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明 《船舶工程》2012,34(5):63-66
为充分发挥训练船的教学训练功能,通过在训练船上建立教学训练系统网络,利用训练船数据信息,综合运用虚拟仿真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训练系统规划和设计,开发基于实船的教学训练系统。该系统为船舶驾驶和轮机专业学员提供了一个功能完善的教学训练平台,在训练船进行辅助实践教学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舰船科学技术》2015,(8):188-192
新兴起的嵌入式训练技术,通过在真实的装备中嵌入训练模块,将模拟训练和实装训练相结合,有效解决了传统训练方式在真实性和实用性等方面的不足。分析国外实船嵌入式训练系统的发展现状,对3种嵌入式实现方案进行研究,以部分激励方式对船舶机动控制嵌入式训练系统进行总体结构设计,给出模式安全切换、仿真模型设计和仿真软件实时性问题等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法。对船舶其他系统加装嵌入式训练功能,构建可实现全范围训练的实船训练系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分析了训练雷出管速度对训练雷离艇与训练雷入水后初始段的运动安全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训练雷离艇和训练雷入水初始阶段运动方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不会出现训练雷碰艇情况。在仿真初始条件给定的条件下,训练雷可以较快的达到设定深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支持向量机在对海量训练样本进行训练时,训练速度慢而导致难以应用的问题,通过分析训练样本数目与训练时间之间的关系,利用支持向量机对小样本学习的良好特性,提出了基于样本分组的支持向量机快速训练算法.将海量样本分成小样本进行训练,然后对训练得到的多个支持向量机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决策函数.此方法在标准数据以及陀螺仪参数漂移数据上进行了仿真应用,方针结果证明该方法可大幅提高训练速度,同时保证了较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通信训练评估问题,分析了影响通信训练质量的基本因素,并建立了多级通信训练考核评估的指标体系模型。应用 BP 神经网络评价方法,构造了多级指标体系模型数值计算模型。最后,以通信台的通信训练评估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 BP 神经网络对通信训练进行评估具有可行性和较高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无人机训练模拟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人机装备部队后,必须通过大量的飞行训练才能使其形成一定的战斗力.依靠真实无人机进行训练虽然训练效果好,但费用高、风险大.使用无人机模拟器町完成无人机的各种训练操作程序,既满足训练要求,又节约训练费用、降低风险.通过设计一种无人机训练模拟器,介绍模拟器的组成和原理,对构成模拟器的各个组成模块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舰船动力装置实船嵌入式仿真训练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3,(5):74-78
针对舰船动力装置实船嵌入式仿真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问题,分析实船训练系统的研究发展现状,研究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提出实船训练系统的3种技术设计方案。以某型动力装置岸基模拟训练系统为基础,实现一种基于以太网结构的全模拟式实船训练系统,能够兼顾岸基训练和实船训练的通用性要求,对实船训练系统的仿真模型和训练内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何国新 《中国水运》2006,6(4):50-51
根据本人多年的教练船训练实践经验,就教练船训练的组织管理、教学方法、考核办法三个方面对教练船训练的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康勃  侯岳  龚立  黄林 《船舶工程》2021,43(2):57-62
针对无法在舰上开展舰艇姿态平衡训练这一问题,研制一种可在岸基进行姿态平衡训练的分布式仿真平台.设计仿真训练平台的物理构架;针对平台开发的关键仿真模型和训练进行研究,介绍该训练平台的开发方法和应用案例.实际训练结果表明,该仿真训练平台能模拟"方案决策-系统遥控-现场操作"的全任务流程,是舰员姿态平衡能力形成和强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在设置战术想定、生成信号环境的基础上,运用VC++6.0、SQL Server语言,设计并实现了通信干扰装备仿真训练系统,且能够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该系统可以解决部队训练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满足部队训练的需要,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轨迹模块设计的捷联惯导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远  李恒  丁涛  付欣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3):122-124,190
基于仿真系统要求,文章提出了系统功能模型,并详细推导了一种水下航行数据产生方法。该方法可以给出一套求解各种导航参数的解析公式,并能导出捷联惯导系统的原始输入数据;仿真实验以生成轨迹为基准,对系统进行仿真,根据其输出参数与轨迹仿真器对应参数的吻合程度来检验仿真程序的合理性。仿真结果符合检验标准,基于模块设计的仿真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2.
