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动态变形模量Evd与地基系数K30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Evd动态平板荷载试验与K30平板荷载试验的测试原理,结合秦沈客运专线 路基的动态变形模量Evd值与地基系数K30值的对比试验结果,对Evd值与K30值的相关关系作了 统计;分析了采用Evd动态平板荷载试验来检测路基施工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动态变形模量Evd检测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快速检测路基质量的方法。选择6种代表性的填料进行试验,分别测试路基的压实度、含水量、弯沉、动态变形模量。进行了Evd与压实度、含水量及弯沉的相关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用Evd检测路基压实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深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利用既有路堤改作的准高速铁路,本文通过对广深准高速铁路既有路基基床加固后进行载荷试验所用的设备仪器和具体试验步骤的详细叙述,总结出在既有线路上对轨下基床承载能力进行原位测试的方法,为我国铁路旧线改造和既有提速的路基加固工程质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路基质量检测指标E_(vd)与K_(30)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高速铁路验收规范中主要采用Evd、K30两项力学指标对路基压实质量控制,两项指标检测内容与检测原理相近,但耗费的人力物力有较大差别,本文分析了两项指标的测试原理,结合实际工程中的大量数据对两项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项指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利用回归的结果计算数值与规范中给出的标准值接近,说明省时省力的Evd可以替代K30。在实际工程中可将Evd替代K30与压实系数k来控制路基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   

5.
吴方见  唐宇  谢强 《路基工程》2009,(6):172-173
通过大量室内模拟路基填筑压实试验,对不同种类土动态变形模量Evd与承载比CBR的关系进行试验研究并提出二者拟合公式。试验选取块石土、粗粒土、细粒土中具有代表性的9种填料进行室内模拟路基填筑压实试验。结果表明:Evd、CBR作为两种不同路基压实度及填料性质的检测方法,其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压实度下Evd、CBR值存在着近似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赵海辉  刘小川 《公路》2002,(9):99-100
通过对重型动力触探仪在路基工程施工中对地基承载力的测试结果与基地土平板载荷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重型动力触探仪测试结果与实际地基承载力相差较大,通过对重型动力触探仪检测表进行修正,找出了更准确的检测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武广客运专线路基设计基床底层和路基本体采用AB组填料填筑。武汉工程试验段进行了填料填筑工艺试验,包括3种粒径、3种含水量的填料。通过Evd、Ev1、Ev2、K30、n等压实指标检测及分析表明,施工采用的碾压方式合理,并对填料的最大粒径、含水量和细颗粒含量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合理的填料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8.
对武广客运专线AB组填料的K30、Evd,Ev2和孔隙率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证明在合理的施工工艺前提下,采用B组填料填筑的路基基床底层能够达到客运专线的各项指标的要求。提出了采用Evd和孔隙率作为B组填料压实的控制指标,以加快填筑过程中的检测速度。  相似文献   

