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6 毫秒
1.
天水苹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水苹果园表层土壤(0~20 cm)为调查对象,对土壤中重金属Zn、Cu、Pb、Cr和Cd的含量进行测定,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Zn、Cu、Pb、Cr、Cd平均值分别为77.39,23.03,23.62,61.49,0.072 mg/kg,除Cu和Cd以外,其他三种元素均超过甘肃省土壤背景值;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土壤中Zn、Pb、Cr为轻度污染,目前尚无Cu、Cd污染;天水果园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轻微.  相似文献   

2.
演马矿矸石山周围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演马矿矸石山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的基础上,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矸石山周围的表层土壤的13个土样进行重金属(Cd,Cr,Zn,Pb,Cu)含量的测定,分别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时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大于其背景值,Pb和Cu为安全级,而Cd,Cr,Zn均处于警戒级以上.综合污染指数顺序为:Zn>Cr>Cd>Cu>Pb.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尾矿区及周边土壤环境质量,采集张掖市临泽县境内某铁尾矿库及周边闲置农用地的土壤样品,分析其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和Cd、Pb、Cr、Cu、Ni、Zn六种重金属的含量;引入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科学评价该区域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各采样点的土壤理化性质极端,pH值均大于7;土壤营养成分匮乏,有机质含量处于土壤养分4级标准及以下,全氮和全钾含量分别为6级和5级标准;与对照样点CK相比,尾矿库区土壤Pb、Cd和Zn含量均达到严重污染水平,而Cu为轻度污染,Cr和Ni含量未超标,铁尾矿的排放已造成极高的潜在生态风险,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4.
环鄱阳湖区高速公路周边土壤重金属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环鄱阳湖地区周边昌九、南昌东绕城、梨温、景鹰、九景5条高速公路沿线土壤表层0~10 cm重金属Zn,Cu,Pb,Cr,Cd含量的调查研究,以江西省表层土壤背景值和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评价标准分析该区段污染程度和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离子土壤浓度依次为:Zn>Cr>Cu>Pb>Cd...  相似文献   

5.
郑汴公路路尘、路沟底泥和路旁土壤重金属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运营40多a的郑汴公路杏花营路段为研究对象,在采样断面上,按离开公路路基的距离不同布设土壤采样点,用F-AAS法测定土壤中Ni,Cu,Zn和Cr的含量。用GF-AAS法测定Pb和Cd的含量,结果表明,汽车尾气排放、汽车机件间以及车轮与路面间磨损产生的颗粒物导致路面粉尘、路沟底泥和路旁土壤重金属积累;公路北侧路沟和土壤采样点的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公路南侧相应采样点;路面粉尘中大多数重金属含量低于路沟底泥,而高于对照样和公路两侧300m范围内的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路旁土壤中大部分重金属的最高含量不在路基处,而出现在距路基20-50m之间,然后逐渐下降至对照值;郑汴公路交通对两侧土壤环境的影响范围超过300m,300m范围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100m范围内发生了中度至重度污染;Cd,Cr和Pb是最主要的公路源污染元素。  相似文献   

6.
微波改性活性炭及其脱硫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微波改性后活性炭的表面物理结构、化学性质及其脱硫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SEM图谱表明微波改性后活性炭的表面更加粗糙和不平整,许多闭塞的孔隙打开并向内延伸;BET吸附实验表明微波处理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改性后活性炭表面N元素含量和表面碱性基团数量增加而O元素含量减少.另外,脱硫实验结果显示改性后活性炭的脱硫性能明显增加,归因于表面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其物理结构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7.
采集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对干湿交替运行下消落带土壤重金属迁移转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汛期水体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汛后,消落带土壤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引起的环境风险较低。消落带土壤Cu和Cr主要以残渣态存在,生态风险较低,Pb和Cd可提取态重金属含量较高,潜在生态风险较大。长期周期性干湿交替运行下消落带土壤重金属含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土壤中Cu,Pb,Cd,Cr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7.04%,24.49%,12.99%及13.70%,总体而言,增大幅度排序为Pb>Cu>Cr>Cd。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明晰高速公路路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评估其生态风险,以G25长春至双辽段、G12白城至松原段和松原至长春段高速公路为例,分别沿公路走向,按到公路不同距离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利用ICP-OES和ICP-MS测定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Sb,Zn)含量,通过应用SPSS对数据统计分析,分别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9种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均大于其对照样,受公路交通影响比较明显;随着到公路距离的增加,土壤重金属含量基本在30m以内达到峰值,但不同重金属出现峰值的位置不同,总体呈减少的趋势;G12两段高速公路路域土壤出现砷污染,其他土壤重金属尚未达到污染水平;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值来看,3段高速公路重金属污染均属于中等生态危害,说明高速公路运营增加了路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为此,交通行业应加强高速公路占地界内和占地界外土壤重金属含量对比分析,为科学的污染防控和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秀山锰矿区梅江河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分析评价了重庆秀山梅江河秀山城区段沉积物中重金属Mn、Pb、Cu、Zn、Cr、Cd的表层及剖面分布和污染特征.研究表明: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大小顺序为Mn>>Zn>Pb>Cu>Cr>Cd,剖面中Zn、Cu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其余元素规律不明显;研究区域重金属污染属于强度污染等级且...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研究芦苇湿地对垃圾渗滤液中含氮污染物的去除,并探讨芦苇湿地各部分氮含量分布及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的芦苇湿地土壤及芦苇根茎含氮量增加;茎叶含氮量明显高于芦苇根及土壤;芦苇生长过程能够固定环境土壤中的氮,芦苇能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部分含氮污染物.芦苇土壤含氮量未超出芦苇忍耐限度(177.67×103~255.67×103 mg/kg),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量.芦苇湿地可能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