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石油价格屡创新高,抑制地球变暖呼声日益高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采取多种途径、获取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温室气体CO2排放效果。从总体上看,美国侧重发展各类电动汽车,西欧国家柴油轿车发展很快,日本也发展了电动汽车(其混合动力汽车有相当数量出口)和各种代用燃料汽车。但是,电动汽车生产成本过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低等技术问题尚未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2.
哲学的超越     
潘建新 《汽车知识》2010,(10):112-112
纵现历史,德国人本茨用奥托发明的四冲程汽油发动机技术,在1885年造出了全世界第一辆“汽车”,所以,全世界人都认可德国人发明了汽车。1908年,美国人福特实现了流水式生产汽车,从而让汽车真正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因此,全世界人也认可美国人发展了汽车。1980年时,日本人第一次超越了美国人,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而一举成名的丰田精益生产管理模式,也让全世界人认可了-日本人创造了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3.
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骏 《上海汽车》2006,(8):18-21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消费信贷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文章结合研究美国与日本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状况,提出了目前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业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纵观世界汽车改装行业的发展,地域不同,汽车改装的特点和目标指向也各不相同,美国SEMASHOW(专门从事性能改装的生产商联合会)首办于1963年,经过30多年的努力,汽车改装在美国取得合法地位。日本东京改装车展,作为亚洲的汽车改装先锋日本拥有先进的机械及电脑技术,改装产品的实用性,安全性达到很高的水平,而欧洲的汽车改装更注重于改装车的精致度和整车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5.
日本汽车产量1980年一举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90年代后日本汽车工业增长速度放缓。日本汽车工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日本各大汽车厂家纷纷进军亚洲汽车市场,泰国已成为日本在东南亚的汽车生产基地。然而,正当日本在泰国的亚洲车生产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却遭遇了金融危机,使其在泰国的汽车生产销售陷入困境。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泰国设置汽车贷款限制,泰铢贬值导致零部件成本上升,泰国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配件》2013,(9):11-11
在与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的会晤中,美国总统奥巴马要求日本能进一步向美国汽车厂商打开市场,给予美国汽车厂商更优惠的措施,以促进两国贸易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燃料电池汽车作为当今汽车工业的新宠,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文中概述了燃料电池汽车及其优势,回顾了燃料电池汽车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了美国、德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的研发状况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分析了燃料电池汽车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展望了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轿车情报》2010,(10):14-15
陈院士说,近40年来电动汽车的发展始终与国际油价的变化密切相关。1967年和1973年两次中东战争,引爆了全球石油危机。当时美国是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高油耗汽车的大市场,因此石油危机对美国的冲击最大。这不仅造就了以丰田为首的日本节能汽车开辟了美国市场,而且推动了美国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促进汽车消费市场的成熟是发展汽车产业的主要途径之一。美国、日本和韩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与汽车金融服务业密不可分。目前,中国有关汽车消费信贷的法律十分不完善,没有专门的分期付款销售法和相关的配套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汽车分期付款销售。如何完善中国的汽车消费信贷法律环境,加快汽车金融建设,从而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发展与正确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欧洲、日本及我国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多级通用、节能环保将是润滑油的发展方向,分析了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选用原则及在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美国、欧洲、日本及我国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发展历程,指出多级通用、节能环保型高质量润滑油将是润滑油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日本在二战废墟上确立了汽车工业的支柱地位,通过政策扶持和关税保护促进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在汽车工业进入激烈竞争阶段通过"集团化设想"进行重组来实现有序发展.日本汽车工业在迅速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后,遭到美国贸易打压,于是积极布局美欧设厂避开贸易战.在新能源时代,日本另辟蹊径在混合动力技术上独树一帜,并积极发展氢燃料汽车...  相似文献   

13.
1国内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分析 一是汽车市场不断成长,有利于汽车美容养护用品行业的发展。我国汽车潜在市场相当巨大。1998年,我国百人汽车保有量为1.06辆,而美国百人汽车保有量为56.5辆、日本为32.7辆、巴西为4.2辆。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百人汽车保有量必然会不断增加,即使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潜在市场也很巨大,这是我国汽车养护用品行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2 美国 美国被人们称为建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美国几乎平均每人拥有一辆汽车,它的汽车产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虽然日本曾一度超过了它,但很快又被它抛到了后面,这个泱泱汽车大国对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说汽车的起源在德国,推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却是在美国。 1892~1893年间,查理士和F·杜里埃制成了美国第一辆汽车,这是一辆4马力单缸发动机驱动的马车式车辆。接着又制造了第二辆汽车,并参加了1895年感恩节举行的美国第一届马拉松车赛,从芝加哥到伊文斯顿的80公里的路程,行驶了9个小时,取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15.
20年代初,美国的汽车年产量已经突破200万辆.日本年产汽车突破200万辆则是1966年的事.日本与美国相比,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的滞后期达40余年之久.自1955年公布“国民车发展纲要”以后,日本政府开始注重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了缩短技术差距,迎头赶上美国,日本有一条世界公认的经验,即极为重视技术引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应用问题己成为各国汽车工业积极探索的焦点。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技术高度重视,从汽车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战略出发,颁布制定了优惠的政策措施,积极促进本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以提升本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在全球汽车工业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50年的发展,我们高兴地看到,到2003年底,我国汽车工业年产量已达到444万辆,在世界排名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汽车工业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笔者认为,当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了关键的阶段,必须需要解决好三个重要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94年美国汽车产量将超过日本,这是自80年代以来的第一次。在日元增值的冲击下,日本汽车工业的退却是即将翻过去的引人注目的一页。当了13年世界汽车产量之王之后,1994年将被美国超过,说明日本时代过去了,这对日本汽车工业来说也许是好事。  相似文献   

19.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发展先进汽车电子技术,满足现代和谐社会要求”,旨在深入探讨并引导先进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会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奥地利和日本的国内外技术专家做了相关技术报告,内容涉及动力控制、车载诊断系统、汽车导航和通讯系统、汽车安全等先进电子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20.
日本汽车企业90年代以来之所以能够在美国市场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从根本上看,还是得益于日本汽车企业高明的国际化竞争战略,即一方面,日本汽车企业在美国市场销售的产品,一直都保持着高质量和低成本的市场优势,能够满足美国顾客不断变化的新;另一方面,日本加大了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提高生产的当地化水平,就地销售有效地消除了日美汽车贸易摩擦;在美国建立功能齐全的研究与开发机构,从而直接支持当地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