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八国峰会尚未开幕,世界最发达的8个国家为防止全球变暖问题的方案争吵不休。正于此时,中国政府6月4日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全球关注和聚焦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以及减排责任之时,与航运业休戚相关的海洋环境污染、大气污染问题,也被提到了敏感与重要的位置。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航运船队与温室气体加大的关联度究竟有多大?航运业应该肩负起怎样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如果我们对比蒙大拿州冰河国家公园历史和当前的照片,我们就可以轻易地发现冰川正在消融,海平面正在上升。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全球变暖是碳排放造成的恶果。2007年2月2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迄今为止关于气候变化最权威的科学报导。有九成的把握认为,矿物燃料的使用及其他人类活动导致了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10,(4):56-56
国际海事组织(IMO)在伦敦举行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全体会议,超过70多个成员国的代表出席大会,将就全球海运业CO2排放和削减方案进行广泛讨论,并做出决定。非盈利气候变化集团下设的碳作战室行动处处长博伊德表示,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全球气候会议收效甚微,其中航海与航空并没有被纳入规管。  相似文献   

4.
文章为应对国际经济低迷、气候变化的困境,通过对航运企业实施全球契约与全面风险管理相结合的深入分析,提出实现航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全面论述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自1990年至2007年的四次评估报告中有关全球变暖潜能值的计算及其数值的演变。指出全球变暖潜能值是变量,而且同一制冷剂的全球变暖潜能值在各种资料和评估中不尽相同,因此建议在引述全球变暖潜能值时应标注其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6.
《中国船检》2009,(11):73-73
据悉.美欧发达国家正软化立场.不再坚持到2050年减排一半的全球目标.以求在今年12月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全球气候变化协定。  相似文献   

7.
声音     
除了全球经济脆弱给海运带来不确定因素外,船只供应能力过大以及航运市场供求不匹配使航运业的前景依然困难。另外,由于能源安全、潜在的航海危机,供应链安全以及环境可持续性,特别是气候变化及其适应和减排措施等因素而驱动的全球规范制度的形成也给航运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徐华 《中国船检》2008,(7):25-27
以议定书方式通过的MARPOL公约附则VI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该附则主要是限制消耗臭氧物质、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油气和颗粒物等的排放.对于温室气体中的CO2的排放,考虑了占全球贸易运量90%的船舶航运,但其CO2的排放仅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7%,因此IMO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件十分紧迫的任务。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在《京都议定书》附则中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欧盟和发达国家.不断向IMO施加压力.  相似文献   

9.
杨俊敏 《海运情报》2007,(11):32-34
航运产生的废气已经卷入了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因素之争当中,有关航运对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变暖是否要负责任是个尚待解决的难题,有时对排放硫磺的压力更甚于二氧化碳,但是人们更多的是关注二氧化碳所造成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正>以全球金融危机和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为标志,全球经济开始从信息时代步入低碳时代。交通运输业是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油品消费行业,当今交通领域的能源消费比30年前翻了一倍,其排放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占全社会排放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