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与国内乘用车市场大都被外资品牌瓜分截然不同,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自主品牌一直占有着强势地位.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统计数据,2007年在商用车领域,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接近90%,其中卡车销量中自主品牌占94%.  相似文献   

2.
行业资讯     
国内动态中国商用车年增长率将达10%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日前指出,除轿车外,中国内地的商用汽车销售如货车和客车也高速增长,造就内地商用车企业壮大,内地商用车市场已进入收购合并的活跃期,日后还将有更多商用车企业上市集资。毕马威表示,中国商用车一直被市场忽略,其实中国的商用车在内地汽车市场也占半边天。去年商用车包括货车和客车的总销量占中国汽车总产量46%,今年上半年商用车总销售量也达到150万辆。毕马威预计,长期而言中国的商用车年增长率将达10%。毕马威分析,与外资活跃和割据的轿车市场不同,中国的商用车市场以本土品牌为主,内地厂商市场占有率高达95%,并形成了主要的生产厂商。以重型卡车市场为例,东风和  相似文献   

3.
商用车舞台逐步扩大 随着我国近两年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商用车的新品不断面世,车身制造工艺水平攀升,工艺路线得到广泛应用,其作用也在业内彰显.在本届上海车展中,主办方持续扩大了商用车的展出面积.首次将N2馆的一半面积作为商用车展区.同时,国内自主品牌勇敢出击;国际品牌华丽亮相,可谓群雄汇集,企业纷纷展示各自新款商用车产品,成为本届上海车展的一大亮点. 自主品牌彰显实力 近年来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在国际市场上表现优异,中国重汽,东风商用车,一汽解放,江淮格尔发,北奔,福田戴姆勒,上依红七大国内自主品牌全线出击.从技术开发、产品品质到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取得了长足进步.面对即将实施的国4排放标准,中国商用车准备充分,参展企业带来的均为满足国4乃至更高标准的产品,充分彰显了国内自主品牌的集体自信和整体实力.其充满实力与自信的姿态在上海车展的强大阵容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势头丝毫不弱于海外品牌.随着国内自主品牌从简单的模仿跨入自主创新的崭新阶段,我们将迎来自主品牌"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2008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对海外商用车市场造成严重冲击,相比欧美市场,2009年不断走强的中国商用车市场显然更有吸引力。随着依维柯、沃尔沃、戴姆勒、雷诺、日野、MAN公司纷纷与中国企业展开深入合作,在商用车领域,跨国企业与中国企业联手争夺中国市场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从单纯引进新车型,到引进资金、技术并发展自主品牌,在这新一轮合资浪潮中,北汽福田和中国重汽分别与戴姆勒和曼的合资合作堪称典范,在业界也最受关注。  相似文献   

5.
黑榜     
《家用汽车》2014,(3):35-35
滴水石穿自主品牌的险境和机会 虽然市场整体销量快速增长,但自主品牌表现却不如人意。2014年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共计70.94万辆.环比下降6.63%,同比下降5.0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41%,占有率比上月下降4.3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4.9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2008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对海外商用车市场造成严重冲击,相比欧美市场,2009年不断忐强的中国商用车市场显然更有吸引力。随着依维柯·沃尔沃·戴姆勒·雷诺。日野。MAN公司纷纷与中国企业展开深入合作,在商用车领域,跨国企业与中国企业联手争夺中国市场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从单纯引进新车型,到引进资金、技术并发展自主品牌,在这新一轮合资浪潮中,北汽福田和中国重汽分别与戴姆勒和曼的合资合作堪称典范,在业界也最受关注。  相似文献   

7.
国际消息     
商用车市场复苏明显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好转和相关政策的推动.商用车市场从7月份开始走出负增长,前三季度商用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245.68万辆和242.12万辆,同比增长17.35%和1559%。尽管相较乘用车市场的大幅增长而言仍处劣势.但业内普遍认为.商用车市场的复苏信号已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何宣 《广东交通》2010,(4):49-49
继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高居全球榜首后,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一。上半年,占国产汽车总量75%的乘用车,自主品牌占销售总量的47.35%;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跨越30%的台阶,提升至31.68%,同比提高2.23个百分点;在8万元以下低端轿车领域,自主品牌占比超过80%。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商用车行业盘整,高端轻卡总体销量增长放缓。然而,与表面略显"平淡"的市场行情相比,各厂家围绕着市场份额、新产品研发的竞逐却一直都在升温,以帅铃为代表的自主品牌高端轻卡每年都有新产品上市,市场份额逐年上涨,已逐渐成长为主导中国高端轻卡市场重要力量。透过现象看本质,自主品牌高端轻卡的逆市崛起并不是偶然的。业内人士分析说,"在国外高端  相似文献   

