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     
《时代汽车》2005,(7):64-65
神龙公司半年销量超7万辆;马自达:2010年中国产销30万辆;东风有限整体发力 轿车轻卡继续超速增长;前5月三环气门实现四个同步增长;中国汽车企业出口排名发布。  相似文献   

2.
龚轩 《时代汽车》2005,(10):34-37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规划建设的三大轿车基地之一。成立13年来,从单一品牌经营发展到“双品牌”经营,即东风雪铁龙和东风标致,从单一品种结构逐步发展到高、中、低档产品品种结构更趋合理的格局,从投产初期时年销量不足万余辆,发展到目前年产销量超过10万辆神龙公司引进的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产品.开辟了两厢经济型轿车的先河。  相似文献   

3.
据权威机构预测,目前中国家用轿车的保有量为489万辆,到2010年将增加2倍,达到1466万辆;到2020年这一数字再增加4倍,达到7200万辆。届时中国各种汽车的总保有量将达到1.15亿辆,是美国今天汽车总保有量的一半。而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家用轿车的市场需求量,分别是501万辆、913万辆和1584万辆。其后,中国将全面进入汽车社会。几乎不经意问,我们已经站在“汽车社会”的门槛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在拥有汽车的家庭达到10%~20%时开始进入汽车社会。而中国目前只有北京、深圳、广州、东莞4个城市才达到或接近这个水平。  相似文献   

4.
杨景定 《时代汽车》2006,(10):60-61
1—8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了236.90万辆,同比增长41.07%。这个数字,超过了2001年全年的所有汽车销量(当年汽车销量为236.37万辆)。这让人不得不感慨万分:中国汽车工业的确发展迅猛!更让人感慨的是,在销量超过10万辆的前五名车型中,捷达、夏利、桑塔纳这三个“老廉颇”居然仍榜上有名!合计起来,他们可能要占整个销量的15%份额。也就是说,这三个“垂而不死”的车型在今年1—8月中,仍在为中国汽车市场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每周要闻     
神龙公司一季度盈利800多万 神龙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经营性盈利802万元。这是该公司历史上首次在一季度实现经营性盈利。 据悉,1至3月份,神龙公司共生产富康轿车9 695辆,销售10 682辆,同比分别增长35%和37%,产销增幅居全国轿车行业首位。神龙公司自去年9月首次实现盈利以来,现整车生产能力已达班产214辆,拥有5个车  相似文献   

6.
龙翔 《城市车辆》2004,(1):52-53
2003年,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放重组刚刚进入第三个年头,便绘制出未来几年的发展蓝图:2004年产销汽车3.5万辆,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2005年达到年产汽车50000辆、改装车10000辆、发动机130000台,实现销售收入260亿元、利税  相似文献   

7.
奇瑞李锋,是个销售奇才,他与近3年奇瑞汽车销售“大跃进”业绩可划上等号。奇瑞“激昂05”——“奔腾06”——“飞跃07”,销售2004年的8.66万辆——2005年的18.92万辆——2006年的30125万辆的“三级跳”跨越性发展中,有关他营销高招的传闻不少。日前笔者又读到一则关于李锋的骇人新闻,他要改写奇瑞产品在重庆市场“倒数第一”的销售历史,摘掉销售“垫底”的帽子。李锋对当地经销商放豪言:“如果今年不能摘帽,我跳嘉陵江!”李锋铿锵的誓言,坚定的决心,震撼了山城汽车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博镭 《时代汽车》2007,(2):61-63
产销双双刷新20万辆,标志着神龙公司2006年确立的“2318”计划(即实现产销20万辆,成功投放3款新产品,降成本10亿元,优化和提升8项质量指标)顺利实现,标志着神龙公司生产经营迈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此,我代表公司经营领导班子衷心感谢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衷心感谢广大消费者对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两大品牌产品的喜爱与支持!”在神龙公司总部开票中心举行的整车销售突破20万辆的简洁仪式上,刘卫东总经理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生产、销售等部门的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姜海程 《车时代》2012,(1):228-229
当谈:汽车传入中国,就不可不谈到,时至今日,仍静静伫立在北京颐和园内,供游人观赏、历经百年沧桑的那辆慈禧皇太后御用汽车。而谈:这辆足可称为“中国头号汽车文物”的慈禧皇太后御用汽车时,又不得不谈到这辆汽车究竟是什么品牌?何时来到中国?因为研究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着:“中国第一车”的桂冠究竟应该加冕给哪一辆汽车?  相似文献   

