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SMA混合料的实际拌和与施工,提出对配合比设计、拌和施工温度、运输、摊铺及碾压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同时对易发生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提出采用坍落度和含水率双指标控制路面水泥混凝土拌和质量的方法,简单易行,在施工现场可用于控制混凝土拌和物的组成及工作性,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强度性能。  相似文献   

3.
与我国既有铁路相比,客运专线铁路具有运行速度快、线路平顺性要求高等特点,由此对混凝土工程施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郑西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总结了混凝土拌和与运输施工方法、浇筑施工工艺流程、箱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操作方法等,为经济地实现高效优质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拌和周期的全样本数据采集,计算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周期和延长时间,提出了周期延长单位时间成本影响率的概念,对采集数据的对象工程进行了周期延长成本影响值分析,并计算施工成本增加值。同时分析影响拌和周期的因素,提出了周期优化和提升拌和周期经济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扼要论述了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从材料的控制选择到拌和、摊铺、碾压全过程的施工要点,并结合实际提出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收费广场水泥混凝土路面经常被人们忽视的几个方面问题如摊铺、拌和等进行论述,提出注意点,为混凝土路面质量提供施工阶段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施工所用沥青混凝土成品料由沥青拌和楼生产。拌和楼拌和的成品料是否能满足设计配比,是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沥青路面正式施工前,必须对拌和楼进行全系统调试。结合在实际工程中的实践经验,从沥青拌和楼的主要组成和工作原理入手,阐述沥青混合料拌和楼快速调试技术。  相似文献   

8.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对公路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施工过程中混合料的拌和、摊铺、辗压备工序环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所有要求都靠施工机械完成。机械化施工成为现代公路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然而,在我国当前公路建设中对施工机械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公路建设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空心板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分析了混凝土空心板施工阶段裂缝产生原因,并从原材料、混凝土拌和、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进行总结,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由于稳定型橡胶生产拌和的时间增加、成品料粘度的加大,施工温度的提高,对于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结合福建省漳州沿海大通道(滨海一级疏港公路)漳浦段第Lj-2合同段路面实体工程,全面总结了稳定型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包括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压实质量控制,对稳定型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施水泥混凝土集中拌和,简化施工程序,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介绍了集中拌和的必要性和保证措施以及施工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勇 《交通标准化》2014,(14):42-44
结合公路工程实例,对该公路的沥青路面施工全过程进行详细探讨,从沥青路面施工准备、沥青混合料拌和、摊铺等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滑模施工中出现的断板原因有路基、路面基层、水灰比、拌和料均匀性,外掺剂等多方面的影响,同时提出了改善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拌和、摊铺、碾压是路面施工机械化的三大主要工序,而拌和是提高路面施工质量的基础,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是决定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就拌和设备的选型与操作,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贺隽 《交通标准化》2013,(16):120-122
目前我国各等级公路路面基层大多采用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各项技术指标,确保施工质量。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技术环节,并提出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浅谈沥青砼路面施工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邹卫国 《湖南交通科技》2002,28(2):31-32,47
结合多年从事沥青砼跃同施工的实施,从7个方面简要提出了沥青路面的施工要点,即材料质量控制,沥青混合料设计,拌和,运输,摊铺,路面压实,接缝处理等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模拟路面施工时的压实温度,运用极差分析法和综合平衡法确定了纤维沥青砼生产和施工的优化方案,通过马歇尔试验研究,阐述了干拌法、湿拌法和后拌法等3种拌和工艺的特点,分析了3种拌和工艺和压实温度对纤维沥青砼马歇尔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纤维沥青砼的生产和施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模拟路面施工时的压实温度,运用极差分析法和综合平衡法确定了纤维沥青砼生产和施工的优化方案,通过马歇尔试验研究,阐述了干拌法、湿拌法和后拌法等3种拌和工艺的特点,分析了3种拌和工艺和压实温度对纤维沥青砼马歇尔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纤维沥青砼的生产和施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控制道路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与拌和状态, 提出一种以非介入方式利用模板匹配识别算法实时提取骨料、粉料、沥青质量数据、拌和时间及温度等沥青混合料主成分数据信息的方法, 根据识别到的沥青混合料数据信息建立了数据采集与传输的时序逻辑关系; 在WEB监控中心下可视化显示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误差、级配误差、拌和时间和温度等关键信息, 并利用这些多模态信息融合策略评价了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 根据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类型的先验知识分析了混合料数据的动态变化, 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识别了实时生产的沥青混合料类型; 建立了骨料数据的模型分布, 并结合拌和时间判断拌和设备的运行和筛分状态; 存储实时接收到的数据, 实现了沥青混合料历史数据跨时间查询和成本评判。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模板匹配识别算法采集沥青混合料字符数据时间为4.9 ms, 识别准确率达100%, 满足了施工中沥青混合料拌和数据采集时间间隔小于0.02 s的要求, 实现了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数据的连续检测、自动识别、实时跟踪和可视化监控; 当沥青混合料质量不合格或拌和设备出现故障时可实时预警, 为综合评价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与实时掌控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利 《北方交通》2006,(12):1-3
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过程出发,对拌和站进厂的原材料、沥青混凝土拌和质量及运输应如何控制和在实际施工中的施工工序、施工工艺、质量保证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