9.
在借鉴国内外平板载荷试验方法的基础上,研究适于我国路基检测的快速静态平板载荷试验方法,并通过对比试验得出地基系数K30、二次变形模量EV2与快速试验结果的相关关系,为完善我国铁路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压实质量是保持线路稳定与平顺、保证列车能高速、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而控制和检测压实质量的标准、方法和设备,则是保证压实质量的重要措施。主要介绍了客运专线路基检测方法Evd的定义、测试原理、测试仪器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路基动态模量与静态回弹模量之间的关系,应用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与承载板法,对填料为碎石土、黏性土和红砂岩的路基动态、静态模量进行对比试验以及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路基动态模量和静态回弹模量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PFWD这一新型检测法可较好地用于路基回弹模量的快速检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PFWD快速检测路基模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合理的路基模量快速检测方法,在分析便携式落锤弯沉仪的动力测试原理基础上,确定了PFWD快速检测路基模量的数据分析方法,并根据路基实际工作条件,推荐了PFWD的标准配置及不同填料路基的承载板直径选用建议。提出了PFWD现场快速检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分析了其测试特点。通过现场路基的大量对比检测,分别建立了PFWD模量与承载板回弹模量、贝克曼梁弯沉及FWD模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PFWD与其他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所建立的回归公式可供工程应用参考。因此,PFWD可用于快速可靠地检测路基模量,为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依据和参数,并可进行路基质量快速评价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路基动态回弹模量是影响路基路面结构耐久性与稳定性的关键参数之一。为了实现路基动态回弹模量无损检测精细化,基于Rayleigh波在弹性层状体系中的传播特性,揭示了Rayleigh波在基准路基路面结构中的理论频散特征,并通过显式瞬态动力有限元方法对路基路面结构体系中Rayleigh波场响应进行了数值计算,结合频域波数域变换法与相位移法建立了路基路面结构中Rayleigh波频散曲线的联合提取方法。通过将提取的Rayleigh波频散曲线按自适应遗传算法反演的路面各结构层模量值作为已知约束条件,进一步对路基工作区细化分层,以此建立了路基工作区动态回弹模量的反演成像方法。通过在足尺道路试槽内点对点依次进行Rayleigh波、FWD、承载板和弯沉测试,建立了各测试结果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Rayleigh波反演的路基动态回弹模量与其他测试方法相应结果的判定系数R2均大于0.85,且反演成像结果能够全面、清晰地反映路基的承载能力与压实质量。研究成果可为路基路面工作特性智能感知方法与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土工格室在处治路基不均匀沉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结合广州北二环高速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处治工程,应用MARC软件,采用基于直接约束的接触迭代算法和COULOMB摩擦模型模拟半填半挖路基挖方段和填方段的非线性接触,对土工格室处治方法进行了数值仿真;并通过土工格室复合体的承载板试验及实体工程的现场沉降观测,对该处治方法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工格室复合体具有较大的弯拉刚度与抗剪强度,此复合体能够部分隔离应力和位移的传递,从而柔性过渡和协调了半填半挖路基顶面的沉降;它对局部荷载具有网兜效应,使荷载的分布更为均匀;土工格室的加筋作用减小了土中的竖向应力和剪应力,增强了路基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消除路基不均匀沉降的目的。实体工程表明:土工格室是一种有效解决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双块式无砟轨道路基典型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车辆轴重、结构层间接触条件、轨道结构整体模量、支承层模量和基床表层模量等对路基面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路基动力响应对各参数的敏感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车辆单轴荷载作用下,路基面动应力分布表现为横向均匀、纵向三角形的基本形式;对路基面动应力沿线路纵向分布长度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无砟轨道结构的整体刚度、车辆轴重、支承层模量等;结构面间接触状态劣化导致无砟轨道结构刚度的降低和路基面的动压力增大。  相似文献   

16.
贾学明  李兵 《路基工程》2012,(5):118-120
基于附加质量法,反演瑞雷波在巨粒土路基中传播的横波波速;根据横波波速和巨粒土路基强度间的相关性得到巨粒土路基的动态回弹模量,由此评价巨粒土路基的施工质量;将瑞雷波法测得回弹模量和FWD法、承载板法获得的结果比较,结果显示由瑞雷波法评价巨粒土路基的施工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昆明铁路枢纽工程路基泥炭土地基,选择两种胶凝剂(水泥,水泥加粉煤灰)、五种配合比,在室内测试了不同配合比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通过现场四种配合比的成桩工艺试验、取芯试样强度试验和荷载板试验,测试了单桩承载力、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桩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验证了水泥砂浆多向桩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泥炭土地基的可靠性。此外,结合荷载试验测得了桩顶土压力和桩间土土压力,对水泥砂浆多向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铁路提速改造工程路基勘察方法与实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既有铁路经多年运营后,路基运营状态恶化,路基承载力、压实度、边坡状况需要重新评估。既有铁路勘察存在路线长、时间短、不便携带大型勘察机械、不能干扰行车等方面限制。针对江苏宁启铁路的实际情况,对路基各种勘察方法进行对比研究,解决了石灰土改良路基硬壳层动力触探等技术难点,提出了合理的路基勘察手段与人员组织,为既有铁路改造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在路基路面设计中,需要控制路基的施工质量,以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较低的压缩性及渗透性。而土的密实度测试是控制填土路基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测试方法目前主要有两大类:无损测试法和有损测试法。据此,对各种测试方法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