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 本文是根据国内新产品6110型柴油机所用A型喷油泵的研制体会而编写的。该泵配有RFD型调速器,具有两极和全程两种调速性能。 关于RFD型调速器的结构和性能在本刊84第4期上《RFD型调速器与RS系列调速器的发展》一文中已有详细介绍,本文专就6110型柴油机喷油泵的结构与调整和可能的系列变型使用做些介绍。 长春国营吉林柴油机厂自1981年5月开始为其新产品6110型柴油机研制喷油泵,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生产、性能调试和装车试验表明所试制的6110型柴油机喷油泵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黄河牌JN150型汽车采用6135Q型柴油机,该机装用B型泵全程式调速器或B型泵两极式调速器、Ⅱ号泵全程式调速器。JN151型汽车采用6120Q型柴油机,装用凌源泵或Ⅱ号泵全程式调速器。使用中,黄河牌汽车发动机常因供油系油泵调整不良而引起故障,本文将对喷油泵及调速器的检试与调整做较全面地介绍。  相似文献   

3.
VE型喷油泵具有结构紧凑、性能齐全、重量轻、噪声小、寿命长及使用维修方便等特点,适配于多种轻型汽车的柴油发动机,本文以日产达特桑小客车(六缸柴油机)为例,简要将该喷油泵的调试及故障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分配式喷油泵(以下简称分配油泵),由一个分配转子内的对置柱塞挤压产生高压油,以旋转分配的方式经分配套筒定时定量地供给各个气缸。分配油泵主要应用于中小型柴油机,早期多见于拖拉机和工程机械,现在已使用到中、轻型载重汽车上。分配油泵的优点是结构紧凑,精密偶件数目少,体积小,重量轻。其零件总数不随发动机缸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产品通用系列化程度较高;在结构上具有独特的怠速加浓装置,低述运转平稳;燃料经济性好;各缸供油量和相位均匀性由零件制造公差保证,不存在校准  相似文献   

5.
EP-9型喷油泵是日本电装公司产品,其喷射压力较高,循环供油量较大。日本三菱、日产、日野、五十铃等汽车公司均选用过这种喷油泵。日野FG229SA9吨载货汽车所用EM100型柴油机上就装用EP-9型喷油泵。图1为其外形图.基本结构和P型喷油泵相同,除保留P型喷油泵的特点外,并对部分构造加以改进,其安装方式和尺寸与A型喷  相似文献   

6.
德国道依茨BF6M1013ECP型高速、四冲程、增压、水冷、带中冷器强化型柴油机的喷油泵采用单体泵形式。单体泵是最新的技术之一,它使柴油机的燃烧更适合工况的需要,因而燃烧更充分,效率更高,降低了排放污染和燃油消耗率。该柴油机为6缸,共有6个单体喷油泵,采用BOSCH公司的211-1335型柱塞泵,其内部有一个高压注油单向阀。  相似文献   

7.
TICS是Timing & Injection Control System(喷油正时和喷射率控制系统)的缩写。TiCS喷油泵是电控柴油喷射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它实际上是一种装有REDIV电动调速器及预行程执行器的喷油泵,通过电脑自动控制喷油量、喷油正时及喷油速率,以满足发动机工作的需要。日本杰克赛尔公司(ZEXEL)的NP-TC6MD型电控供油速率可控式高压油泵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喷油泵。TICS喷油泵主要装备在大、中型载货汽车及工程机械使用的柴油机上。TICS喷油泵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柴油机用新型的蓄压式燃料喷射系统进行了研究,作了若干改进以提高其喷射稳定性。通过在单缸、六缸发动机上进行的性能试验证明,本系统对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气烟色非常有效,特别是低速区的效果尤为显著。 本系统很适用于现在批量生产的发动机,但今后的课题是要达到实用化和喷油泵高压化,以使该系统的性能进一步提高和降低喷油器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9.
供油正时是指喷油泵正确的供油时间,一般用供油提前角表示。供油提前角是指喷油泵第1缸柱塞开始供油时到该缸活塞行至上止点时曲轴转动的角度。一般柴油机供油提前角为15~25°,供油提前角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汽车行驶一定里程或在维修中喷油泵检修后经过调试重新安装时,必须检查与调整供油正时,以保证柴油机经常在最佳或接近最佳供油提前角情况下工作。喷油正时的标记 为了便于检查与调整供油提前角,柴油汽车通常在发动机和喷油泵上都有供油正时标记,一般可分为三种:  相似文献   