10.
近日.记者从郑州日产了解到;享誉国际市场的NISSAN品牌高端轻卡“凯普斯达”(NT400 Cabstar)将于2009年6月在郑州日产推出并上市销售。作为日产在海外LCV(轻型商用车)重要生产基地,郑州日产此举对于中国轻卡市场而言,将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即作为日系代表,拥有先进技术的轻卡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国内轻卡市场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商用车行业盘整,高端轻卡总体销量增长放缓。然而,与表面略显"平淡"的市场行情相比,各厂家围绕着市场份额、新产品研发的竞逐却一直都在升温,以帅铃为代表的自主品牌高端轻卡每年都有新产品上市,市场份额逐年上涨,已逐渐成长为主导中国高端轻卡市场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共交通》2023,(5):94-95
<正>优秀的品牌,总是能经得起时光的打磨和沉淀。作为全球新能源商用车的引领者,比亚迪商用车积极顺应发展趋势,以全球领先的产品、品牌、方案,持续引领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全面革新。4月13日,由中国客车信息网、中国卡车信息网、牛车商用车、第1新能源车网联合举办的“见证中国品牌力量”——2023中国商用车品牌营销盛典在北京隆重举办。比亚迪商用车凭借硬核实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商用车行业盘整,高端轻卡总体销量增长放缓。然而,与表面略显“平淡”的市场行情相比,各厂家围绕着市场份额、新产品研发的竞逐却一直都在升温,以帅铃为代表的自主品牌高端轻卡每年都有新产品上市,市场份额逐年上涨,已逐渐成长为主导中国高端轻卡市场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工业从商用车(尤指载货车.因客车占商用车的份额不足15%)起家.2004年以前.商用车曾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如图1).1998年到2004年7年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4.38%.均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而这期间.重型卡车年均增长高达45.25%,呈现出国际罕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数字     
34.38万辆 2009年3月.商用车生产34.38万辆,环比增长58.73%,同比增长6.52%:销售33.74万辆.环比增长53.18%.同比下降5.29%。1~3月商用车产销69.26万辆和68.31万辆.同比下降4.38%和6.13%。今年以来.商用车市场格局变化不大.福田、东风、一汽稳居前3甲,排名前十位企业占全国销售总量约七成。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月11日,在"2014商用车界年度盛典"上"2014中国商用车品牌用户满意度问卷调查"的结果正式揭晓,这是国内数万用户再次为自己满意的商用车品牌投出了宝贵的一票,再次抒写了自己心目中的商用车品牌。历时6个月之久的大型商用车用户调研活动一"2014中国商用车用户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在"2014商用车界年度盛典"上得以发布。大型商用车用户调  相似文献   

17.
据普华永道日前预测,到2.020年全球混合动力及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将达到6.5%,中国或成为电动汽车市场领先者。实际上,从2013年4月的上海国际车展上不难发现,新能源汽车再度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无论是民族自主品牌,还是合资自主品牌,都在加快新能源产业化发展的步伐。但是,充电难、续航里程短、配套不完善、购置成本高等问题,依旧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家用汽车》2012,(11):2-2
民众为水.水可覆舟.民众为水,水可载舟。中国汽车得遇一件大事.一切辗转与变幻.力量之根源.皆在民众。没有哪一种力量,可以让日系汽车品牌的销量一夜之间陡降43.75%。这力量来自世界上最大汽车市场中的众多消费者。自主品牌得势了,但靠的不是运气。  相似文献   

19.
2013年,东风商用车重型载货车品系以更具攻击性、更加精细化的运营策略.追求销售价值最大化.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今年1~7月份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19%.市场份额再次稳步提升.稳居行业第一。同时借力一大批像快递公司这样对东风商用车重载中意的客户.实现了四川、河南、湖北区域市场东风重载销量均实现超越.福建、浙江.上海市场东风重载销量分别同比提升190%、173%、73%。  相似文献   

20.
东风与日产在2003年组建了中国最大规模的汽车合资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有限),业务涵盖商用车重、中、轻、客车全系列、乘用车全系列以及零部件和装备五大板块。根据合资协议,商用车采用东风品牌,乘用车采用NISSAN品牌。七年来,随着我国乘用车市场的飞速发展,NISSAN品牌乘车用车也大获丰收,而东风商用车也成功进行了更新换代,天龙重卡和天锦中卡先后上市,东风商用车继续保持了领跑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