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车站通过能力是铁路能力的一个关键制约点,本文通过降低咽喉长度对车站作业间隔时间的影响,扩大高铁车站通过能力. 分析车站分区的划分原则及方法,研究车站进路关系模型及作业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 以通过列车数量最大化为目标,考虑车站作业间隔时间,不同作业类型列车比例等约束条件,建立基于分区划分的车站通过能力优化模型及算法. 案例分析表明,不同作业类型列车比例及组合方式对能力的影响较大,分区划分车站咽喉区可有效减少列车作业间隔时间,提高车站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2.
论文提出了客运站通过能力进行一体化(咽喉和到发线)计算的方法及理念,并结合客运专线车站自身的特点,建立了反映客运专线车站咽喉、到发线作业过程及作业之间相互协调的通过能力优化模型,并用计算机模拟了车站的接发车过程,用实际的车站算例验算了一体化计算通过能力的计算模型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高效计算铁路车站咽喉的通过能力,提出以进路为对象、以咽喉运用饱和状态下进路占用时间推算为核心的5步计算法。推导了基于概率论多除少补原理的一元多次多项式方程以标定关键参数,并设计了以平行进路关联图为基础的完全子图搜索算法以确定方程系数,以东莞站广州方向咽喉为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咽喉通过能力为503列,占用43#、45#、53#道岔的列车数为102列,计算时的通过能力利用率达到75%。可见,该计算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田集站是淮南矿区专用铁路的主要区段站,不仅承担同国铁阜淮线车流的交换,而且承担电厂、选煤厂车流的中转,车流量大,交叉进路对车站通过能力的影响日益突出。分析田集站交叉进路的成因和类型,梳理车站实际运营数据,对各类交叉进路影响时间做量化分析,总结交叉进路时间和车站接发列车量的关系规律,具体计算每一咽喉道岔组的交叉进路影响时间,根据交叉进路成因和具体影响时间,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交叉进路、提高车站通过能力的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运用随机服务系统的理论,研究确定车站咽喉区合理的最大利用率K利,再利用K利计算车站咽喉区的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6.
车站能力计算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车站能力的计算不仅是车站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技术计划和运输方案的重要依据。在分析车站能力计算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应用排队理论,将车站看成一个复杂的排队系统,建立排队模型,结合车站固定设备和列车到发间隔数据,计算各子系统的数量指标,最后计算出车站能力,为铁路车站日常运输生产和车站改扩建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阐述甘泉铁路车站分布和运量发展情况及货运量增加后区间通过能力不足的问题,介绍甘泉铁路行车组织和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方法,计算各区间的通过能力,结合近期货物运量500万t、700万t、1000万t三种情况,计算需求通过能力,并给出提高通过能力的具体方案,为下一步货运量的增加做准备。  相似文献   

8.
车站作业方案的确定对高铁车站通过能力有重要影响.首先分析高铁车站通 过能力的影响因素,建立计算高铁车站通过能力的仿真模型,明确车站作业方案是高铁 车站通过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并重点对高铁车站通过能力的车站作业方案决策规则进 行分析,然后提出了基于正交试验的仿真试验方法,对不同车站作业方案下的高铁车站 通过能力进行仿真计算,利用极差法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最后用实例对该试验方法的有 效性进行了验证,确定了能使高铁车站通过能力最大的最优车站作业方案组合.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城际铁路使用能力概念,通过列车运行图结构及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了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线路能力够不够等问题,并指导列车速度匹配和车站分布,计算各种技术条件下,大站直达列车成组开行的临界值.大站直达列车成组、非成组开行条件下城际铁路使用能力的研究,对城际铁路设计和决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针对综合分析法在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上存在的问题,结合CTC系统的接发车原理和自动采点原理,总结出综合分析法的不适应性。其次,深入研究综合分析法中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列车占用咽喉区时间、一昼夜停止作业时间等关键参数的取值问题,将参数取值细致化、标准化,使综合分析法的计算结果更符合现场实际运用的需要。最后,运用综合分析法计算了枢纽车站长沙南站的通过能力。为了使研究内容更具有实际参考意义,计算过程中涉及的数据均来源于现场实际使用的数据形式——LKJ数据表、列车运行图、CTC监控录像等,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步骤,可以为以后的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大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通过都市区域铁路的建设拉大城市框架成为迫切需要。由于市域铁路的客流组成、运营模式与地铁及传统国铁有所不同,在市域铁路车站的设计中参考现行国铁与地铁相关技术标准并不完全适用。