10.
<正>一、公司简介 卢卡斯CAV公司(LUCAS CAV LIMITED)是英国卢卡斯工业集团中较大的专业公司,至今已有五十年的历史。年营业额24亿英磅,雇员达12000人。该公司是专门研制柴油机燃料喷射系统器件的公司,经营的柴油机燃料喷射系统研究水平和生产技术,都居世界先进行列。主产品有各种类型的高压燃油喷油泵;多种型式的喷油器;可配用在不同缸径、不同缸数的柴油机上。此外,还生产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电子控制系统。CV12TCA柴油机上的喷油泵、电子调速器、喷油器和进气加温器均由卢卡斯CAV公司负责研制和配套生产。卢卡斯喷油泵闻名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1.
1 柴油机熄火控制装置故障分析 柴油机熄火控制实质上是控制喷油泵的供油和断油,所以,其工作原理不外乎是切断喷油泵油路或控制喷油泵停油手柄,使柴油机熄火。具体控制方式是根据各车型结构需要分为断油电磁阀控制、拉线式熄火控制器控制和空气缸控制机构控制等。  相似文献   

12.
日产(NISSAN)公司生产的达特桑(DATSUN)轿车LD20及LD28柴油机是采用西德波许(BOSCH)公司的VE型喷油泵。该泵是在VM、VA型分配式喷油泵基础上发展而成,属1976年新产品。由于VE型喷油泵结构新颖,性能齐全,特别适用于车用高速柴油机。因此,现在轿车用的高速柴油机除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西德本茨公司和英国泼金斯公司以外,几乎都采用西德波许公司VE型分配式喷油泵,或者正向VE型喷油泵过渡。目前VE型喷油泵所匹配的车用高速柴油机型号见表1。  相似文献   

13.
1973年石油危机后,把节约能源列为重要课题,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推出6D20型六缸直列直喷式柴油机,以替代原有6DC20型六缸V型预燃式柴油机。设计了新的燃烧系统,改善了燃烧过程,提高了热效率和低温起动性能,降低了燃油消耗。并考虑到产品工艺的继承性,缩短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14.
重型汽车用柴油机采用六缸以上、中等缸径(100~160mm)的高速柴油机。过去设计者总是设法用提高转速来提高升功率,从而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效率。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商用汽车的使用要求来看,降低发动机转速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故障现象:一辆装用康明斯6BT5.9型柴油机的EQl141G型汽车,行驶时出现行驶速度有明显下降的现象。故障检查:经验判断,故障原因可能是VE分配式喷油泵供油不足。为此,拆检喷油泵,发现柱塞虽有磨损,但磨损量在允许范围之内,其他零件未发现异常。将喷油泵装配后在喷油泵试验台上试验,启动供油量极低,中速供油量在规定范围内。但是在高速时,  相似文献   

16.
喷油泵是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重要部件,一般在试验台上调整供油量后装机使用,即便这样有时也会出现功率不足、排气冒黑烟、转速不稳的异常情况。主要是由于喷油泵调试的供油量与实际进缸的油量不符或各缸供油量不均匀引起的,直接影响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1喷油泵供油不均匀的原因1.1调试状态与使用条件的不同喷油泵在试验台上是在常温下进行调试的,而装机使用则是在汽缸压缩终了、缸内温度达500~700℃、压力3~5MPa条件下使用,两者差别较大。机车作业时,喷油泵与喷油器的温度均达90℃左右,也会造成柴油粘度下降,因而柱塞与针阀偶件的  相似文献   

17.
故障现象:一辆C A1121J型柴油汽车装配C A6110型柴油机。该机在怠速工况下,气缸内发出一种清脆的金属敲击声,且发动机排气管冒黑烟。但随着转速逐渐提高至中速,气缸内的敲击声消失,发动机工作正常。故障检查:在发动机怠速工况下做逐缸断油检查。当切断第5缸供油时,金属敲击声消失。在怠速工况下测量该机各缸供油量,发现第5缸的供油量比其它缸都大。于是对喷油泵进行检查,发现喷油泵的喷油量控制齿条拉动时,第1、2、3、4、6等缸的扇形齿轮、旋转套筒、柱塞均同步转动,唯有第5缸旋转套筒及柱塞不能转动。进一步检查,发现第5缸扇形齿轮在旋转…  相似文献   

18.
据西德《发动机技术》杂志1979年第1期报导,日本三菱公司生产两种新系列高速柴油机。SA系列是由三种四冲程六缸直列式和三种十二缸V型柴油机组成,其功率为285~800马力。Z系列为轻型船用柴油机,该系列是在载重汽车柴油机的基础上设计的。SA系列为涡轮增压中冷直接喷射式柴油机。进气道保证气流在气缸内形成涡流。气缸直径为145毫米,活  相似文献   

19.
<正> 南充内燃机厂为确保即将大批量投放市场的新产品N6102Q型柴油机的工作可靠性,在已完成该柴油机定型试验(包括可靠性试验)的基础上,从1993年1月中旬~3月初在厂内燃机研究所试验室严格按JBn3744—84《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标准进行了1000h全速、全负荷(n=3000r/min,Ne=103kW)可靠性试验。经42天累计1000h试验表明:该柴油机运行正常,运行过程中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包括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均优于设计要求,零、部件故障率和主要零件、运动副磨损值均低于JBn3744—84《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1.柴油机油泵油嘴学组于下半年在安徽芜湖召开柴油机和油泵油嘴技术交流会。2.油料学组于4季度在北京开办汽车油料应用技术培训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