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针对目前工频直流电动转辙机电源,提出一种利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研制的新型开关电源。该电源采用双管双正激变换技术、功率因数校正技术(PFC),实现了大功率高电压输出。详细论述了该电源模块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实际使用证明,该电源完全可以替代目前的工频电源。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中型车站用电特点,提出利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研制的智能铁路信号电源系统代替目前的工频电源系统。系统分为交流柜和直流柜,并分别预留了交、直流扩容,采用自然冷却。系统输入采用两路独立AC220V市电、手动或自动切换、主路优先,具有输入过/欠压保护、机械电气联锁和故障声光报警等功能。系统采用三级防雷技术,对系统的输入/输出分别进行防护。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均采用热插拔方式,内有监控单元。系统输出分配给5个模块,每个模块都能单独完成供电工作,每种输出都采用“1 1”热备份。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包括高频AC/AC变换、输入/输出分别防雷和远程监控等技术。该系统已经在电气化铁路区段100多个车站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轨道交通通信平台对高可靠电源的需求,设计一个可输出两种直流电压的冗余电源,介绍电源模块主要电路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重点从过压、过流和短路保护等方面分析介绍冗余电源的高可靠性设计。在编组站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此电源模块输出电压稳定,可保证通信平台可靠工作。  相似文献   

4.
晨龙 《中国铁路》2007,(1):77-77
轨道电路短路法是列车在线检测方法之一,目前大部分铁路部门采用这种方式,钢轨与车轮的非导电性受被膜或者夹杂物的影响很大,为此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研究了一种方法,利用设置在车上的电源通过电路改善轨道短路性能。该方法是以破坏轮轨间绝缘性被膜为目的,使用车载电源向轮对供电,改善车轮与钢轨接触位置的通电性能,从而增大该接触位置的轨道电路电流。首先用高电压确保在绝缘层内部有微小的通电电路,然后通过流入电流增加通电途径。由于轮轨之间的接触位置与接触压力伴随列车运行随时变化,所以上述作用必须连续、稳定地发挥。该装置由电源、碳刷、绝缘材料构成,使用电压5~20V,有直流、交流50Hz和800Hz三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开展地铁车辆车门系统和乘客信息系统等静态试验时,需使用输出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源装置。为此,选用WD12-110S12B1型电源模块、7805电源转换芯片、电容、二极管和LED等电子元件,研发可输出DC 5 V,DC 12 V和DC 110 V的电源装置,并对电源装置进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源装置在额定输出功率条件下,输出电压和纹波电压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25Hz相敏轨道电路采用交流25Hz电源连续供电,其受电端采用二元二位轨道继电器。50Hz电源经由25Hz分频器分频作为轨道电路的专用电源。但25Hz电源屏分频器一旦输出短路,分频器会自动停振,影响其正常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力机车大功率负载控制电源柜的需求,提出了数字化开关电源模块并联均流技术,采取平均电流型的自动均流法,降低了模块的电应力和热应力,增强了系统的冗余性,解决了电源模块间均流的问题,保证电源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文章运用Matlab/Simulink模拟硬件电路,采用平均电流均流控制技术,搭建了四个电源模块并联输出的均流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客运专线与普速铁路相比,增加了GSM-R、数据网、会议电视、综合视频监控等通信子系统,除需要-48V基础直流电源外,还需要220V交流基础电源,详细总结交直流电源设备的选型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客运专线与普速铁路相比,增加了GSM-R、数据网、会议电视、综合视频监控等通信子系统,除需要-48V基础直流电源外,还需要220V交流基础电源,本文详细总结了交直流电源设备的选型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1SC0450V的驱动特性,分析了驱动电源电路、电源欠压保护、有源钳位及短路保护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基于1SC0450V驱动核的6 500 V等级驱动保护电路。最后以功率单元为载体对双管并联和单管的6 500 V等级IGBT进行了换流试验及短路试验验证,试验波形和数据证明了该驱动电路适合高可靠性的工业和牵引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1.