准确地掌握设施的通过能力是更合理、科学地确定车站规模,保障车站安全、有序运行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货运安全管理在铁路车站货运作业中十分重要,却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铁路车站货运安全进行评价,为确定铁路车站货运作业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最后,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铁路车站的到发线能力是点线能力协调工作中重要制约环节。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络日益完善,多线引入的高铁车站增多,车站到发线承担多重功能的情况也随之增多。为合理确定到发线能力,以苏州园区站为例,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对车站的能力控制股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一的理论计算法或者铺画运行图法所得出的固定数值结论一般具有片面性,而将2种方法结合所得出的结果可以更好地反应车站到发线的能力范围。这种方法既能充分利用车站到发线能力,又能游刃有余地进行运输组织的调整,为将来多线引入的高铁车站到发线能力核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车站合理站间距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对国外及国内京沪高速,秦沈客运专线铁路车站分布的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列车停站,通过能力,高中速列车数量及速度比等几方面对高速铁路车站的合理站间距进行了分析,根据中速列车不同的追踪间隔时分,提出不同的车站间距。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铁路车站信号楼作业安全研究基础上,结合全路车站信号楼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评价铁路车站信号楼作业安全评价指标,提出以AHP权重决策过程为基础建立评价模型,通过判别矩阵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结合测度矩阵对车站信号楼作业评价安全等级。以呼和浩特站信号楼作业安全评价为例,运用基于AHP权重决策的评价模型评价该站信号楼作业安全等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评价信号楼作业安全等级。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设计已是现代铁路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首先阐述了国外铁路仿真软件的应用情况及在国内使用的局限性,接着介绍了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仿真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然后分别说明了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及相互连接关系.最后,以广州南站作为案例,通过设置车站的全天分时段分方向到发列车数与股道使用规则,仿真了高峰两小时车站的到发线、咽喉区段道岔占用情况以及相应的利用率统计情况,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说明了仿真软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的计算和实现在铁路运营组织和设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次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铁路区段通过能力计算值的概率实现和置信水平,进而提出铁路区段通过能力计算值的可信度概念。  相似文献   

18.
铁路客票系统已在全国车站推广多年,但铁路客运到站补票业务却一直采用人工的计算方法,业务操作和信息维护都很复杂,信息化程度低。为改善铁路客运车站到站补票业务的落后信息化现状,充分利用现有的客票系统网络和应用资源,本文将车站补票系统作为客票系统业务延伸,弥补了客票系统在车站补票领域的空白,完备了客票系统对铁路旅客运输统计分析中的数据来源。提出了车站出站口补票系统的总体结构、网络结构、数据资源及结构,设计了系统主要功能和实现流程,建立了补票系统业务中的事由自动推算和票价自动计算模型。本文开发的客运车站补票系统已投入运营,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无站址备择情况下山区铁路车站自动选址问题,基于线站耦合约束要求及灰色关联分析理论,提出了"加权模板转换方法".该方法首先将铁路车站站坪区域范围简化为一个给定长、宽的空间矩形模板,并通过移动、旋转该模板搜索车站站心位置(矩形模板中心)和站坪方向(矩形模板纵向中心线方向);然后建立以用地代价、土石方工程代价、与居民区距离、线站耦合程度为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理论,计算各项评价指标权重;最后计算通过移动、旋转得到站址方案的综合代价,经排序比选实现连续空间内铁路站址的自动寻优.以我国西南山区某铁路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验证案例共输出49个站址方案,并依据综合设站代价由小到大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复杂山区环境下自动生成铁路站址方案,辅助设计人员进行车站选址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现有铁路车站作业系统仿真模型建模过程复杂、适用范围有限、效率不高等问题,根据站场布置图,用进路冲突图描述车站列车进路及进路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站场布置图的赋时有色Petri网(timed colored Petri net, TCPN)仿真模型.车站作业过程仿真结果表明: TCPN仿真模型性能与结构稳定,适用于包括高速铁路在内的任意铁路客运站站型图的作业过程仿真及优化;冲突图模型与现实车站系统相似程度高,对车站布置图的描述精度与施工图精度相同,最高可达毫米级;与传统铁路车站仿真软件手工建模过程相比,冲突图模型建模效率高,建模过程耗时小于1 s;仿真过程咽喉进路最高负荷为70%,到发线最高负荷为35%,列车到达正点率100%,出发正点率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