10.
东风雪铁龙是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目前生产的两大品牌之一。今年开春以来,在该品牌销售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下,其子品牌——前者于今年3月份,由10辆05款富康组成“龙行天下,全国体验之旅”,在南北两线展开,为期一个月,全部行程近万公里,其试行试驾取得了圆满成功.后者则由10辆05款爱丽舍组成“龙腾天下——爱丽舍中华民居行”,于5月18日——神龙公司创建13周年这一天,由武汉出发,沿途将经过江西、安徽、浙江、江苏、  相似文献   

11.
“300万”!北京市汽车保有量不久前已突破了这个数字。这个数字意味着:在北京每1.65个家庭就拥有了1辆汽车。而不仅北京如此,全国的汽车保有量也在飞速地增加。随着中国由自行车时代迈进了汽车时代,汽车相关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汽车美容装饰行业。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中国汽车工业有五十年发展历史的话,那么真正的快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的这二十多年,从1992年中国决定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连续上了几个台阶,从1992年100万辆到2000年的200万辆,到2002年的300万辆到2004年的400万辆,但我认为不要被这些快速增长的数字迷惑,而失去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13.
《汽车实用技术》2003,(6):63-63
今年1到3月份,全国累计生产的汽车已达到102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4.7%,其中轿车生产已超过39.8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27.3%。中国机械工业联合地副会长张小虞认为:“按这样一个速度发展,全年的汽车产量将超过400万辆,超过法国,达到世界第四。”  相似文献   

14.
我国汽车零部件体系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丽娟 《汽车情报》2006,(27):18-23
1.汽车工业发展对零部件工业的影响(1)汽车工业带动着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自1999年起,我国汽车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时期,2002年和2003年更是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2005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潜在市场。2005年汽车累计产销571万辆和57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3.5%;其中乘用车产销393万辆和3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7%和21.4%,增速超过汽车。据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量有望超过1000万辆,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谢飞 《中华汽摩配》2009,(10):79-84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 1.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汽车产业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汽车年销量从2002年的324.8万辆增长到2008年的938万辆,年均增长率约20%。而今年仅前7月我国汽车销售量就已经突破了700万辆的大关,达到718.4万辆(如图一)。  相似文献   

16.
5年前,中国汽车年产量为140万辆时,一个研究单位对中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在年产汽车140万辆时发展汽车工业的五大要素进行统计对比。研究结论是中国在技术人员质量和数量、专利数量、基础工业等方面都优于日本、韩国。所以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可以用高于日本、韩国的速度来发展汽车工业。当时,这个研究单位漏做了一个更为重要的发展要素对比,那就是这三个国家的国内汽车市场容量的对比。 那一年,中国摩托车年销量1000万辆,三轮农用汽车年销200万辆。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日本)的汽车工  相似文献   

17.
目前,汽车排气污染已不仅仅是在几个工业化国家,它已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在中国也非常严重。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年递增率达到10%以上),汽车排气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将日趋严重。预计到2003年底,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000万辆,到2004年底,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500万辆。所以对汽车排气污染物的监控防治,已处于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18.
汽车私人消费渐成主流和中国加入WTO,像两个强劲的助推器,把2003年中国汽车市场推向一个历史高峰。全年累计生产汽车440万辆,比上年增长36.0%,生产轿车210万辆,增幅100%。2004年全年汽车增速虽然回落,但汽车产销仍然突破了500万辆。  相似文献   

19.
宋璐 《汽车情报》2005,(18):22-23
1999年,本田公司开始了在中国的汽车生产,当时年产量为3万辆。经过5年的汽车市场扩张,到2003年,本田公司共生产了117178辆汽车,占公司全球汽车总产量的3.9%。为了提高在中国轿车市场的销量,公司到2004年底共创建了3个汽车合资企业,总产量为32万辆。另外,公司还计划在2007年以前,将年产量提高到53万辆,  相似文献   

20.
北京奥运期间,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央企重组步伐将在奥运会后加快。李荣融的表态,实际上已经给包括汽车企业在内的央企重组大方向定了性。根据2007年发布的《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要形成1~2家年产200万辆以上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形成几家年产100万辆以上的骨干汽车生产企业。其余的数十家中小汽车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