地铁车站应急电源装置可靠性要求非常高,若其中的部件(模块)易出故障且无预见性,将对地铁安全运营形成威胁。整流充电模块是应急电源装置中故障率较高的模块之一。简述该模块的内部原理,在解析其合闸与分闸时的瞬时过程电路的基础上,提出提高该模块使用可靠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铁路电力设计规范规定,通信设备、信号设备、信息设备等一级负荷需要由两路相互独立的电源供电。为解决我国西部电网薄弱地区铁路沿线上述用电负荷供电可靠性问题,提出一种电气化铁路低压电力电子电源装置。针对接入需求,详细描述该低压电源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为适应输入侧电压波动问题,提出双闭环整流控制策略和输出电压控制策略。考虑到实际应用的多种方式,提出固定式安装和移动车载式安装的新思路,以适应不同场合下的应用需求。之后利用PSIM仿真软件搭建详细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证明了本电源拓扑、原理、控制的可行性。最后,在实验室搭建了所述电源的实验室样机,利用实验证明了低压电力电子电源具有良好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3.
蔡旭东 《电气化铁道》2005,(2):42-43,50
阐述了铁路通信信号供电的重要性及可靠性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可用性的新概念,给出了提高可用性的方法以及实现铁路信号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具体措施:对中小功率设备采用N 1 冗余模块结构UPS 和对中大功率设备采用多机冗余并联结构系统,并对改善我国铁路通信信号供电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比接触网供电质量与铁路站点常用用电设备供电要求,借鉴国内外已有的从接触网取电的做法,提出一种新型接触网取电电源净化装置。装置采用直流环节作为中间环节,实现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解耦,有效解决输入电压波动范围大和品质差的问题;采用一种带有输出电压有效值反馈控制及负载电流前馈控制的多闭环反馈控制器方案,使接触网电源净化装置具有自动的限流保护功能,可以提高电源驱动冲击负载的能力;负载电流前馈控制的引入,可使接触网电源净化装置对负载的变化有及时的调节能力,同时使动态响应特性大大提高。新型接触网取电电源净化装置在铁路站点进行实际测试证实,可在输入电压谐波较大、电源波动范围较大、电压波峰系数较高的条件下可靠运行,输出稳态和动态指标满足用电设备要求。新型接触网电源净化装置技术先进,具备在国内和国际上推广的实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上海中低速磁浮列车辅助电源系统由高压隔离开关柜、DC 330V悬浮电源、三相辅助逆变器、DC 110V控制电源、紧急逆变器、330V蓄电池系统、110V蓄电池组、低压配电柜、DC 330V配电柜组成。系统采用了短路、过压、欠压、过流、过热等保护,当设备保护动作后,通过网络发送故障代码,供列车事件记录器记录及司机室显示装置显示。  相似文献   

16.
详细地介绍了车载单端正激式3U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电路特点。该电源开关元件采用场效应管,具有保护电路功能齐全、体积小、效率高、可靠性高的特点,特别是具有在关断输入后,输出延时关闭的特点,确保了系统对重要数据的保存。  相似文献   

17.
王术合 《电气化铁道》2003,(1):32-35,44
本文介绍了一种设备简单、投资低、工程量小、施工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的简单环网供电方案及相应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具体分析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短路保护及自动装置功能及简单环网供电支援方案,阐述了该方案对运营的影响、设备的国产化和工程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8.
参照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636—2010),研究综合监控系统与信号系统在中心、车站和就地级的接口方式,更好地实现互联互通和系统间联动。中心采用基于Modbus TCP协议的冗余前置机进行通信,故障后可自动切换从而有效提高系统可靠性,就地级采用紧急后备盘硬线连接信号设备。详细并超前设计出系统在中心的传输点类表,实现列车、站台、供电区、火灾报警以及客流预警等消息的传输,为实际现场和实验室仿真条件下的系统间接口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