提出改进的关于软件产品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分析了关于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增长原模型的特性,指出了原模型的假设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方面;在充分考虑补丁对销售后的软件产品的作用下,将Littlewood对软件模型的思想-即在测试初期出现的错误对软件失效的影响大于后期出现的错误对软件失效率的影响-引入到原模型,并提出了改进的关于软件产品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针对所提出的模型,利用测量的数据进行了实际仿真.  相似文献   

13.
李艇 《船舶工程》2020,42(S1):4-7
为研究一维弹性结构在理想流体中的模态特性,建立了流固耦合振动模型。基于流体无旋、无粘不可压缩的假设,求解流体域内的速度势,根据流场分析得到水压力,将脉动水压力加载在结构表面,得到结构在水中的振动方程,并利用瑞利-利兹法求解得到圆柱梁在水中振动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应变测试对水池中的悬臂梁结构进行了模态识别,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相当吻合。研究发现,由于附连水质量的影响,弹性结构在水中的固有频率低于其在空气中的,其振型与空气中的形状基本一致,但其节点会向自由端偏移。  相似文献   

14.
在使用S型铺管法铺设海底管道过程中,位于托管架上的管道(简称为上弯段)因受到较大的张力、弯矩及托管架的支撑反力作用,容易发生局部屈曲破坏。文中将托管架简化为连续型和滚轮支撑型两种,对连续型托管架上的管道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模拟了滚轮支撑作用下海底管道的受力状态。然后以12英寸管道为例,将两种托管架上的管道应变分布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连续型托管架上管道应变是一条直线;而滚轮支撑托管架上应变为波浪线,在滚轮作用处较大,滚轮之间较小。而且,应变随着张力的增大而增大,随托管架半径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依托中科炼化离岸式码头工程,通过波浪物理模型试验,对码头桩基墩台底面压强和上托力进行研究。首先,在不同墩台底面相对超高条件下,分析了墩台底面波浪压强作用过程以及分布,对作用的两种压强类型(冲击压强和缓变压强)进行探讨,给出了墩台底面同步平均相对压强与墩台底面相对超高的变化关系。然后,在不同墩台底面相对超高条件下,分析了墩台上托力变化过程,并将最大相对上托力与最大相对同步压强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将上托力试验结果与几种典型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相关研究提供了深水离岸式码头的桩基墩台上托力计算依据,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舰船主变流机组时常出现火花偏大、功率不足等问题,对舰船主变流机组进行测试性研究。测试性需求分析作为测试性设计的首要步骤,在整个测试性设计工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测试性设计的成败。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舰船主变流机组的总体功能结构;其次,根据《装备测试性大纲》,对舰船主变流机组进行测试性层次划分;然后,采用基于故障率的测试性分配方法,将系统测试性指标分配至现场可更换单元(LRU)层级,用于指导各现场可更换单元(LRU)的测试性设计,为后续机组测试性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也为测试性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开发了一种基于B样条的高阶面元法用来求解浅水船舶兴波问题.船体表面和自由面上分别布置Rankine源,同时利用镜像原理来计及水底的影响.物体儿何用B样条曲面精确表示.在求得边界面卜的源强密度分布后,物面上的速度势用B样条来表示.数值计算中采用配置方法,并且用高斯-勒让德公式来计算方程中的积分.为了验证文中方法的有效性,用本方法计算了Wigley船在深水和浅水中的兴波水动力和波形,所得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和其它数值结果进行了比较,吻合程度令人满意,表明本方法被用来求解浅水船舶兴波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大型船舶所受载荷情况的分析,采用静力分析方法结合国内、外有关的经典计算公式,对船舶所受的风载荷、流载荷和缆绳受力情况进行研究。结合具体工程案例,计算船舶的受力情况,以及在风、流作用下系泊时缆绳受力是否在允许的安全范围内,对该船的系泊安全和码头安全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9.
针对汽车ABS(汽车防抱死系统)作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研究,首先建立了车辆的动力学模型、轮胎模型、制动器模型和控制系统模型;然后运用模型控制器对汽车ABS系统进行了模糊控制;最后,结合预测控制理论,建立了汽车ABS的模糊预测控制模型,实现了对汽车ABS的优化控制,取得了良好的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弧形胸墙可以有效减小斜坡堤越浪、降低胸墙顶高程,因此越来越多地在工程中采用。但在规范中对斜坡式防波堤弧形胸墙波压力计算方法没有明确规定。结合工程实例,将弧形胸墙波压力物理模型实测结果与现行规范直立胸墙波压力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该工程防波堤弧形胸墙在有掩护条件下所受的波压力情况,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