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3 毫秒
1.
吴勇 《汽车情报》2004,(17):18-20
如果说2003年我国车市的主旋律是降价的话,2004年,降价依然是我国车市的主旋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4年初以来国内已有20多个品牌的80多种车型有不同程度的降价,一场波澜壮阔的降价狂潮正在席卷全国车市。降价的受益者是汽车消费者,降价告诉人们中国汽车市场日趋成熟,中国汽车市场正在驶入了买方市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降价也警示汽车厂家的生存。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红旗”是中国本土最有价值的第一轿车品牌,相信没有人会有意见。可是,这两年红旗轿车的表现如何呢?——2003年1月红旗名仕降价一万元,然而市场销量未见起色;2003年6月,红旗各系列全面降价,其中红旗世纪星豪华型降了近5万元,2004年一开始红旗又率先降价,但降价后销量全年反而锐减近40%。  相似文献   

3.
李永钧 《汽车情报》2004,(10):40-41
2003年中国汽车大规模降价的幅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几乎每个季度、每个月都有车型降价或者促销,国产车的降价已经成为车市的一种常态。2004年降价仍是主旋律。从1月1日开始,就已经有千里马、长安羚羊、赛欧、宝来等数款车型举起了降价大旗,动手之早、范围之广同样是历年来所罕见的。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一开始,车市就给消费者传递出这样的信息:2004年降价将是常态。目前,已经有赛欧、千里马、帕拉丁、嘉年华等十余款车型加入降价行列,并且夏利和吉利也“巧合”地同时降价数千元。  相似文献   

5.
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大起大落、出现前所未,有的“低迷”,令众多厂家大跌眼镜、手忙脚乱。由于先前对市场判断的不准确,所以令几乎所有厂家由于产能过剩而出现严重库存。而今年刚刚跨入新年,车市一股降价寒流扑面而来,来势之快、来势之猛,叫人始料不及。这就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今年车市究竟会如何?大家所关心的2005年中国的汽车市场能否走出低谷、保持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1年,北汽福田公司轻型货车产销量居全国第1位,轻型客车产销量居全国前5位之列。影响北汽福田公司未来发展的有利因素:管理人员年薪制改革、2001年5大技改项目的实施、2002年实施增发A股融资方案;不利因素:汽车大幅降价、产业多元化经营风险、资本市场高价增发融资困难等。  相似文献   

7.
新年伊始,以经济型轿车降价为开篇的又一轮降价潮席卷南北。2004年,降价还将是车业的一个常态,所不同的是,在经过两年的近身肉搏,经济型轿车已经向生产成本的底线跃进。在竞争惯性的推动下,厂家将不得不再度举起价格利刃。而由此,经济型轿车创造利润的角色将逐渐被高端车型替代,  相似文献   

8.
2004年2月6日,北京吉普宣布旗下三菱帕杰罗Sport全面调价,作为上市一年来的首次降价,一出手就是最高3万元的降幅。同时国内经济型轿车两大主流厂商夏利和吉利也分别宣布降价。天津一汽夏利品牌中的主力车型实施全新价格策略,降价金额从2000—6000元不等,最大降幅达10%。吉  相似文献   

9.
第三代CR-V上市一年多时间销售持续火爆,尤其是近期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各个品牌车型纷纷降价的时候。在一片降价声中,CR-V却热度不减,仍在排队、等车甚至加价提车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以来,车市的降价风刮得比西北风还猛。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波又一波的降价发生在每一月每一周。老车型之间,新车型之间、新老车型之间都存在各种形式的竞争。降价的“多米诺骨牌”在低端至中高端汽车领域逐一显现。其降价幅度和覆盖车型的广度都  相似文献   

11.
进入到第3季度以来,曾经有媒体和消费者预测将出现较大的降价风暴,但是直翻8月中旬,才由上海大众宣布全系列车型降价,然而很多车型的实际售价比厂家宣布降价后的指导价格还低,因此一直没有其他厂家跟进,此次降价的影响力很小。总的来说,主流车型仍然没有出现较大的降价潮,2005年车市响亮而有意义的降价声并不常出现。  相似文献   

