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神朔铁路DK163+750,在黄土阶坡上填筑的双线路基,沿线路长75m的路提产生了推动式工程滑坡变形,设计了抗滑挡工程。由于场地狭窄,通讯、电力线路拆迁协调困难,最终采取了清方设旱桥通过滑坡中后部的方案。大桥通车后,右侧刷方坡脚又产生了牵引式工程坡变形,增设了抗滑桩工程。本文介绍了该滑坡的发生及治理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以娄新高速K17 +200-K17 +400段右侧边坡支护工程为依托,通过研究该边坡复杂地质的土质、地质特征,提出采用钢花管灌浆法对其进行治理,并针对该边坡的坡体变形进行监测,对该边坡加固后的稳定性安全系数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边坡坡体变形与裂缝得到了控制,其安全系数达到规范所需要求.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坡体病害地段隧道变形开裂的特征及二者相互关系,给出了隧道变形与坡体疲害相互关系的5种地质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隧道变形规律预测坡体灾害的模式,并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结果加以验证,本文的成果对建立铁路运营隧道智能管理系统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超限坡对列车运行速度和线路输送能力均有很大影响,是既有单线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的重要制约因素。为解决既有单线铁路超限坡问题,增大铁路输送能力,提高列车运行速度,阐述焦柳铁路超限坡区间现状,结合单线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扩能改造工程,提出既有线补机牵引方案、既有线大功率机车动能闯坡方案、展线软化坡度方案及局部增二线方案4个扩能改造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焦柳铁路超限坡区间与机车选型匹配性分析,经方案比选研究,得出焦柳铁路超限坡区间扩能提速改造方案,为我国单线铁路超限坡区间扩能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锚索框架的原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预应力锚索框架现已广泛应用于边坡治理工程中,而其作用机理仍处于探索阶段。根据预应力锚索框架现场原型试验,给出了锚索拉力和坡体反力的现场测试结果并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和总结锚索和坡体反力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完善了锚索框架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植物护坡的力学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固土植物根的力学性质、根土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学特点,建立了植物护坡中根土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推导出了植物根系对整个坡体抗剪强度增加值的计算式。为工程中评价根对坡体抗剪强度提高幅度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隧道变形与坡体灾害相互关系及其预测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坡体病害地段隧道变形开裂的特征及二者相互关系,给出了隧道变形与坡体病害相互关系的5种地质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隧道变形规律预测坡体灾害的模式,并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结果加以验证.本文的成果对建立铁路运营隧道智能管理系统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朱超 《铁道勘察》2013,(1):42-44
以罗家村隧道进口段坡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坡体抗滑稳定状态进行动态模拟,得到坡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变化曲线。分析表明,隧道开挖对坡体稳定性影响较大,且在隧道开挖进尺20~45 m区段影响最为明显,合理施工可以确保隧道结构安全穿越进口段坡体,不会导致坡体的滑移破坏。  相似文献   

9.
蒋浩 《上海铁道科技》2007,(4):71-71,76
通过对既有堑坡病害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京沪线既有繁忙干线利用框架锚杆处理堑坡病害技术,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针对西平铁路运输特点,提出彬县以东区段可能的限坡方案,结合工程、经济和运营情况,经多方面分析比较推出适合本线特点的限坡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某大跨度轻型钢结构坡屋顶渗漏原因作了分析,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遥感判释和地面调查,验证分析了滑坡形成的地质背景及变形特征,并据此提出了工程治理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鹤岗铁路K40+800~K46+300段因边坡溜坍等病害,改线工程无法完成。通过详细勘察及试验研究,查明了引起病害的特殊土——膨胀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其病害机理,提出治理措施并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4.
调线调坡是轨道交通工程中解决实际施工与原设计不符导致侵限的一种技术手段,但一般也会恶化线路条件、影响行车舒适性甚至降低线路标准.为尽量避免或减少调线调坡治理工作,结合多个工程案例,从勘测、设计、施工和道床病害治理等方面对调线调坡的原因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并对调线调坡技术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延图高速公路中里滑坡治理为依托,研究分析地层岩性、地质环境等对柯岛组砂岩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柯岛组砂岩中的凝灰质成分易形成软弱泥化夹层,成为潜在滑动面,在开挖卸荷和地下水作用下,易发生沿潜在滑动面的顺层滑动或蠕滑破坏;边坡治理方案应首选抗滑桩,必要时可在滑坡体前缘设置抗滑挡墙;还可采取削坡与压脚工程,并采用植被护坡、地表排水、坡体裂隙封闭等方式防止地表水入渗。  相似文献   

16.
某省高速公路K24+ 200~K24+ 600路段工程施工为挖方路堑,开挖过程中坡体产生较大变形破坏,且坡体表面渗水严重,难以保证其稳定性.此文根据该路段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和气象条件,对边坡渗水性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与研究,提出采用边坡支撑渗沟、仰斜式深层排水孔、渗水盲沟等地下排水措施与地表排水措施相结合的设计方案来治理该渗水性边坡.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并提出加固处理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蓝张铁路全长245.998 km,结合沿线地形地貌,着重对张家口地区线路限坡方案及接轨方案进行研究,提出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8.
韩康 《科学技术通讯》1999,(1):23-25,31
本文分析了水城-柏果线鸡场斜坡的地质特征、变形特性和施工因素,得出在斜坡地段施工开挖将导致工程滑坡的结论,由此,设计采纳了改线方案,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朔黄铁路K269 200~K273 000段路基病害曾两度治理未果,此次用斜向旋喷桩加固路基土体达到预期效果。叙述路基病害状态,整治经过。介绍斜向旋喷桩加固改良土体的机理、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K53+160—K53+340段右侧边坡病害整治工程为背景,针对沿线灰岩自稳性较差的问题,尝试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进行加固处理,研究加固前后坡体稳定性规律。结果表明,强风化灰岩分布地区开挖加固后稳定的边坡受降雨影响仍存在反复坍塌的可能,需结合当地的实际降雨状况提高边坡安全设计系数,就本工点而言,采用坡面危岩块体适当清理(局部刷方)、素喷混凝土防护、锚索地梁加固、挂网喷射混凝土工程等综合治理措施,优化加固方案后边坡在降雨入渗条件下的安全系数提高到1.353,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方法将为类似情况下灰岩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