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国际海事组织(IMO)在2015年6月3日~12日召开的第95次会议上,以MSC.401(95)决议通过了多系统船载无线电居航接收机的性能标准,要求2017年12月31日或以后安装的多系统船载无线电导航接收机符合不低于该决议附件所规定的性能标准。  相似文献   

2.
雷达是船舶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起到导航、通信等多种重要功能。船载雷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使船载雷达的工作效率和性能有了更高的提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船载数字化雷达系统,系统的介绍了该数字化雷达系统的结构组成,并重点介绍了雷达系统的软件、硬件设计,对改善船载雷达的数字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信号捕获作为实现北斗卫星船载导航的第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为此研究基于北斗卫星船载导航信号并行捕获算法,在短时间内捕获卫星信号,为船舶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建立北斗卫星导航信号模型,依据模型生成的北斗卫星导航信号,采用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算法以及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算法,通过并行频率搜索和并行码相位搜索分别将伪随机码相位、载波频移的二维搜索变成一维进行并行搜索,获取北斗卫星信号的伪随机码和载波频移,实现北斗卫星船载导航信号并行捕获。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成功地捕获船载导航信号,并且捕获耗时短;对船载导航信号的载波频率估计误差小。  相似文献   

4.
正《船用产品检验指南》20161028版的修改内容有:1)N-10船载多系统无线电导航接收机本指南适用于船载BDS、GPS、GLONASS和GALILEO多系统无线电导航接收机的的型式认可和单件/单批产品检验。本指南不适用于航速大于70节的船舶上所使用的设备。2)J01焊接材料在指南中增加了焊接材料氢含量测量的附加要求。)泵  相似文献   

5.
结合岸基气象导航服务,通过分析船载气象导航软件在北太平洋航线的一次实际应用,阐述船载气象导航软件的功能优势,以及对期租船舶履约船速计算的影响,为船舶所有人积极采用和船长合理应用船载气象导航软件优化航线进而提高营运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船舶自行气象导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分析和研究目前岸基方式气象导航的基础上,提出船舶自行气象导航组成方案和具体实现.研究了适合于船载微机实现的最短时间航线计算方法、船舶水文气象资料数据库和船舶失速模型等问题.并进行了船舶自行气象导航实船试验.  相似文献   

7.
船载AIS和导航雷达在使用中应优势互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此文通过对船载AIS和导航雷达的功能,特点的分析,指出为保障船舶的安全航行,航海人员在实践中应充分利用和发挥船载AIS和导航雷达的优势,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8.
李国荣 《船电技术》2011,(11):55-57
基于IMO在船舶通信导航综合领域提出的决议要求,在提高了船舶的航行安全的同时,也给船舶通信导航生产厂家和船厂的配套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介绍和分析已经生效或即将强制生效的几个船舶通讯导航设备的规范,以期对船舶通讯导航设备配套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林 《航海技术》2011,(2):23-25
国际海事组织A.893(21)号决议《航次计划指南》中提出使用平行线导航法对船舶航次计划的实行进行监控.文章用逐个对比的方法说明平行线导航法在导航和避险中的应用,以方便船舶驾驶人员在沿岸航行中的实际使用,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事》2014,(6):64-64
中国正式取得第一个北斗导航系统海事国际标准 5月14-23日,IMO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3次会议在总部伦敦举行。会议上,IMO审议并通过了“船载北斗系统接收机设备性能标准”,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取得了第一个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化推进工作是由中国海事局和中国卫星导航管理办公室共同组织的重大专项,具体任务由总装航天研发中心和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牵头实施,研究机构和社会优势企业共同承担。未来,专项工作组将继续努力,争取尽早完成我国北斗系统海事国际标准化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以为船舶提供定位服务、障碍物检测和避障航迹规划服务为目的,设计基于激光雷达和单目视觉的船舶智能导航系统。系统船载子系统中,由卫星信号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定位船舶位置后,障碍物检测单元使用单目视觉传感器、激光雷达,检测船舶周围的障碍物信息和距离信息,通过CAN总线网络将2种信息传输至地面监控子系统。监控端把获取的信息和电子海图相匹配,标识船舶坐标信息,使用基于激光雷达的障碍目标测距方法完成障碍物测距,结合已知定位信息与障碍物距离信息,设计船舶航行指令,由CAN总线网络发送至船载子系统的航行控制单元,驱动航迹控制器控制船舶航行,完成船舶智能导航。仿真实验表明,此系统可实现船舶智能导航,导航应用时可保证船舶不与动态障碍物碰撞。  相似文献   

12.
施周 《水上消防》1996,(6):26-28
依据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要求。船舶需要配备NAVTEX的航行安全和气象预告的接收机,叙述了国外生产的气象卫星接收机、NAVTEX接收机和气象导航服务方面的概况。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两起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PSC检查的典型案例,梳理IMO关于VDR配备要求和性能标准的相关决议,结合PSC检查情况,提出VDR在船使用注意事项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简要论述导航战的由来,并对GPS系统的空间星座、地而监控部分和用户设备接收机部分在导航战中暴露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针对各个部分的薄弱点,提出一些可能的对抗措施以及可发展的对抗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国际海事组织新通过的有关通信导航方面的新要求及其热点问题,并结合热点问题提出了改变我国船舶通信导航业现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传统北斗船载导航终端信号偏差监测方法存在时延长、监测实时性较差问题,为此设计新的多功能北斗船载导航终端信号偏差实时监测方法。建立多功能北斗船载导航终端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线性搜索算法捕获多功能北斗船载导航终端信号,并对其实时跟踪,完成多功能北斗船载导航终端信号偏差的实时监测。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可知,与传统方法相比,提出的监测方法时延更短,具有更强的实时性,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船检》2012,(8):109-109
作为国内航海电气与信息化领域的领军企业,海兰信于2012年承接了福建、广东、青岛等地海监部门的多艘海监船安装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项目。海兰信是国内唯一一家致力于发展民族高科技船舶电气与信息化产业的上市企业。自主研发了包括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船舶操舵仪、导航雷达、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8.
GPS数据误差     
《南方水运》2004,(3):54-68
有选择的可用性是2000年5月113前美国国防部所接受的GPS的一种工作机制,它控制非军方的GPS接收机可达到的导航精度,在GPS标准定位服务模式下sA误差规定为把导航解精度降低到水平方向100m(2DRMS)而垂直方向156m(RMS)。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多于4颗卫星的GPS导航解算及其在嵌入式平台上实现的问题,设计了接收机位置求解算法,在ARM平台上移植嵌入式Linux并实现嵌入式导航软件.首先分析了导航数据提取理论模型,基于最小二乘法设计了接收机位置解算算法.为满足便携性和可移植性,基于ARM9给出了嵌入式GPS导航解算系统平台,并在嵌入Linux系统下设计和开发了GPS导航解算软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单点定位精度高,系统可靠性高,可移植性强.  相似文献   

20.
利用微型惯性测量单元MIMU和GPS接收机,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文章详细介绍了其硬件组成,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卡尔曼滤波松散组合的GPS/SINS组合导航。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导航系统的结构简单、精度较高,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