12.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4,(21):45-47
曾几何时,微型汽车降价促销,曾被国内微型汽车企业视为“克敌制胜”的法宝。早期的微车降价,确实收到奇效。2003年,贯穿全年的国内微型汽车行业降价风暴已经过去半年,盘点全年得失:贴近私人购车市场、降价幅度最大、降价频次最高的微型轿车行业收获颇丰,产销增长率超过100%,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大起大落、出现前所未有的“低迷”,令众多厂家大跌眼镜、手忙脚乱。由于先前对市场判断的不准确,所以令几乎所有厂家由于产能过剩而出现严重库存。而2005年刚刚跨入新年,还没有从猴年车市的失意中缓过神来,鸡年车市一股降价寒流扑面而来,来势之快、来势之猛,叫人始料不及。这就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2005年车市究竟会如何?大家所关心的2005年中国的汽车市场能否走出低谷、保持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14.
文龙 《汽车导购》2006,(5):80-83
价格是车市最敏感的“神经”,是影响消费者购车的最主要因素。降价则成为车型竞争的有力武器,时刻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主导车型则是“价格神经”的中枢,无论新车型上市,车型降价、加价,主导车型都起着价格风向标的作用。和前两年的频繁降价不同的是.2006年的车市在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大规模降价的情况却大大减少了。  相似文献   

15.
车市五盼     
礼文 《汽车情报》2004,(15):21-21,32
2003年车市火爆,可仍然有很多潜在的消费者迟迟没掏腰包,为何?车型不中意是一个原因,但关键还是价格,是消费者对轿车降价的期待。目前,车市谈论最热闹的两个话题是降价和暴利。这两个概念相辅相成,因为有暴利所以要价值回归,要降价。频频的降价让消费者感觉暴利的确存在,对降价的期望更大。  相似文献   

16.
真的涨价了     
《当代汽车》2008,(5):120-122
2008年第一季度累计上市了31款改款或全新车型,这么多的新车频繁上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转移了消费者对降价的注意力一而且改款的新车,将成本压力巧妙消化.老款降价清库存,新改款恢复先前官方价格。  相似文献   

17.
各地车市     
《汽车导购》2005,(7):89
五六月份轿车价格仍然没有什么大变动,给人一种黎明之前静悄悄的感觉。很久没有看到像“2004年在两个大众的带动下整个车市出现价格震动”那样的大场面了,一些车型的零星降价活动只是“散兵游勇”,偶尔用来刺激一下人们对降价期待已久的神经,2005年上半年车市的价格始终保持着相对的坚挺和稳定,尤其像伊兰特、凯越、飞度和福美来等热销的中级轿车,而其他车型的降价幅度又有限。  相似文献   

18.
文龙 《汽车导购》2005,(8):65-67
转眼闻2005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前几年曾经频繁出现的大幅降价在2005年上半年嘎然而止了,除了几款中高级轿车在3月份左右由厂家宣布降价之外,其他厂家很少宣布降价,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畅销的中级轿车,价格一直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并且经销商的优惠幅度还不如2004年年底大。经济型轿车和微型轿车也都保持着价格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6,(3):42-42
以往,汽车大幅度降价多出现在年底,厂家和商家都有完成任务、消化库存的压力,元旦之后就会回归理性。但是,今年的状况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很多车型在春节期间仍大幅降价,并且越来越多的厂家和商家加入到这一行列。显然汽车降价已成常态,不是哪个厂家愿意降而是竞争激烈程度决定的。因此新一年的价格战才刚刚开始。[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没能沉得住气的新日铁成为矿商的突破口。全球三大矿商之一澳大利亚力拓日前公布:与日本新日铁公司达成新一年度长期协议铁矿石合同价格,粉矿在2008年基础上降价32.95%,块矿降价44.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