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一、概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在工业中应用日盆增多。高频设备在工作时,向四周空间放射电场和电磁波。由于高频磁场场力的不断变化,使人体的生物电场受到干扰,造成中枢神经障碍。操作者有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现象。要消除上述现象,保护工人身体健康,就要将高频场源用金属罩加以屏蔽及接地,使电磁波和电场不向四周辐射。当金属罩把高频场源屏蔽起来后,高频电磁波透过空气射到屏蔽罩内表面,由于  相似文献   

2.
近代工业中利用中、长波波段的电磁场对导体及半导体进行感应加热,在高频感应加热和介质加热时,由高频振荡器所形成的交变电磁场使人体在其作用下能吸收一定的辐射能量,发生生物学作用,对工人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解电磁场对工人健康影响的强度,我们于一九七七年九月间对接触高频电磁场的工人进行了体检,作一初步观察。对象与方法对象为使用无屏蔽高频感应设备淬火工人33名,男性27名,女性6名,其年龄,工龄构成如表1、2。电磁场强度是在100千瓦高频感应设备高频变压器附近用高频电磁场卫生学测定仪测定。变压器顶部的电场1500伏/米,磁场240安/米,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高频作为一项新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广播、通讯、工业、国防、医学和科学研究。任何高频设备在工作时总是不断向外发射着电磁波形成交变的电磁场,使人体在其作用下能吸收一定的辐射能量,发生生物学作用,从而对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高频电磁场对人体危害情况,确保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我们于79年4  相似文献   

4.
塑料热合机始用于60年代初期,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因为使用方便,加热快而均匀,在塑料制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对高频电磁波对人体的危害认识不足,出厂时未考虑到屏蔽装置,影响了工人的健康,且电磁波的干扰,影响了无线电导航等,特别是对电视的干扰。为进一步了解目前此类设备高频电磁波泄漏情况及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对照国内外标准进行探讨,以便为国内制订卫生标准提供一些参考依据,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  相似文献   

5.
正CRH_5型动车组(CRH_5型车)的通信天线放置在列车顶部,外面安装有玻璃钢导流罩。为了固定导流罩,在车顶和导流罩间安装金属支架和金属隔板,这些金属支架和隔板(特别是隔板)对天线辐射电磁波的传播产生很大影响。为此利用0号综合检测列车对CRH_5型车导流罩内的天线和导流罩外的天线进行测试分析,了解天线辐射情况及可能对运营通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体受高频电磁场作用后,可产生一系列生物效应。其中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以心律不齐为主的心电图异常。但对高频电磁场作用所致的心电图异常,认识不尽相同。现将我们对94例高频电磁场作业人员心电图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铁道车辆交流磁场的屏蔽现象,在电气化线路中接触网电流是铁路附近电磁场环境的主要磁场源,而在超导磁悬浮中超导磁场是主要的磁场源,这2种情况下,车体可作为磁场屏蔽装置,并举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中低速磁浮列车运行时,会对外产生电磁辐射。目前对中低速磁浮交通电磁辐射的研究主要采用现场测试的方式,基于测试值,分析中低速磁浮交通对临近铁路、机场等相关无线电子设施的电磁辐射影响。本文则从理论角度分析中低速磁浮交通电磁辐射的原理,通过Maxwell软件对悬浮电磁铁产生的直流稳态磁场和直线电机产生的低频交流磁场进行仿真分析;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电弧放电引起的高频电磁场进行理论计算,最后基于理论结果分析中低速磁浮交通对临近铁路和机场无线设施的电磁辐射影响情况。研究结论:(1)中低速磁浮交通产生的对外电磁辐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悬浮电磁铁产生的磁场为直流稳态磁场,主要分布于磁浮气隙附近;直线电机产生的磁场为低频交流磁场,由于频率很低,无法形成有效的辐射,故主要分布在列车附近;电刷与供电轨产生的电火花能辐射出MHz级别的电磁波,能够有效地在空间中进行传播,故干扰距离较远;(2)中低速磁浮交通产生的电磁辐射场是一个复合空间电磁场,在近距离空间场不仅包括电弧放电引起的高频电磁场,还包括悬浮电磁铁、直线电机产生的低频磁场,在远距离空间场主要包括电弧放电引起的高频电磁场;(3)本研究成果可用于了解中低速磁浮交通的电磁辐射原理和对外的电磁辐射影响,可为中低速磁浮交通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频淬火是利用高频电流快速加热工件表面并实施迅速淬火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将快速加热与淬火冷却相结合,只对距工件表面一定深度的部位进行强化,工件中央部位基本上保持处理前的组织和性能,从而获得高强度、良好耐磨损性及高韧性的综合性能。研究人员已在铁道车辆车轴、汽车齿轮及曲轴等零部件上成功应用这一工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及技术效益。研究表明,高频淬火是一项值得借鉴并推广的高效、环保的热处理工艺。介绍了新型高频淬火工艺的原理,提高工件疲劳强度的机理和具体方法,以及对曲轴和转向小齿轮等部件进行表面强化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高频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由于其许多独特的优点,在工业中应用越来越广,铁路内部则以高频淬火最为普遍,其加热原理是将工件置于通有高频电流的螺旋管里,通过线圈内高  相似文献   

