家合资公司的收入占上汽集团全部经济总量的95%),  相似文献   

12.
王作函 《运输车辆》2013,(23):49-49
“上汽大通G10不仅是上汽集团在MPV市场的全新力作,更是上汽集团加快自主品牌商用车业务的一大跨越。”  相似文献   

13.
《世界汽车》2012,(2):155-155
作为中国最大的上市汽车公司.上汽集团整体上市工作目前正式完成。2011年]2月30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上汽股权变动、资产重组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核准批复。该项目也由此成为A股市场当年启动并实施完成的最大并购重组案例。2012年1月9日.上海汽车股票简称正式变更为“上汽集团”,上汽集团整体上市正式收官。此举不仅有利于提高上海国资的证券化率,而且将为上汽集团开辟新的更广阔的赢利空间。  相似文献   

14.
文岩 《汽车情报》2004,(21):43-45
万众瞩目的中国汽车第一起海外收购案,耗时9个月之久的韩国双龙股权收购战,随着上汽集团入主“全球500强”,即将尘埃落定。有消息称,双龙方面对上汽集团最后开出的价格比较满意,上汽集团在其中胜出的比率比较大。对这一推测,韩国朝兴银行(Chohung Bank)一位负责双龙业务的官员没有否认。  相似文献   

15.
雍军 《汽车情报》2004,(29):20-21
在上汽要撤出奇瑞20%股份的消息流传近一年之后,奇瑞终于在名字前面摘掉了“上汽”两个字,从而宣告上汽集团与奇瑞汽车延续4年的姻缘正式终结。据国家发改委9月23日发布公告称,同意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已列入《公告》的所有产品,企业名称由“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更改为“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配件》2005,(24):7-7
没了MG罗孚的品牌支持,上汽集团还生产罗孚汽车吗?第一辆有着罗孚血统的国产自主品牌汽车还能按原计划面世吗7来自上汽集团内部的消息是,2006年9月28日出车目标不动摇!更有消息灵通人士称,一个月内上汽集团仪征新公司可能将挂牌,而新车标也将在一个月内诞生。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2月30日,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对外宣布了公司管理高层的人事变动消息:原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陈虹升任日前刚宣布改制为上汽集团股份公司的总裁。原上汽集团技术质量部副经理、上汽集团自主品牌项目组商务副总丁磊先生接任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职务。本次换班标志着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高层的新旧交替工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配件》2005,(15):16-16
由于目前罗孚汽车糟糕的财务现状已经无法取信于英政府和上汽集团,而英政府此前宣布的向罗孚提供1亿英镑贷款的前提,是有达成上汽收购罗孚的可能,因此贷款计划暂时受阻。但据证实.4月初到访的英国贸工部官员仍将可能继续留在上海等待转机。  相似文献   

19.
胡茂元 《时代汽车》2006,(3):103-103
早在1996年,时任上汽集团总裁的陈祥麟董事长,就为集团销售总公司题词:“让用户满意,让用户放心。”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把这一题词装裱在全国几百个销售网点的迎门大厅,使之成为指导上汽集团营销服务工作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20.
向阳 《汽车情报》2004,(25):25-26
在与上汽集团签署合作协议2个多月以后,罗孚——英国最后一家独立汽车制造商8月23日公开抛出“绣球”,欢迎上汽集团获取MG罗孚的产权股份,这是罗孚公司首次就上汽收购事件所作出的积极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