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新建桥梁跨越既有线、河流等复杂环境下的转体施工问题,以广清城际铁路中的银盏河大桥连续梁施工为例,对主墩承台基坑止水及防护、转体称重配重试验及转体操作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考虑到该项目周边环境复杂,最终采用帷幕注浆解决了渗水土止水问题,采用钢筋混凝土围堰防护等措施保障了桥梁下部结构、转体结构、连续梁及转体的顺利施工,同时保障既有线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城市交通网络的密集化发展,采用转体施工工艺的桥梁建设日益增多,城市内跨既有线中高速公、铁T形刚构桥梁多采用球铰平转施工,而转铰体系安装是保证大吨位桥梁安全平转施工的关键技术。该文主要对球铰体系构成进行分析,归纳了T形刚构桥平转施工球铰体系的安装流程与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廊坊光明桥为(118+268+118) m上加劲连续钢桁梁桥,上跨多股既有线,与既有京沪高铁交角33°。钢桁梁采用转体法施工,拼装跨度为京沪高铁侧(119+138) m、西牵出线侧(130+119) m,采用带辅助滑道的简支梁体系非对称转体方案。施工过程中,与铁路平行位置采用独柱式拼装支架和带转向功能的龙门吊拼装钢桁梁,京沪高铁侧钢桁梁远离设计转体位置15 m进行拼装,西牵出线侧钢桁梁向边跨预偏30 cm拼装;京沪高铁侧钢桁梁拼装完成后横移至设计转体位置;钢桁梁同步落梁至主墩;采用带大悬臂的简支梁体系进行转体,辅助滑道采用轴承式滚动走行系统;转体后,西牵出线侧钢桁梁利用墩顶特殊设计的永久支座向跨中纵向顶推30 cm;在铁路限界上方采用全封闭防护小车进行合龙施工。该桥多次体系转换施工累积误差可控,成桥精度与设计吻合,确保了高铁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4.
对于铁路新建、既有线施工问题,既要保证特定条件下,自身施工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不得影响行车安全和对既有线路设施造成损毁。桥梁转体施工已经越来越被认可和应用,尤其是跨越既有铁路线的立交桥,使用转体施工工艺可使施工对行车影响时间最短,安全隐患最小。  相似文献   

5.
鉴于转体施工对于复杂地形条件下拱桥建设的优势,介绍了对某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的转体施工方案,并对转盘的制作、上转盘及背墙的施工、临时配重施工、临时配重的稳定性验算、张拉脱架、形成转动体系、顶推转体、合龙施工、主拱箱施工等主要施工工序和难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表明施工控制技术的可行性,解决了大跨度拱桥跨越河流的施工难题,为今后同类桥梁转体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桥梁施工技术的成熟,转体T构桥梁逐渐成为桥梁施工的一个重要类型。转体施工技术可以使桥梁更快速、简便地跨越一些既有建筑和环境因素,而不影响其在施工过程中的正常使用。目前最适合的施工方式为挂篮悬臂施工。但有时因工期紧张或其他不可控因素,导致无法使用此方式,此时应考虑其他施工方式。为适应省道219上跨青盐铁路和胶黄铁路立交桥工程2×116 m T构的工期要求,提出了使用盘扣式支架与梁柱式支架混合的支架体系进行施工的方式。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了桥梁临时支架的计算模型,对桥梁整体受力的情况进行了模拟,对支架各部分材料的受力情况及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指标做出了分析,对现浇支架的可行性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转体施工转动体系不平衡力矩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梁转体施工中保证转动体系重心位于转轴中心较小的范围以内对顺利转体十分重要,表现为转动体系以转轴中心的刚体不平衡力矩尽量小。然而实际施工中不可能做到转轴中心两侧完全对称,特别是转体前采取支架现浇方式施工的桥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平衡力矩,需要通过一定方法进行不平衡力矩测试,用于转体前的配重设计。探讨了转动体系不平衡力矩的测试方法,提出了利用墩柱应变(应力)检测不平衡力矩的方法,并以实际某转体桥梁为实例,采用上述测试方法与转动体系称重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利用墩柱应变(应力)检测不平衡力矩方法可以准确地获得转动体系偏心大小。方法简便易行,可大大减少称重所需的人力物力投入,节省施工时间,为今后转体施工不平衡力矩测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转体施工是桥梁无支架施工新工艺中的一种。文中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介绍了背墙及拱架预制的施工安全保障措施,指出了转体施工控制原则,提出了转体施工工艺、施工步骤,探讨了转体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9.
郑州中心区铁路跨线桥跨越京广、陇海客运线共7条股道的120 m梁段采用转体法施工,转体总重量为171 000 kN,从转体工程概况、转体体系施工、转体施工准备及转体施工过程等方面对该桥转体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在高烈度地震区,新建高速铁路采用原位现浇框架桥形式跨越既有铁路的关键技术问题。介绍了跨越既有线框架桥施工方案比选、主体设计、结构仿真计算、线路加固、工字钢支架架空等关键技术。本工程同时涉及既有线下现浇及既有线上现浇施工,为独特的框架桥施工方式。线下现浇框架桥底板施工采用分次线路加固技术,线上现浇施工框架桥顶板采用工字钢支架架空施工。并详细说明了施工步骤,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转动体系在转体施工过程中受力集中且往往存在偏心现象,其受力安全性直接攸关转体施工的成败,分析转动体系受力状态对确保桥梁转体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在明确桥梁转体工程转动体系常见受力状态的基础上,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建立转动体系局部仿真模型,对上转盘、下转盘、球铰及球铰加劲肋进行详细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无偏心状态球铰接触应力由内向外先增大后减小,最大接触应力出现在球铰边缘附近;各部分Von Mises应力及下转盘竖向正应力随偏心程度的加剧呈一侧增大一侧减小;下转盘偏心方向两侧的混凝土竖向正应力差值随偏心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工程上可据此估计不平衡力矩。  相似文献   

