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文化界对池莉小说的评价各有千秋,尤其是她对普通市民生活的关注受到了广泛认同。然而,认真研究其小说的社会文化内核,可见其独有的女性视角中对中国当代女性的觉醒、突围、成熟的演绎,重构了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世界。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文化精神的集中概括,也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其大胆的否定和决绝的质疑姿态是一种可贵的思维品质.本文立足于对其文化逻辑和诗学精神的把握,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视角,探讨了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内涵,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原因,关注、探究它对中国90年代"新生代"小说创作的深刻影响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开拓出了对"新生代"小说的新的审视维度.  相似文献   

3.
以郭沫若小说为代表的抒情小说在"五四"时期的出现,几乎是一种全新的小说构成方式,给刚刚起步的中国现代小说当了开路先锋,其开创之功和探索的价值是谁也无法抹煞的。本文通过对郭沫若小说的独特革新价值的探索,试图重新认识和评价郭沫若在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6月25目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在于如何使中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实现良性互动。中国的发展离开了社会主义便失去了其历史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途离开了中国的发展便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和保障。[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理论作为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被写入党章,成为我党站在跨世纪历史高度、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高举的伟大旗帜。这是我们党的历史性决策,符合当代的时代特性,充分反映了党心和民心。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得出的结论就是,没有中  相似文献   

6.
多学科高等教育研究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流范式。但是,它对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合理性与适切性需要我们进行批判性反思。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健康发展必须树立高等教育学学科立场和中国立场。  相似文献   

7.
当代英国文坛巨匠多丽丝·莱辛的杰作<金色笔记>采用了元小说的表现手法,且其中自反性是该小说典型的元小说特征.安娜既是小说作者,同时又是小说中的人物,她通过揭示自己创作的小说主人公爱拉的虚构性,通过反思语言在建构文本世界和外在现实中所表现出的矛盾,通过裸露小说的创作过程,摧毁了现实的虚伪性,从而跨越了虚构与非虚构、艺术与生活、小说与文学批评的界限,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小说的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既具有生成的历时同构性,又具有共时交融性。在实现以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典型特征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关系实现中国梦的总体方向与推进路径,中国梦的本质内涵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大众化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的政治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上漫长的社会历史阶段,即使在今天,其积极因素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试图通过撷取我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几家理论,并从中寻求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和方向选择.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正义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义学说是西方政治哲学中关于评价社会制度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道德标准的理论。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学者对当代西方正义理论进行了阐释与廓清 ,梳理了西方思想史上正义理论发展的理论脉络并分析了其特点 ;在此基础上 ,中国学者在指出了西方正义理论存在着严重缺陷后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 ,又从多个角度对正义问题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国内正义理论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并对当代中国正义理论建构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任何理论体系都以特定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研究对象.规律是客观存在和自成体系的.对客观规律的主观认识即思想.思想的逻辑化便是理论.规律、思想、理论在内容上相通,但在方法上各异.这就是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由正确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思想构成的理论体系,其在整体上不外乎...  相似文献   

12.
历代中国小说理论从很多方面探讨小说的审美特征 ,但是忽略了小说带有根本性特征的审美特点 :“奇”。本文试图寻找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史中对“奇”的使用和论述 ,尝试着对“奇”定义 ,并探讨中国古代小说的根本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3.
传播结构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因素。就其表层看,以大众传播为核心,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共同构成了社会传播结构的不同层级。就深层看,传播结构表现为以"意义构建"为核心的社会话语生产。如何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的传播结构,从而深刻认识传播的社会功能,发挥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实践意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大众传播发展中具体而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小说《荒原问道》意义独特,题材容量大,是对当今知识分子主题的新开掘,也是今年长篇小说中最厚重的一部。作家徐兆寿将视野转向了更广阔的社会空间,从带有浓厚的性意识的情爱叙事转向沉重的精神叙事。小说延续和发展了80年代的"反思文学",不再局限于政治化叙事,而是将人性全面打开,以"荒原"为意象直面当代的精神问题,站在今天重新思考知识分子的命运,信仰、价值和精神追求,具有全民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较,京派作家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他们把这种精神投射到其创作中去,进而烙下了深刻的印痕,这在京派小说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京派小说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精神的影响,从哲学意蕴到文化意蕴,到处流露出传统文化的气息,形成了其作品独有的韵味和艺术魅力,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恰是他们创作成功所依赖的深厚土壤。  相似文献   

16.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是指马克思在其相关著述中,对人的基本生存境遇及其趋势进行整体性批判与反思的学说。作为当代中国审美意识形态的主导与核心,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与包括中国哲学和美学在内在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创新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文章围绕邓小平旅游思想的核心——"为什么发展旅游业"和"如何发展旅游业"进行阐述,启示当代中国旅游发展路径:促进产业融合和创新旅游业态、科学规划旅游产业发展及培训教育行业人才,并从整体上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我国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给出了高职德育与当代中国精神的定义,阐述了高职德育与当代中国精神之关系。认为高职德育离不开当代中国精神,需要当代中国精神的支撑、推动、指引和鼓舞,当代中国精神是高职德育的生命源泉和核心内容;当代中国精神也离不开高职德育,高职德育是当代中国精神传承实践和弘扬创新的重要途径,高职德育对当代中国精神具有支撑、推动和表现作用。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相互推动,相互统一于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贾平凹是当代文坛实力派作家,他的小说风格多样,艺术成就很高,小说之外创作的大量的散文更是脍炙人口,颇受评论家和读者喜爱,本文从其艺术特质出发,论证了他的散文成就,认为他的散文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忧患意识和批判情结,阳刚和优柔合一的风格,古典的雅洁和西北口语交融的语言等特色,同时,也对他的近期散文中出现的颓废,没落的情调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20.
如果我们更多的侧重于话语一词在文体上的意义的话,把小说的进步看成是小说话语不断嬗变发展的结果,也许并不为过。文学话语的每一次革命,都代表文学的某个阶段性的提升,比如我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对四言诗的替代,宋词对唐诗的更换,白话对文言的消融等,都是文学发展的标志。这里,我有意回避了对“文体”的直接使用,这是因为文体一词过于复杂,很容易让人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英国批评家罗杰·福勒在《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里对文体(即Style)的解释近乎风格,汉译者干脆把风格和文体并列在Style的下面,作为Style的中国注解,实际上风格和文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