11.
单芯电力电缆在运行中金属屏蔽和铠装层两端接地,会在金属屏蔽和铠装层中形成环流,引起电缆发热,影响电缆载流量;如果一端接地,则另一端就会出现感应电压,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针对这两种情况,介绍了在安哥拉市政电力工程实际施工中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设计热插拔连接器的目标是,在热插拔操作(特别是对大电流、高电压的插拔)时,使触头免受电弧的影响,从而能连续有效地传导电流,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介绍几种新型热插拔连接器的设计、特点及其试验程序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大同机务段热处理车间有一台高频淬火设备为GP60,工作频率f200—300kc,主要用于钢件的表面津火加热。然而由于电磁波的不断变化,影响着操作者的身体健康,感到有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现象。据81年测定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4.
在采用防磁板对城轨列车空心电抗器产生的磁场进行屏蔽时,为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防磁板屏蔽效果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oft Maxwell建立防磁板与空心电抗器系统磁场的三维模型并进行有限元仿真试验,分别讨论防磁板材料种类、防磁板厚度及电抗器线圈电流对屏蔽效果的影响,所得结论对后续空心电抗器磁场屏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高频淬火这一新技术在我厂得到了迅速的应用,并在生产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高频工艺的应用,出现并提出了劳动保护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和一九七三年计劳字477号通知的精神,更好地落实“予防为主”的方针,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在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鼓舞下,在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北京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的热情指导与协作下,我们对热处理车间的高频淬火设备的高频电磁场强度和屏蔽技术措施进行  相似文献   

16.
交联聚乙烯电缆在线绝缘诊断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有广泛的适用范围,研究其绝缘早期劣化检测方法对于延长电缆寿命有着关键的作用。研究方法:建立了水树精确数字仿真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在线绝缘诊断方法:高频信号叠加法。在电缆屏蔽层叠加高频低幅电压信号,以凸现损耗电流波形,利用分形方法对采集到的损耗电流信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XLPE电缆的水树的劣化使得损耗电流中谐波分量增加。谐波分量主要由于水树的非线性电压-电流特性引起。谐波分量的出现使损耗电流信号的分形维数增加。本文分别计算了容量、信息、关联3种维数,分析了各种维数和水树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论:分形维数很好地反映了电缆中水树劣化的程度,可以作为在线绝缘水树劣化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新技术不断出现,高频这门工艺,已日益得到生产工段的应用,因此,对高频的防护问题,已成为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力的重要课题。高频淬火工艺是采用了高频电磁感应和高频趋肤效应的原理,使工件迅速得到处理,而且劳动强度也有所降低。但在热处理过程中,所应用的高频电磁波除大部分被工件吸引外,还有少量的能量向空间辐射,以及高频振荡机柜产生漏泄,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有害于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针对这个问题,我站在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的大力协助下,测定了石铁机床厂高频淬  相似文献   

18.
铁路隧道衬砌地质雷达检测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隧道实尺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采用地质雷达非接触式检测隧道衬砌状态时天线类型、天线频率、天线离开衬砌的距离、检测速度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质雷达检测衬砌厚度、空洞、回填不密实等具有分辨率高、经济、快速的优点;普通屏蔽天线可以用于非接触式检测衬砌,但离开衬砌表面的距离以不大于20 cm为宜;当天线距离检测目标表面距离超过30 cm时,使用空耦天线检测效果更理想;在扫描速率足够高的前提下,在一定速度范围之内,检测速度不会影响检测结果,但随着检测速度的增加,雷达图的清晰度有所下降,干扰信号有所增加;采用高频和中低频天线组合方式可以达到最佳检测效果,高频天线利于衬砌内钢筋和浅层部位的检测,中低频天线利于深部围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不平顺激励下轮轨系统内振动的分布及传递规律,采用轮轨动力学模型与有限元功率流相结合的方法,推导轮轨系统内各子系统输入功率流的计算公式,对比加速度与功率流两种指标在振动评价上的异同点,并分析能量在轮轨系统中的传递及分布规律。通过上述研究方法得到以下结论:功率流指标可直观给出振动过程中结构的输入能量及结构间能量的传递、消耗情况,加速度则反映结构的振动强度;列车运行时产生的低频能量(低于63Hz)主要输入到车辆子系统中,从而引起车辆子系统的低频响应;而高频能量(高于63Hz)主要传递至轨道系统,引起轨道结构的高频振动;轮对与转向架间的一系悬挂消耗了大量高频能量,而功率流流经二系悬挂后在全频率范围内均得到显著消耗,传递至车辆子系统的功率流由下至上在全频范围内发生衰减。  相似文献   

20.
交流电气化铁道通信电磁防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交流电气化铁路不仅对通信系统引起干扰,还会使电气化铁路附近的金属与导体间或金属导体与大地间产生感应电压而危及设备和人员安全,干扰通信设备正常工作。为保证通信安全,需要对电气化铁路对铁道通信的电磁影响和电磁防护进行研究,从而给铁路现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利用电磁场对地下传输系统激励耦合的传输线方程及其一般解,建立了交流电气化铁路对地下传输系统干扰影响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研究得出了电气化铁路对铁道通信的影响机理,电气化铁路对铁道通信危险影响的限值,以及磁耦合影响、地电流影响和干扰影响计算公式,计算出了引起超限隔距数据。研究结论:电气化铁路的铁道通信电缆和铁道通信光缆电磁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交流电气化铁路对铁道通信光、电缆的影响,达到电磁防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