12.
滨德高速公路桥梁转体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桥梁转动体系安装精度控制、各环节施工技术参数和转动过程中的监控,确保了桥梁转体施工质量及铁路行车安全;对转体控制要点、难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郭清波 《公路》2023,(4):147-151
某跨成昆铁路斜拉桥跨径为110 m+175 m,桥塔总高95 m。为保证下方铁路正常运营,该桥前期采用支架法在铁路线一侧完成下部结构和主梁施工工序,之后采用转体施工方法,以桥墩为轴进行转动,直至斜拉桥主梁跨越铁路并与引桥完成对接。前期施工中,支架拆除时刻为该阶段最不利状态,通过有限元分析和施工监测,有效保证了大桥的施工安全。后期施工中,转体技术难度较高,通过称重和配重技术保证了大桥的转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马岭河特大桥主塔下横梁施工支架设计方法,采用有限元法对下横梁施工支架各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和验算。施工实践表明,支架体系安全可靠、设计计算方法正确。  相似文献   

15.
吴凯  索小灿  易云焜 《公路》2021,(2):198-201
龙岩大桥位于龙岩中心城区,为190m+150m独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采用塔墩固结、塔梁分离的半漂浮结构体系。桥址场地空间受限严重、条件复杂,采用二次转体施工方法,最大程度地减小了桥梁施工对铁路和城市道路的通行影响。现介绍龙岩大桥二次转体施工工序、转体结构及措施、转体施工控制等内容及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低净空条件下的临近既有线铁路路基地基加固问题,提出了接杆搅拌桩处理方案,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对施工工艺、桩机研发技术路线、技术创新点、技术经济和工效进行了分析。在技术可行的条件下,重点对接杆桩施工全过程的各环节进行了工效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结果表明:接杆搅拌桩适用于铁路低净空条件下的临近既有线施工,适用范围广;通过优化工艺工法、减少接杆数量及完善拆接对中措施,可以提升接杆搅拌桩的施工工效,获得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京张高铁土木特大桥采用(60+100+6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越既有大秦铁路,该桥24号、25号墩墩顶98m范围内梁体采用墩顶水平转体施工。沿平行于大秦铁路线方向,施工24号、25号墩顶转体部分梁体,在墩帽、0号块施工时安装转体系统;在标准梁段施工后拆除施工临时结构,安装牵引系统;进行梁体试转后在"要点"时间内进行正式转体,将梁体转动至设计平面位置;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边跨合龙段,边跨合龙后进行球铰体系转换、安装永久支座,将梁体变成简支单悬臂结构;最后施工中跨合龙段,完成连续梁施工。  相似文献   

18.
吉林四平市东丰路上跨铁路立交桥为(169+90)m非对称独塔单索面混合梁斜拉桥,该桥跨越15条既有铁路线,11号墩主跨侧钢梁(长145m)和边跨侧混凝土梁(长78m)采用平面转体法施工。施工时,先进行转体系统施工,转体系统施工后平行于铁路线方向采用支架拼装(浇筑)梁体;对转体结构进行顺桥向和横桥向称重;根据称重结果在主跨侧距离11号墩26~140m范围内进行压重(压重荷载为48.8kN/m);结构配重后进行转体施工,经试转、正式转体和精调对位后完成转体施工。  相似文献   

19.
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是目前解决城市现浇跨线桥施工与交通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文以厦门快速公交(BRT)中洲路一期T程上跨沈海高速跨线桥为例,详细分析在特定的施工条件下对现浇箱梁支架方案进行设计,并就支架受力体系进行分析验算,对今后跨线桥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西六环丰沙铁路分离式立交桥主要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北京市西六环丰沙铁路分离式立交桥主桥为四跨子母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为了减少施工对铁路安全运营的影响,主体箱梁采用在3号墩顶上转体施工。2号和3号墩沉井距丰沙铁路路堤很近,沉井下沉时须对铁路路基实时监测;为保证转体球铰及滑道安装精度,在混凝土内预埋设调节螺栓的支撑固定架;箱梁转体过程受力体系变化复杂,需对临时支架采取相应的措施;箱梁预制时,需克服钢筋密集、腹板薄、腹板与水平面夹角小等造成混凝土灌注的困难。箱梁转体靠牵引上转盘上预埋的钢绞线,通过连续张拉千斤顶牵引。最终安全顺利地完成了从沉井基础到梁体的转体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